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篡朱允炆的皇位是蓄謀已久嗎?

本文已影響2.26W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朱允炆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對於朱允炆和朱棣,我並沒有任何偏見,我自認爲是一個理智的人,出於對歷史的尊重,我對掌握的資料,聽說的故事,都會進行一番合理性分析。根據我自己的分析,我根本不認同朱棣早就暗蓄反意,陰謀奪位的說法。

朱棣篡朱允炆的皇位是蓄謀已久嗎?

從對國家、對民族的發展來說,朱棣雄才大略,遠勝朱允炆。從個人品德上來說,朱棣當然不是完美的君子,朱允炆同樣不是一隻什麼好鳥。一個要削藩,爲的是大明世世代代由他和他的嫡系子孫們來繼承。另一個要自保,不甘心被貶爲庶民,被他侄子弄到窮鄉僻壤去餐風飲露。假如你皇帝老兒還不放心,再整我個“暴病而卒”,那還不是你爲刀俎,我爲魚肉的事。大家都是太祖骨血,你個窩囊廢做皇帝不就是因爲沾了你老爹的光嗎,我因爲比你爹晚生幾年而沒有做皇帝的命,已經很不爽了,你還想謀奪我爹分給我的家產,憑什麼?

其實從犯罪心理學上來說,兩個人都沒有多麼崇高偉大的理由,都是爲了自己。既然兩人都不是大公無私也就不要說誰對誰錯了。而且也談不上誰對誰錯,朱棣稱帝以後一樣有削藩的舉動,只不過他的削藩僅僅是削弱藩王的軍權,其他的權益一概不動。既然沒到家破人亡的地步,藩王們也就狠不下心來拼個魚死網破了。而被文官們吹捧爲致仁致孝的朱允炆卻是不分賢愚,把自己的叔叔們一家子一家子的全貶成了庶民發配到窮鄉僻壤當神仙去了。

朱棣篡朱允炆的皇位是蓄謀已久嗎? 第2張

再說到造反,後世一些小說評書裏面把朱棣寫的是暗蓄大志,早有反意,可是從後來朱棣一系列反應來看,我是絕不相信這種說法的。當朱允炆對皇叔們一個個下手的時候,朱棣是怎麼做的?他把自己所有的兒子都送到了南京做人質,以此表白自己的忠心。若不是朱允炆爲了掩蓋自己想對朱棣下手的目的主動放回他們,這些世子根本沒有回來的可能。試想一下,朱棣要是早有心造反,絕對不會出此下策。

再看他起兵時是何等的倉促,朱允炆把北平的駐軍守將全換了個遍,甚至朱棣自己的三衛兵馬也被調走了。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朱棣也沒想造反,他採取的辦法是裝瘋賣傻,希望大侄子能放他一馬,可朱允炆還是不放過他,依然下令拿人。朱棣是靠着一位臨陣反水的指揮使告密,又把兩位帶了軍隊圍困燕王府的將軍騙進府里扣住,才找到機會帶着自己的八百親兵扯旗造反的。

朱棣篡朱允炆的皇位是蓄謀已久嗎? 第3張

這位親王被逼到這個份上了才造反,弄的連兵都沒有,最後冒險單騎會寧王,智奪軍權,拉回來朵顏三衛的人馬,完全又是一個事先無法預料的幸運結果。如果當時寧王一狠心把他綁起來送給朱允炆,他早就完蛋了。別說明初親王們手握兵權了,就看後世連王府三衛都被削得七零八落的江西寧王造正德皇帝的反吧,這麼一個沒有軍權的廢物都能拉起那麼多人馬,而統領邊軍十餘年,雄才大略的朱棣,又有足智多謀的姚廣孝爲之參謀,在早有反意的前提下會混到這個份上?

我是一個比較冷靜的歷史愛好者,看待歷史總會根據事實進行分析、推理。以不偏不倚,實事求是的態度來理解歷史問題。在我看來,或許明初的藩王們的確是大明帝國的一個不穩定因素,但至少在朱允炆削藩以前,還沒有一個王爺想過要造反。朱棣是用盡了辦法,連裝瘋都用上了,朱允炆的刀還是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他是不得不反啊。總不能真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