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生死關頭,十萬軍民爲什麼直接跳海殉國?

本文已影響1.18W人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南宋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宋鹹淳三年(1267)蒙將阿術進攻襄陽,至此宋元之間的“襄樊之戰”拉開了帷幕,這場戰役從鹹淳三年(1267)一路打到至元十年(1273),足足打了六年。但在這六年時間裏,南宋並沒有積極備戰,以至於襄陽城破後元軍一路南下,南宋朝廷一退再退,直到退無可退迫不得已在崖山與元軍決戰。

在南宋的抗元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忠於南宋的抗元派,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先後擁立了趙隰的哥哥趙昰和弟弟趙昺兩個小皇帝。這兩個小皇帝小到什麼程度?趙昰在位兩年,去世時年僅9歲,宋少帝趙昺在位不到一年,被陸秀夫揹着跳海的時候年僅8歲。就是這樣的小皇帝,凝聚着南宋最後一點的抗元力量,不斷轉戰在東南沿海。

景炎三年(1278),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南宋朝廷最後的二十多萬軍民退無可退進入了崖山(今廣東新會崖門附近海中)。元朝的大將軍張弘範、李恆接到忽必烈的命令,殲滅殘存在閩、廣的南宋軍隊後,於第二年計劃全力進攻崖山。

反觀南宋在崖山的部署,當時的南宋主帥是張世傑,張世傑對雙方的實力存在錯誤的估計,拒絕了控制海口,機動作戰消耗元軍的建議,使得宋軍只能在崖山被動挨打。他將宋軍的千餘艘大船連在一起,一字排開,並且在船上建造樓櫓,希望固守“城牆”來抵擋元軍的進攻。

就在這時,這場戰役的關鍵人物張弘範出場了,張弘範的父親就是蒙古軍官,張弘範從出生就在蒙古軍中。他到了崖山後,先是切斷了宋軍的水源,然後企圖用火船進攻南宋的船鏈,想要再來一出“火燒赤壁”。張世傑對此也有防備,南宋的船隻都裹着泥巴,綁着長長的圓木,使得元軍的火船很難靠近。

張弘範的首次進攻失敗後,決定改變戰法,先控制南宋將士的水源。張弘範帶艦隊控制海口後,南宋軍民的水源就被徹底切斷了,最後宋軍不得已只能喝海水,導致軍士上吐下瀉,士氣低迷。而元朝的援軍卻在源源不斷地趕來,直到二月元軍已達十萬餘衆。

南宋的生死關頭,十萬軍民爲什麼直接跳海殉國?

二月初六,元軍艦隊在張弘範的率領下,兵分四路圍攻南宋的“海上堡壘”。張弘範親自帶領一支艦隊埋伏在宋軍不遠處,直到宋軍以爲元軍在吃飯,放鬆了警惕,才從後方對宋軍發起猛攻。這場海戰持續了七八個小時,船隊正中的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便揹着八歲的小皇帝跳了海,相傳南宋十多萬軍民跟隨南宋皇帝相繼跳海。

南宋十餘萬軍民跳海,雖然在現在看來可能有些難以置信,但放到當時的背景中並不難理解。蒙古軍隊佔領南宋和金朝地盤的時候,幾乎在佔領的每一個城市都留下了屠城的記錄,以至於整個北方的人口急劇減少。南宋時北方大約有4500萬的登記人口,而在元朝佔領後,這個數字只剩下不到700萬,而且一直持續到元末明初。這其中雖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口死於瘟疫或遷徙到南方,但被元軍屠殺的仍不在少數。

南宋的生死關頭,十萬軍民爲什麼直接跳海殉國? 第2張

據記載,當時南宋人到中原後,發現中原地區千里沒有人煙,白骨遍地,井裏塞滿了死屍,以至於井水都無法飲用。這種情況放在南宋這軍民身上,一場屠殺多半難以避免,這可是南宋最忠實的追隨者。同時南宋的“文人氣節”也對這一結局有着很深的影響,蒙古軍隊攻佔長沙時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壯烈戰死,可見南宋人民的氣節。

這就不難理解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南宋將士爲了不讓戰艦落入元軍手中,將數百艘戰艦鑿沉,不計其數的官員、士兵、百姓,不願被蒙古政權所奴役,選擇跳海自盡。

在國家命運到了生死關頭的時候,南宋上下從皇帝到大臣、百姓,用自己的行爲和生命表態,他們所體現出的節烈之氣。以及南宋將士在奮勇抵抗入侵和壓迫,爭取民族生存和尊嚴的過程中體現出的愛國主義“崖山精神”值得我們敬仰和傳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