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六事件之後日本怎麼樣了 最後的結果如何

本文已影響2.05W人 

在中國和緬甸的戰爭還在進行着,相對說來,沒有怎麼被宣傳。這場戰爭對於參戰各方——不止雙方——以及億萬捲入這一動亂 的老百姓來說都是失望的,悲慘的。這場戰爭在廣闊的地域進行,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地理上,都是一場噩夢。一九四二年初,英國人羞辱地被逐出緬甸,他們想要打回去的嘗試,成效有限;美國人和中國人對日佔區的襲擊同樣沒有什麼 結果。但是到一九四四年年底,貪得無厭的野心使日本人在緬甸陷於災難之中。他們夢想在錢德拉.鮑斯的印度國民軍的幫助下 ,顛覆英帝國主義不牢靠的基礎印度。第一塊跳板就是緬甸邊境以西五十英里的戰略重鎮英帕爾。它不僅是通向印度的大門,而 且佔領該市具有不可估量的宣傳價值,對所有的反帝國主義者也是一個鼓舞。

二·二六事件之後日本怎麼樣了 最後的結果如何

許多個月以來,奉命在緬甸採取守勢的日軍司令部一直請求侵入印度。這些請求,連同錢德拉.鮑斯的請求,終於受到重視: 一九四四年初,大本營命令第十五軍包圍“英帕爾附近印度東北部的重要地區”。十五軍軍長牟田口簾也中將認爲,佔領英帕爾是深入侵入印度的一系列攻略中的第一環。他的這種看法是他的敵人奧德.查爾斯.溫蓋特准將造成的。溫蓋特是個救世主式的人 物,他部下的“清德”(緬甸語獅子)一直在敵後很遠的地方不斷以非正統的作戰方式騷擾在緬甸的日軍指揮官們。雖然牟田口先 前曾反對入侵印度的計劃,但溫蓋特的襲擊使他動了心。如果一個英國人能把部隊帶進深山老林,那麼他也能,而且還能帶更多 的部隊。然而,率領一批根據這種地形受過專門訓練的游擊隊是一回事,率領一整軍人馬卻又是一回事。

二·二六事件之後日本怎麼樣了 最後的結果如何 第2張

牟田口的作戰參謀片倉衷大佐認識到這些障礙:要跨越湍急的大川和坎坷的大山;另外,在後勤工作方面,十五軍目前缺乏糧 食、彈藥和藥品,沒有爲進行如此長期、如此艱苦的戰鬥作好準備。片倉有說服力地提出他的顧慮——自“二二六”事件因反對叛軍在脖子上捱了一搶以來,他一直講話直截了當——但牟田口卻不聽勸告,不肯更改計劃。一九四四年三月八日,日軍三個加強師團和鮑斯的印度國民軍一個師——共十五萬五千人——渡過欽敦江,越過分隔兩國的大 山,鮑斯的土兵踏上印度的土地後,便跪下來親吻故鄉的土地,他們高喊着“印度勝利!印度勝利!”朝英帕爾北面八十英里英 軍供應線上的城市科希馬推進。他們擬從科希馬南下,攻打英帕爾。第三十一師團拿下科希馬後也跟上來。日軍另外兩個師團則 直搗英帕爾。

英印第十四軍軍長、遠東最幹練的地面指揮官威廉.斯利姆曾推測,牟田口將進攻英帕爾——也許還有一個旅團轉移至科希馬 ——並以“相當悠然自得的心情”坐等戰鬥到來。他的計劃是讓日軍前進至英帕爾平原邊緣,在日軍“向我嚴陣以待的陣地發動攻擊時,全力反攻,一舉殲滅之。他後來寫道,當他得悉敵人——用兩個師團的兵力——進攻科希馬時,“我心灰意冷了。”這不但危及一個軍事重鎮,而且還 威脅他軍隊的唯一的供應基地和科希馬西北約三十英里的鐵路終點迪馬普爾。他下令立刻增援。“當我努力糾正我的錯誤並用鐵路和飛機火速運送援軍時,我知道一切都取決於首當其衝的部隊是否頂得住。如果他們能堅持到援軍趕到,一切都好辦,否則我們就要慘敗。”斯利姆最害怕的是,日軍可能繞過科希馬,沿鐵路前進。於是,他便在科希馬山上建立一道緊急防線,封鎖通向迪馬普爾的公路。他從當地治安部隊“湊了”一些人,五百名病號也被武裝起來送上前線。

二·二六事件之後日本怎麼樣了 最後的結果如何 第3張

然而,第三十一師團長佐藤幸德中將卻讓全部軍隊進攻科希馬,守軍頑強抵抗——他們被逼到一座山上——只剩印度國民軍向南進攻英帕爾。在該市以西和以南的陡坡上,日軍另外的兩個師團已在構築強大的土木地堡體系,準備發起聯合進攻。四月十八日,印軍司令報告了使人難以相信的消息:通向英帕爾的道路只有輕兵防守,他的先頭部隊離城已“只有一箭之遙” ,勝利就在眼前;鮑斯已帶了大量新鈔票準備發行。但他的美夢卻破滅了,因爲佐藤覺得自己在科希馬遇到的抵抗是他所沒料到的,因此拒絕到英帕爾去,相反,還武斷地下令讓部隊準備返回緬甸;他曾得到口頭允諾(這並不是真的叫他執行的),如果到四月中旬他仍得不到糧食和彈藥的補充,他可以撤退。鮑期憤怒萬分——如果佐藤不支持他的先頭部隊,印度國民軍決不可能突入英帕爾。他確信這是日本第十五軍的陰謀,並指責日本人故意不讓印度人在自己的國土上取得第一個有重大意義的勝利。牟用口對佐藤也怒不可遏(並解除他的師團長職務),但不管怎樣解釋,鮑斯還是不滿意。在英帕爾的日軍已準備攻城,並要求鮑斯在天皇壽辰那天發表一篇廣播演說,把英帕爾作爲獻給天皇的壽禮。鮑斯覺得受到侮辱。他此時改變了態度,除非由印度國民軍擔任先鋒,他反對對印度的任何入侵。他的理由是,印軍的出現可以觸發全國起義, 而日軍侵入只會把成千上萬的印度人推到英國一邊。

二·二六事件之後日本怎麼樣了 最後的結果如何 第4張

這場爭論給斯利姆將軍帶來了雙重好處:敵人發生分裂,又爲他用鐵路和空運向英帕爾地區增派大量援軍提供了時間。日軍分六路向該市集中,但每一路都被得到強大空中支援的守軍擋住。消耗戰一週又一週地拖下去,不見分曉。日軍兩個師團長都相信 ,要攻下英帕爾是不可能的,其中一個師團長甚至還沒有得到命令就開始撤軍。陸軍參謀次長秦(左火右田)彥三郎在杉田大佐和其他參謀人員陪同下到前線視察調查,他們回到東京後向東條提出了令人沮 喪的結論:“帝國作戰行動成功的可能性甚微。”東條斥責秦散佈失敗主義。首相曾指靠這場“U號行動”的成功來轉移公衆對太平洋馬紹爾羣島驚人損失的注意力。東條失望 透頂,他的諷刺言論似乎也是影射天皇的弟弟三笠宮親王的(三笠官正坐在秦的對面),使得室內氣氛變得極爲冷淡。秦一言不發 。“我要是秦,”種村大佐在自己日記中寫道,“我就會摘下參謀肩章,揍他一頓。”六月五日,牟田口會見他的上級、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河邊正三將軍。牟田口已經不得不解除手下全部三個師團長的職務——這 在日本陸軍史上是前所未聞的(一人是因爲不稱職,一人是因爲患病,第三人是因爲拒絕執行命令)。

此時他正要宣佈說停止“U 號行動”的時間已到,這句話已到了嘴邊。但他卻不能開這個口。“我那時希望,”牟田口後來回憶道,“河邊將軍能在沉默中看出我的心事。” 然而,河邊卻沒有看出他的心事。“錢德拉.鮑斯的命運既是他的也是我的,”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所以,我必須盡一切努力去幫助牟田口。我不斷對自己這樣說。”會見後的第一天,在進行了六十四天某種程度上可以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激烈的戰鬥後,英軍奪回科希馬。雖然一支由日本 人和印度人混合組成的部隊仍佔領着通向英帕爾的道路,但不到兩個星期英國人就突破過去開始支援在英帕爾苦戰的友軍。雨季的到來使牟田口面臨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暴雨不止,沖毀了返回緬甸的叢林羊腸小道。三個師團中只有一個師團帶有足 夠的糧食,其它兩個師團不得不靠吃草、土豆、蝸牛、蜥蜴、蛇,總之,能抓到什麼就吃什麼,包括猴子在內。牟田口仍不敢向河邊直接開口請求允許他撤退,但他卻拐彎抹角差不多把話說了出來。“如果停止作戰行動,我軍可以採取守勢,”他寫信說,“把軍隊撤至欽敦江右岸高地,通過茂叻西北的高地到鐵定地區是可取的。”

二·二六事件之後日本怎麼樣了 最後的結果如何 第5張

河邊的答覆似乎是不妥協的:他希望十五軍能“熱情地”執行任務,更奮勇地作戰。然而,他的高級參謀已前往馬尼拉,請求寺內元帥下令停止這個行動。寺內同意,但命令直至七月九日纔到達牟田口那裏。四天後,日軍開始向欽敦江撤退。在傾盆大雨下翻山越嶺的長途行軍中,官兵們爲了爭奪食物而打架。數以千計的病號和傷員掉隊,用手榴彈自殺。小路成了泥漿的海洋,摔倒下去,就會埋掉半截身子,那些有氣無力地掙扎出來的人,鞋子已沒有了。到處是扔掉的輕機槍、步槍、鋼盔、防毒面具—— 一切用不着的東西。倖存者完全靠了意志力的推動活下去,他們拄者臨時撿來的柺杖,一拐一拐地前進,堅持了一天行軍後,大家擠縮在一起想睡一覺,但因大雨傾盆又很難睡着。許多人因爲衰弱得無力把頭擡到不斷高漲的積水上面而淹死,而他們的目標欽敦江在江水猛漲時又奪走他們幾百人的生命。總共死去六萬五千人——是瓜達卡納爾死去人數的二倍半多,同在萊特死去的人數差不多。牟田口,他的參謀長及其他高級參謀人員被撤職,河邊及其參謀長也被撤了職。司令部的大改組以及第十五軍的覆滅使駐緬甸的所有部隊都受到影響,到年底時, 日本的統治到了崩潰的邊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