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言過其實”出自哪裏?又有什麼典故呢?

本文已影響1.77W人 

【言過其實的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馬良傳》:“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釋義: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成語“言過其實”出自哪裏?又有什麼典故呢?

【言過其實的成語故事】

馬良、馬謖兄弟,是三國時期蜀國的着名將領。馬謖很有口才,特別喜歡談論軍事,分析戰局,而且總是能談到點子上。丞相諸葛亮覺得他才能出衆,很器重他。

可是,蜀漢昭烈帝劉備覺得馬謖這個人太愛吹噓,做起事來不能腳踏實地。於是劉備在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說起話來很浮誇,一點兒也不踏實,甚至超過了他的實際能力。對於這種人,絕不可以重用,否則會造成不可預計的損失。丞相一定要小心留意!”

成語“言過其實”出自哪裏?又有什麼典故呢? 第2張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帶領軍隊討伐魏國,派馬謖鎮守街亭,防備魏軍。結果,馬謖一味逞強,竟然不聽從指揮,在山上紮營,導致街亭失守,北伐失敗。

到了這時,諸葛亮纔想到劉備是何等英明,自己信任馬謖又是何等愚蠢。自己由於沒有聽從先帝的遺言,終於造成北伐的失敗,實在太不應該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