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牛的三位名士,爲什麼沒一個下場好的?

本文已影響3.06K人 

一、三國唯一真名士:蔡邕

三國名士若無蔡邕,那是不可想象的,只需看下他的幾位弟子便知。第一位是曹操,年輕時擔任議郎時,曾跟着蔡邕深造學習,曹操做出了什麼功績,不用筆者多說。第二位是,吳國爲相19年的顧雍。第三位是建安七子中的阮瑀,第四位是千古才女蔡文姬,是蔡邕的女兒!

經蔡邕點評、賞識而名聲大震的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等人。對蔡邕,《三國志》曾有八個字的評語:名聞天下,義動志士!故而蔡邕一生被名聲所累。比如,宦官勢力(十常侍)異常忌憚蔡邕,嚇得蔡邕最終逃了。因爲在東漢末年,名士(多代表門閥士族)、外戚、宦官(皇權)是三大勢力。

其中,名士大多是跟外戚合作,以此來制衡宦官加皇權。所以表現在外的是“外戚和宦官”的爭鬥!而後面的卻是門閥士族和皇權在掰手腕!這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大環境

懂了這些,爲何董卓進京後,禮賢下士請回蔡邕?也就好理解了。由此蔡邕成了董卓的勢力。但問題是董卓既非門閥士族力量,也非皇權勢力,是開創“軍閥亂政”的第一人,破壞力遠大於建設性,爲天下不容!

三國中最牛的三位名士,爲什麼沒一個下場好的?

這便是董卓爲啥招恨的原因。最終王允聯合呂布殺死董卓,蔡邕這位名士,也被王允逼害死於牢中。哪怕蔡邕請求“黥首爲刑以繼漢史”,即,在額頭刺字,乃至被砍斷雙腳,只求自己活着寫“漢史”,卻依然被王允拒絕!

王允爲何就容不下蔡邕?答案上面已點出了,就是因蔡邕爲董卓效力,同時背叛了門閥士族和皇權!那麼蔡邕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嗎?根本沒有!不然他爲何還乞求“黥首爲刑以繼漢史”。

這已說明蔡邕是三國唯一的真名士。所謂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缺乏是非觀,渾然無覺中助了董卓,卻不知已經大禍臨頭了。所以做人若沒有是非觀,那是非常危險的,只能害人害己。哪怕名士也難以逃脫。

二、曹魏的孔融

孔融讓梨,由此天下皆知神童。長大後更是名動天下,出任北海相時求助劉備,驚得劉備都叫:“我劉備的名號,連孔融都知道了?”劉備之所以如此敬重孔融,是因他明白孔融代表着門閥士族勢力,在宦官勢力被剿滅,軍閥勢力崛起後,門閥士族中的大部分都選擇了加固皇權,制衡軍閥勢力。

所以劉備必須要把自己打扮成“皇權勢力的守衛者”形象。雖實則劉備也如曹操一樣,是軍閥勢力代表人物。這其實就註定了當孔融選擇了支持曹操的失落。因爲曹操當時還很弱小,對漢室表現的很忠心。

三國中最牛的三位名士,爲什麼沒一個下場好的? 第2張

這一時期,孔融跟曹操很融洽。可隨着曹操勢力壯大,尤其是幹掉袁紹後,孔融跟曹操分道揚鑣了。但孔融卻選擇了一個很害人害己的辦法,那就是“嘴炮”。比如在曹操攻破鄴城,曹丕奪走甄氏爲妻後,孔融就寫信言稱,武王伐紂勝利後,就把妲己許配給了周公旦。

曹操向孔融請教。孔融笑道:“按當今的情況,我猜想應當而已。”曹操立刻明白了,這是孔融譏笑曹丕強奪甄氏。孔融的這種“嘴炮”,不止一次,兩次,他幾乎把所有才學,都用來譏諷曹操了。

曹操最初還容忍,但隨着權力越來越大,若再放任孔融那還有什麼威信可言?曹操最終借別人之手,殺掉了孔融。孔融嘴炮逞強這事,不但傷不到曹操分毫,反而是害人害己。所謂逞一時口舌之快,於事無補。

孔融正是死於這上面!所以管好自己這張嘴,雖太難了,但也要管,不然終究會害人害己!如孔融,曹操當時所做的一切,雖擴張了自己勢力,但對漢室也是保護和有利的。所以孔融若是在曹操稱魏王時,也跟荀彧一起阻擊呢?那也算是死得其所,無愧天地吧。

三、蜀漢的許靖

前面提過劉備對名士的態度,如劉備對孔融敬仰,那是因劉備還沒得勢。對許靖的輕蔑,是得勢之後!在劉備攻破成都後,許靖這位名震三國的名士,便投降了劉備。

許靖和堂弟許邵,年輕時曾一起主持“月旦評”。許邵,就是點評曹操“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中那位。 但萬分可惜的是,許邵卻都把名士當成了“敲門磚”。比如許邵後來擔任了汝南郡的官員後,便排斥堂哥許靖,使得許靖仕途之路被阻。

在董卓專權後,許靖曾爲董卓效力過。但隨後便開始逃難四方,直至被劉璋召用,委以重任。哪料,還在劉備圍困成都之時,許靖就要逃出成都,去向劉備投降。被劉璋得知後,氣得差點殺了他。

自然,許靖如此行爲,劉備如何能看不上他。最終劉備還是聽從法正的建議,把許靖封了個太傅高官,養老去了,等於把他當成花瓶,變相廢掉了!

三國中最牛的三位名士,爲什麼沒一個下場好的? 第3張

許靖其實最沒啥可說的,雖是三國著名的名士,卻如此毫無擔當,依附權貴,不惜放棄做人的尊嚴,不但使得自己名譽掃地,還遭後世譏笑。所以要做事,就要先學會做人,不然只會害人害己!如許靖,這麼大名鼎鼎的名士,就栽在瞭如何做人之上。

許靖跟蔡邕完全不同,蔡邕只問學問真,看不出是非,不明災禍。可許靖卻是隻圖官爵真,怎麼對自己有好處,他怎麼選擇,所以最終只能被廢掉...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