白族音樂 白族究竟有多少種音樂流行在民間

本文已影響3.94K人 

白族簡介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散居於雲南昆明、元江、邱北、南華、麗江、蘭坪、碧江、維西、保山、瀘水等縣以及四川西昌、貴州畢節地區。人口1131124人。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通用漢文。白族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的交流源遠流長。據史載:唐貞元十六年,南詔王異牟尋曾組織過龐大的樂舞隊,赴長安向唐皇室進獻歌舞,演出《南詔奉聖樂》。

在此以前,唐皇朝也曾向南詔王贈送過“龜茲樂”和“胡部樂”。明代實行屯田、移民的政策,大量漢族人民遷居大理地區,和白族人民共同耕耘於洱海岸邊。在長期共同生活中,白族民間音樂和漢、普米族的民間音樂相互交流,形成了密切的聯繫。白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春節、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石寶山歌會、耍海會(農曆八月八日)等都是民間歌舞的盛會。

音樂特點

白族民歌的歌詞結構,習稱“山花體”。每首歌詞皆8句(其中第1句爲襯詞)或7句爲一段。8句歌詞的字數是7775七句的字數是775、7775。有時句中字數有所增減,但都屬於“山花體”的變體。與歌詞結構配合,旋律也由兩個樂段組成,第2樂段是第1樂段的變化重複。

白族音樂 白族究竟有多少種音樂流行在民間

音樂分類

白族調白語稱“白兒祜”,意爲白曲,類似山歌。因各地不同,故常冠以地名,如“大理白族調”、“劍川白族調”、“洱源西山白族調”以及昆明、元江、瀘水等地的白族調等。大理白族調,劍川白族調。流傳於劍川、洱源地區。曲調質樸、流暢,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亦可作爲說唱曲調使用。

洱源西山白族調,流行於洱源縣西山地區及雲龍縣相鄰的山區。音樂多爲五聲音階羽調式,也是樂段的變化反覆結構。男女聲均以真聲演唱。白族小調與白族調不同之處,在於愛情內容較少,可以在家裏、街巷中演唱。如“泥鰍調”、“海東調”、“麻雀調”、“栽秧調”等。

敘事歌有流行於洱海四周的大帛曲(又稱“花柳曲”),流行於山區的“打歌調”。此外,尚有風俗性民歌、兒歌,哄娃娃調等。歌舞音樂有“打歌調”、“霸王鞭調”、“耍龍舞”、“耍獅舞”、“繞三靈”等,音樂都較歡快熱烈。大本曲音樂大本曲是白族傳統曲藝的曲種。其唱腔按傳統的說法,有“三腔九板十八調”。“三腔”指的是3個藝術流派:流行於大理城南的稱爲南腔;流行於大理城北的稱爲北腔;流行於洱海東岸的稱爲海東腔。

“九板”指的是9個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如正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陰陽板等。“十八調”指的是18首來自民間的民歌小調,是大本曲的輔助唱腔,如老麻雀調、螃蟹調、放羊調、花子調等。一般由1人演唱,1人彈三絃伴奏。明清時代吹吹腔、大本曲劇本和唱本吹吹腔音樂吹吹腔是白族的傳統戲曲劇種,歷史悠久,現稱白劇。

白族音樂 白族究竟有多少種音樂流行在民間 第2張

其音樂屬於聯曲體。唱腔有小生腔、鬚生腔、小旦腔、搖旦腔、英雄腔、醜腔、高腔、平腔、二黃腔、大哭腔等。主要以嗩吶和打擊樂伴奏。

器樂分類

器樂白族民間器樂曲主要有三絃曲、嗩吶吹打樂、洞經音樂等;此外尚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葉等演奏的曲調。三絃曲樂器有龍頭三絃、小三絃以及常見的漢族三絃3種通常演奏的三絃獨奏曲有劍川白族調、“洱源白族調”、“泥鰍調”、“蜜蜂過江”、“過山情”以及曲藝大本曲的前奏曲“大擺三臺”、“小擺三臺”等。

嗩吶吹打樂白族人凡婚喪、廟會、年節、舞獅、耍龍、賽龍船以及在演唱吹吹腔時,皆演奏嗩吶吹打樂。樂器有白族大嗩吶、小嗩吶、過山號以及鑼、鼓、鈸等。

曲很多,經常演奏的有“栽秧調”、“耍龍調”、“迎親調”、“拜堂調”、“送客調”、“大開門”、“小開門”等。此外,洞經音樂也在白族人民中流傳較廣。古典戲曲"吹吹腔"發展起來的"白劇",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

音樂歷史

白族音樂 白族究竟有多少種音樂流行在民間 第3張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雲歌》等詩被稱爲“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鉤曰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中的英雄人物。

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裏被列爲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後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一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