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界是如何看待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

本文已影響9.89K人 

鄭和爲什麼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實際上就是明成祖派他下西洋的目的。明朝初期,國力日漸上漲,這時候蒙古的勢力也已經被驅逐,社會經濟繁榮昌盛,江山穩固。所以統治者萌生向海外發展的想法。明成祖認爲自己是天下的共主,想要海外國家前來朝貢,和歷代封建帝王一樣,明成祖也想要向外顯示國威與國富。 

史學界是如何看待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永樂年間,明成祖認爲明朝對海外的政策太過消極,於是在即位後派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可以對外顯示明朝強大的兵力與財力,宣揚明朝的威德。同時拿這件事緩和國內的人對他以武力奪取皇位的不滿。也有書上說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是爲了尋找朱允炆的下落。明成祖懷疑他逃到海外,於是派鄭和到處尋找以絕後患。

鄭和下西洋能夠招來各國使者前來進貢,與這些國家建立友好的關係。鄭和到達各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佈皇帝的詔書,宣揚明朝天子是奉天意來管理天下的,四方人民都要聽從皇帝的命令,如果能夠前來進貢會從優賞賜。鄭和爲什麼下西洋另一個目的是贈送禮物,賞賜給各國君主和官員禮物,表示能夠與他們建立發展的關係,還能加強與馬六甲海峽之間的交流。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明朝與國外的聯繫,向海外諸國傳播博大的中華文明,同時也引進了海外的文化,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經濟的交流。

 史學界是如何看待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在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都得到很高的評價,原本在以前東西方隔絕的情況下,鄭和下西洋長期被低估,而且很多資料由於後來明朝後期走向自閉被有意銷燬了,以至於連中國人很長時間都不知道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不過現在隨着東西方交流的深入以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逐漸被人發掘,人們對鄭和下西洋的認識也慢慢提高。  

史學界是如何看待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 第2張

鄭和下西洋音樂劇

鄭和下西洋是在1405-1433年,它發生西方的地理大發現之前,而且無論從船隻大小、人數、航線等等都是同時代西方的航海家們所不能比的。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明朝最強大的時期,而且明成祖好大喜功,也爲了宣揚國威,所以當時幾乎窮全國之力來實現鄭和七次下西洋的壯舉,尤其在當時古代航海技術還很落後的情況下,這樣的人類奇蹟實在是非常難以置信的。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體現在它密切了中國與當時衆多亞非國家的聯繫,促進了與當時衆多國家的貿易交往,也在客觀上讓世界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古老的大帝國,它富庶友好,令人嚮往,這與同時代西方以傳教殖民爲目的的探險是有着本質的不同。而且從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人的眼界空前開闊,也從此有大批中國人下南洋去經商開荒,形成了中國最早的一批華人華僑,可以說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其歷史意義不容低估。

 鄭和下西洋的困難都有哪些

早在公元1405年,中國的航海事業便邁出了極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大步,雖然帶來的影響不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那麼令人震撼,但也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極爲重要的一筆。中國明朝時期,公元1405年至1433年間,明朝官員鄭和曾經七下西洋,帶着皇帝的任務去弘揚大明朝之威儀。從結果來看,鄭和下西洋的任務完成的相當不錯,但從過程來說,鄭和下西洋的困難也是極爲巨大的。那麼鄭和下西洋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史學界是如何看待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地位 第3張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受命於明成祖朱棣的指示,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一路航海遠行。鄭和下西洋的困難是相當大的,其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遠行,沒有前例可以參照,沒有經驗可以借鑑,所有的一切只能憑藉自己的摸索去完成。就如同鄭和下西洋的船隊組織一樣,上百艘船隻如何安排,如何保持有效的聯繫都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研究的。

其二、鄭和下西洋的規模極大,不僅船隻多,而且隨行的人員也是極多的,每次都超過上萬人,要保證這些人的糧食足夠、穿戴供應齊全,是一項極大極困難的工程。

其三、地理位置的不熟悉,海上天氣的多變,這些對於鄭和下西洋來說纔是更爲危險的,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現船毀人亡的局面。

其四、語言的溝通不暢,沿途所經過的國家極多,但如何能夠保證將明成祖的任務圓滿完成,將大明朝的威儀傳播海外,對於鄭和來說則是一件極爲艱難的事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