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頂級門閥之一:蘭陵蕭氏的成就與輝煌

本文已影響3.07W人 

蘭陵蕭氏,中國古代著名家族,頂級門閥之一。蘭陵蕭氏爲蘭陵郡(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望族,初次興起是在西漢宣帝時期大臣太子太傅蕭望之開始的,而自東漢至西晉末年二百餘年中中落,至西晉末年南遷之時,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於江蘇武進,並僑置蘭陵郡,史稱"南蘭陵",故仍以蘭陵蕭氏相稱,爲南朝"四大僑望",貴不可言。

蘭陵蕭氏早在東晉末年就已經爲天下門閥,自此之後,一直至唐朝末期五代十國時才與天下世家走向衰落,可謂延綿中古的千年世家,頂級門閥。故歐陽修、宋祁贊蘭陵蕭氏:"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蕭樑舊臣、北周著名詩人庾信譽之爲"派別天潢,支分若木",大文豪蘇東坡也讚道"搖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終當繼八蕭"。

古代頂級門閥之一:蘭陵蕭氏的成就與輝煌

 起源

關於這個家族的起源,相傳是漢初宰相蕭何之幼孫蕭彪。《南齊書》和《新唐書》都記載蕭彪系蕭何之孫,被免官後,遷居於蘭陵,此後纔有了蘭陵蕭氏(不排除之前有其他蕭氏支系先定居於此)。蕭彪官至侍中,後免官遷居東海蘭陵,傳有四世出現了蘭陵蕭氏的第一個名人--位列三公的蕭望之,這是他的玄孫,也是蕭何的七世孫。後來蕭望之遷居杜陵,蕭望之八子中蕭鹹、蕭由皆通曉五經,長子蕭伋襲關內侯,蕭鹹、蕭由、蕭育則兄弟並顯,皆是朝堂高官,國之重臣,父子四人"一公三卿",滿門顯著。直到其孫御史中丞蕭紹一支又遷回蘭陵,蕭紹即蕭育子,而蕭望之其他子孫仍世代居杜陵,是爲杜陵蕭氏(此支至東漢時十分昌盛,其中蕭由子孫達二千石者六七人)。此後,蘭陵蕭氏以儒學傳家,數代不輟。自此蘭陵蕭氏成爲山東大族,歷數百年不衰。

但這一說法自唐朝顏師古後就不斷有人質疑這一說法,但是一直沒人拿出可靠有力的證據來,多是臆斷。其主要觀點是:蕭望之不是蕭何子孫。原因幾乎都是:"近代譜諜妄相托附,乃雲望之蕭何之後,追次昭穆,流俗學者共祖述焉。但酇侯漢室宗臣,功高位重,子孫胤緒具詳表、傳。長倩鉅儒達學,名節並隆,博覽古今,能言其祖。市朝未變,年載非遙,長老所傳,耳目相接,若其實承何後,史傳寧得弗詳?漢書即不敘論,後人焉所取信?不然之事,斷可識矣。" 實際上顏師古等人的這個觀點是難以使人信服的。

第一:他說蕭何子孫都詳見表、傳。但最詳細的記載莫過於漢書之記載。即"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蕭何長子蕭祿承嗣梆哀侯,襲封六年逝世。祿死無子,高後二年(公元前188年)封何夫人、同爲酇侯,文帝元年逝世;封蕭何幼子蕭延爲筑陽侯。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封蕭延爲酇釐侯,諡定。漢文帝三年蕭延逝世,其子蕭遺襲封酇煬侯;蕭遺逝世後,其弟蕭則襲封,承嗣二十年,因罪免其侯爵。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以武陽縣戶二千封蕭何孫、蕭則弟蕭嘉。蕭嘉逝世,其子蕭勝襲封,嗣二十一年,後因罪失爵。漢武帝元狩年間(公元前122~前117年)再次下詔以郝戶二千四百封蕭何曾孫、蕭則子蕭慶。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蕭慶子蕭壽成襲封,因事失爵。漢宣帝時(公元前73~前49年)下詔訪蕭相國後裔,得玄孫蕭建世等十二人,以酇戶二千封建世爲擲侯。漢成帝時蕭獲承嗣酆侯。漢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蕭喜襲封酇釐侯。漢永始四年蕭尊襲封酇釐侯。漢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蕭章繼嗣酇釐侯。王莽居攝元年(公元6年)蕭禹爲酇釐侯,漢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封蕭鄉侯。" 從中可知史家所記載的只有承襲侯爵的子孫,其他子孫的姓名隻字未提,難道說何公子孫都是獨脈相傳,這顯然不可能,侯門之家怎能如此,何況文中有"得玄孫蕭建世等十二人"。何況古代的爵位承襲都是以長嫡爲先,何公子孫顯然也是如此,而蕭彪是蕭延的幼子,況且是庶出也有可能,以史料的記載來看,更可知道蕭彪更沒可能承襲侯位,加之蕭彪又不是功臣,這樣史料中怎麼會有記載。

第二:他說"市朝未變,年載非遙,長老所傳,耳目相接,若其實承何後,史傳寧得弗詳?漢書即不敘論,後人焉所取信?"。但是從蕭何至蕭望之有七世,歷一百五十多年,蕭望之祖父開始便隱德不仕,父親蕭仰又以田爲業。何況蕭彪是被免官的,爲了生活才遷到蘭陵郡的,離開了大家族,且其中世代平民,這樣的情況下世人何以知蕭望之家世,自己又是氣節非凡,名節並隆,要是說自己是蕭何之後,而天下人又找不出其他的證據和理由,這樣天下人都會說他是爲了想承襲侯爵權利,他有必要嗎?再者史書寫傳記時有誰曾列高祖以上者,難道每個名人的祖宗都要史料有記載纔可以讓使人信服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古代頂級門閥之一:蘭陵蕭氏的成就與輝煌 第2張

遷徙

三國魏晉時期,戰亂頻繁,加上兩晉時期 的"永嘉之亂",士族南遷,蕭姓族人也隨之而徙,播遷於南方諸省,其中以南蘭陵爲基點,使家族得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南北朝時期,蕭姓顯貴於天下,建立了齊、樑兩朝、繁衍昌盛、人才輩出,使蕭姓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

唐代,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蕭姓族人一方面文人墨客遍佈於天下,另一方面由於新成分的涌現,即居住在中國北方及東北的契丹族蕭氏勁族的加入,從而成爲一個顯貴、龐大的家族。在此期間蕭姓也有遷入福建、廣東定居者,至此,在唐宋以前,蕭姓已廣佈於我國山東、河南、河、安徽、北京、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區。宋元明清時期,蕭姓南遷。自清康熙末年,蕭姓族人開始了多次入遷臺灣,有的還遠播海外成爲中國大姓。

 成就

"兩朝天子,九蕭宰相"。中國歷史上接連兩個朝代-南朝的齊王朝與樑王朝,都是這一個家族建立。

李慈銘在《越縵堂讀書記》中寫道:"唐之世家,自以滎陽鄭氏、河東裴氏、京兆韋氏、趙郡李氏、蘭陵蕭氏、博陵崔氏六族爲最。"這六個姓氏中,博崔趙李滎鄭位居四姓;京兆韋氏、河東裴氏亦爲關中四姓,地位毋庸置疑,唯獨蘭陵蕭氏是北方士族心目中地位稍次的南朝僑姓。南朝四大僑姓中的王、謝、袁入唐後均不顯,蘭陵蕭氏可謂碩果僅存,但它竟能與四姓並列,這便是一個頗值得注意的問題。

從《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可以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蘭陵蕭氏在唐朝的宰相有10人,其中齊樑一房即佔了8人,他們幾乎全部出於這一房的同一支,且一直從唐初一直延續到唐末。如果將蘭陵蕭氏宰相10人這個數據拿出來比較,它要排到河東裴氏、趙郡李氏、京兆韋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宗室李氏、清河崔氏、弘農楊氏、滎陽鄭氏之後,但是若與蘭陵蕭氏齊樑一房宰相8人相比較,則無論四姓還是關中郡姓,沒有一個房支可以與之媲美。根據世系表,這一支可追溯至梁武帝蕭衍,不過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昭明太子蕭統。昭明太子先於梁武帝去世,梁武帝死後,昭明太子這一系未能獲得繼承權。昭明太子之子蕭詧後佔據襄陽依附於西魏以同江陵的梁元帝對抗。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西魏柱國大將軍於謹幫助蕭詧襲破江陵後,蕭詧成爲了傀儡皇帝,其孫蕭琮在隋文帝時入長安,樑國廢。雖然樑的江陵政權只是一個附庸,但是無論周還是隋對其都相當禮遇。蕭詧子蕭巋因在周隋換代之際倒向了楊堅而深得楊堅的信任。當時的晉王楊廣納蕭巋女爲妃,他登基後,冊封蕭氏爲皇后,蘭陵蕭氏於是一躍成爲外戚,"諸蕭昆弟佈列朝廷"(《隋書.外戚列傳》)。除了皇室,蘭陵蕭氏的這一支的婚姻關係還包括當時的一些貴戚。從《北史.蕭琮傳》可以看到,侯莫陳氏、鉗耳氏這些胡族勳貴都是蕭琮的姻親;初唐宰相、蕭琮的兄弟蕭瑀也娶獨孤氏爲妻,李淵因而呼之"蕭郎"(《舊唐書.蕭瑀傳》)。皇族楊氏、侯莫陳氏、獨孤氏都是關隴集團的核心家族,由此可見蘭陵蕭氏在入隋後已一步步融入到關隴集團中,它在唐朝的地位,可能與這一點有關。

古代頂級門閥之一:蘭陵蕭氏的成就與輝煌 第3張

蕭瑀在隋末動亂中歸附李淵,在武德、貞觀兩朝都擔任過宰相,但他的子孫中沒有再出過宰相。倒是其兄子蕭鈞一支人物繁盛。蕭鈞之孫蕭嵩相玄宗,且出將入相,有功於河西。蕭嵩子蕭華相肅宗,蕭華有兩個孫子都是宰相,一爲穆宗初的宰相蕭俯,另一爲僖宗時期宰相蕭仿。蕭嵩的另一子蕭衡官至太僕卿,其子蕭復相德宗,復孫蕭置相懿宗,置子蕭遘相僖宗。以上八位宰相中,瑀、華、俯、仿、復、遘均有剛直鯁正之名。如此人物如此家風,故《新唐書·蕭瑀傳》末贊曰:"樑蕭氏興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以浸微而亡,故餘祉及其後裔。自瑀逮遘,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輝煌

南北朝時期,南蘭陵蕭氏創建了齊樑兩朝,走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還有大批的文臣武將,文人雅客。文人中最突出的是昭明太子蕭統,他爲後世留下了著名的《昭明文選》。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蕭望之十四世孫淮陰縣令蕭整帶領整個家族渡江南遷,寓晉陵武進(今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萬綏村),晉於此地僑置蘭陵郡,稱南蘭陵,故蕭氏遂爲南蘭陵人。從蕭整五世孫蕭道成開始,這個家族開始飛速發展。他們不僅僅是南齊與南樑的皇族,更是一羣傑出的文學家。如開創竟陵八友的蕭子良,以及編修前朝國史的蕭子云、蕭子顯。昭明太子蕭統更是將蘭陵蕭氏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推向了顛峯。而南樑接連幾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詩人。可謂滿門文武相兼,人才濟濟。在南朝蕭氏共掌國一百一十二年,歷齊、樑(西樑)兩朝。

《新唐書》載:過江則爲"僑姓"王、謝、袁、蕭爲大。山東則爲"郡姓"王、崔、盧、李、鄭爲大。在唐朝蕭氏更是拜相者達10人,蕭巋一支更是有八人入相,即史稱"八葉宰相"。另蕭懿一支有一人爲相,皇舅房有蕭至忠。故歐陽修、宋祁贊蘭陵蕭氏:"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蕭樑舊臣、北周著名詩人庾信譽之爲"派別天潢,支分若木",就連大文豪蘇東坡也讚道"搖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終當繼八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