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爭霸的起因是什麼?後來又是怎麼復國的?

本文已影響2.75W人 

齊桓公聯合華夏諸侯北戰戎狄、南抗荊楚,最終確立了自己的大國地位。可惜齊桓公信任奸臣,加之管仲死後國政混亂,其霸主地位隨之喪失。於是,霸主地位遂空缺開來。宋襄公不自量力,欲恢復商朝榮耀,妄自舉兵召集諸侯會盟,卻招來楚國打擊。經過慘烈圍城戰,宋都睢陽的最後一絲元氣被掏空。宋國的誓死抵抗,使返國不久的晉文公獲得了時間整理軍備。

吳國崛起

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爆發。自此,大國爭霸的中心遂集中於晉楚兩國之間。它們交鋒了百餘年,其中經歷了楚莊王問鼎中原和晉悼公復興等幾個重要階段。戰爭離不開政治,晉楚兩國在展開軍事較量時,外交也緊隨其後。楚國聯合秦國夾擊晉國,晉國則出錢出力武裝楚國的鄰居吳國。吳國的騷擾讓楚國防不勝防,他們如法炮製,拉攏東方的越國從側後威脅吳國。吳楚之間數十年的爭霸戰爭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公元前六世紀結束時,吳國最終如願以償,攻破了楚國都城。

吳楚爭霸的起因是什麼?後來又是怎麼復國的?

申包胥是楚國大夫,在楚國都城淪陷前曾受命前往秦國求援。在秦廷上,申包胥一陣見血地爲秦哀公剖析戰局,指出吳國的壯大會成爲秦國的禍患,不如在其羽翼還未豐滿之際聯合楚國將其擊破。秦哀公躊躇未決,申包胥立於秦廷痛哭七天七夜。感慨之下,秦哀公遂決定發兵救楚。戰前,秦君做《無衣》鼓勵士氣。

秦人在商周時代便與戎狄雜處,以養馬聞名,以商武著稱。當時的秦國實行的兵制類似後世的民兵制。百姓平常耕種放牧,戰時便被調發從軍上陣,武器和軍裝都由自己準備。這種情況和少數民族類似,木蘭詩有曰,“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此即是木蘭自己購置兵器裝備。所以,當時的成年秦國人隨時備着自己的戰袍和戈矛,只要戰事發生,拿起來就可奔赴戰場。所以,秦國的快速救援讓吳國猝不及防。

吳楚爭霸的起因是什麼?後來又是怎麼復國的? 第2張

楚國復興

進入楚國境內後,秦軍和殘存的楚軍會師,爾後互相配合對吳軍展開了攻擊。吳軍攻破楚都城後大肆搶掠,囊中價值連城的珠寶已經讓他們越發憐惜自己的生命,他們原先英勇善戰的銳氣早已喪失。因此,吳軍屢戰屢敗。禍不單行,宿敵越國也在此時發兵。政治和軍事上的不利催化了吳軍的內部矛盾,王弟夫概潛回吳國自立爲王。後院起火,吳王夫差不得不率吳軍處理郢都返回吳國。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