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人都不想做皇帝,當上皇帝后卻造就了千古盛世

本文已影響9.5K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唐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說起皇帝,至高無上的君主,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怎麼爭皇帝、當皇帝的教科書。皇帝是可以決定所有人的生死、一言九鼎、三宮六院。爲了當上皇帝,千萬人壓上身家性命,就是爲了體驗一下,那種坐上龍椅,天下盡在掌中的感覺。

但是,稱帝有風險,入座需謹慎。很多皇帝的下場都很悲慘,被砍頭、毒死、燒死、捅死、勒死,自己吃藥作死、累死等等,真是個高風險的職業。好皇帝操心受累,一心想把國家治理好,顧不上享受;壞皇帝吃喝玩樂,殺人放火,玩得倒是爽,卻經常要擔心被人報復。

父子倆人都不想做皇帝,當上皇帝后卻造就了千古盛世

有一對父子看穿這一點,把送上門來的皇位硬是推了出去,皇帝誰愛做誰做,反正我們不做,這對父子就是三讓天下的李旦和讓皇帝李憲。

武則天,李顯,李旦,李憲。這一家子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很特殊的存在。武則天就不細說了,李旦是李顯的備胎,武則天看李顯不順眼,就廢掉他,改立李旦。等她皇帝當夠了,再把李顯扶上位,李旦還是備胎。

作爲武則天的兒子,人格肯定是不健全的。因爲這位母親太強勢了,兒子有能力,她怕搶皇位,兒子沒能力,她又嫌棄。活在母親的陰影下,兒孫們只好寄情於遊樂。

李顯喜歡打馬球,李旦喜歡書法,李憲喜歡玩音樂,尤其是龜茲音樂,紫玉笛的吹奏水平聞名大內宮中。而李隆基的音樂造詣後世都承認的,被尊爲梨園鼻祖。被母親罵玩物喪志,最多難受一下,被母親生疑,那可是要命的啊。

李憲還是皇孫的時候,被封爲永平郡王,6歲即出宮就藩。李顯登基後,加封他爲蔡王,食邑一千一百戶。李憲堅辭不受,說自己擔不起大國的封位。在古代,單字王比郡王要高一個級別,尤其是春秋時期就存在的國號,地位僅次於皇帝。

公元710年,李旦第二次登基,加封李憲爲宋王。李旦準備立皇太子時,在李憲和李隆基之間無法做決定。李憲是劉皇后的嫡長子,按慣例應該是接班人。平王李隆基的母親雖是妃子,但在平定韋氏之亂,助李旦登上皇位的第二次玄武門之變中,居功至偉,更是聚攏了一大批朝臣。

父子倆人都不想做皇帝,當上皇帝后卻造就了千古盛世 第2張

這時候,李憲主動幫父皇解決了這個難題,要求立李隆基爲儲君,自己讓位。他說,國家處在正常時期的話,嫡長子繼位沒問題,但現在國家剛剛平定內亂,處於非常時期,應該讓更有能力的人繼位。無論別人怎麼勸,李憲堅決不肯當皇太子。

最終李隆基繼位成爲唐玄宗,成就了中國古時代的巔峯,“開元盛世”,證明李憲的選擇沒有錯。

李憲讓皇位,可能是李家離奇的經歷讓他知道,皇位並不是那麼好做的。李顯、李旦兩次坐上龍椅,可他們是真的皇帝嗎。武則天一手遮天,皇帝只不過是被她玩弄在掌中的傀儡。當上皇帝,並不等於有權勢,整天戰戰兢兢,連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沒有保障。

武則天上臺後,對李家子孫的屠戮,也讓人看到了皇權面前,親情的泯滅。李憲不是個權力慾望強烈的人,登上皇位對他來說,不見得是件幸事。

當時的政治現實對李憲也有不利的一面。李隆基在平定韋氏的風波中,已經擁有了相當的政治實力。而太平公主繼承了武則天很大一部分的政治力量,在朝中佔有一定的優勢。

太平公主自然希望李憲能登基,以便和李隆基抗衡。可是這樣一來,不又要起爭鬥了嗎。李唐建國至今,已經有兩次玄武門之變,兄弟之間殺伐攻略、毫不手軟。生在帝王之家,最後能活下來還真是不容易。

父子倆人都不想做皇帝,當上皇帝后卻造就了千古盛世 第3張

一直懷有雄心壯志的李隆基雖然再三謙讓,最終還是被立爲太子。太平公主沒有死心,經常煽動李憲對付李隆基,想廢掉太子。可李憲堅決站在李隆基一邊,太平公主也沒有辦法。

經歷過多次廢立的唐睿宗李旦,很快就把皇位讓給了李隆基。他和李顯、李憲這樣善良又軟弱的人確實不適合當皇帝。李隆基不再有後顧之憂,全力解決掉太平公主後,開始了治國之路。

公元741年,即開元二十一年,李憲病故。李隆基痛哭流涕,對這位讓位給自己的兄長,唐明皇確實是真心悲傷的。兄弟倆這麼年來相處和睦,享受到了天家難得的親情。唐明皇加封李憲爲“讓皇帝”,以紀念這位對自己情深意切的兄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