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教起義爲何會發生在衣食無憂的永樂之治時期?

本文已影響2.7W人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白蓮教起義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明代白蓮教起義”是我國曆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場起義活動,因爲起義發生時正值永樂之治,當時明朝百姓雖然不算富足,但起碼衣食無憂。

那麼,爲什麼這種時候還會有人揭竿而起呢?

發動這場起義的領袖唐賽兒,其起義的初衷是“私仇”。唐父被朝廷徵召到卸石棚裏當勞役,唐賽兒的丈夫又因向官府索要糧食時被公差毆打致死,公公婆婆咽不下這口氣含恨離世。仇恨使唐賽兒不再對生活抱有希望,所以,她決意走上一條不歸路,籠絡當地百姓揭竿作亂。

那麼,爲何山東百姓會羣起響應呢?

這還要從山東特殊的地理位置講起。不論是元明之戰還是靖難之役,山東都曾是主戰場。所以,在靖難結束後,山東境內已淪爲一片焦土,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朱棣奪取江山後,爲了國家大計將首都遷往燕京。遷都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爲了修橋鋪路無數山東勞力淪爲苦役,無法從事農業生產。

前面我們也說了,我國古代百姓安分守己,是建立在“吃飽飯”這一先決條件下的。山東一帶的百姓食不果腹,自然不會再順從大明的統治,況且,山東向來不缺綠林豪傑。那麼,爲何在《明史》中,唐賽兒起義一閃而逝,彷彿從未發生過一般呢?

白蓮教起義爲何會發生在衣食無憂的永樂之治時期?

這就得聊聊貫穿我國半個封建史的白蓮教了。

從“白蓮”這個名字我們就能看出,該教派的教義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之所以白蓮教能在宋朝以後廣爲盛行,就是因爲其教義脫胎自佛教,且教義通俗易懂。經過長期流傳,元代白蓮教的組織和教義都起了變化,戒律鬆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崇奉彌勒佛,宣揚“彌勒下生”這一本屬彌勒淨土法門的宗教讖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衆滋事,間或武裝反抗元廷統治。

至大元年,朝廷忌白蓮教勢力過大,下令禁止。仁宗即位後,曾恢復合法地位。但十年後英宗即位,活動又遭限制。因此,許多地方的白蓮教組織對官府抱敵對態度。加之其信徒以下層羣衆居多,故當元末社會矛盾激化時,一些白蓮教組織成爲率先反元的力量。並且,紅巾起義領導人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鄒普勝等都是白蓮教徒,他們以明王出世和彌勒下生的讖言鼓動羣衆,產生了很大影響。

很多歷史愛好者提到“白蓮教”時,想到的就是起義造反。

其實,這也是一種謬誤。

白蓮教並不是“反賊”的代稱,自宋朝以來,直至清末民初,白蓮教亦不乏行善事者。那些靠宗教名義斂財或造反挑戰社會秩序的,只佔半數。這些以白蓮教當做幌子的起義者,都擁有一些共性。這些領導人自稱天王、佛母、金剛奴,與統治者唱反調,且他們起義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官逼民反”,一些起義者是帶有“佔地爲王”的目的的。

至於唐賽兒造反,既“官逼民反”也不屬於“佔山爲王”,她只是想爲丈夫報仇,多殺掉幾個官兵泄憤而已。像這樣單純地以“私仇”作爲目的的造反活動,勢必不會走的長久。之所以唐賽兒在舉事之初能打幾場勝仗,完全是因爲她佔了官兵沒有防備的便宜。且看整個起義活動,唐賽兒自發動起義到遭到剿殺,僅持續了兩個月時間,而且,她選擇的起義根據地也不是什麼兵家要地。

卸石棚只是一處相對偏僻的山寨,附近沒有水源,也沒有糧草補給線。明軍想要對付這支起義軍,根本不用強攻,只需以數倍的兵力將其團團圍住,這支起義軍必將不戰自潰,內部瓦解。

白蓮教起義爲何會發生在衣食無憂的永樂之治時期? 第2張

那麼,唐賽兒最終是生是死呢?這個問題史書中並無定論。

有人猜測,她死在了錦衣衛的祕密追捕中,也有人說她來到另一處山寨佔山爲王成爲女土匪,更有一種離奇的說法稱她遭到了官兵的緝捕,鋃鐺入獄後化作一縷青煙平地飛昇,成爲神仙。

爲了抓捕唐賽兒,朱棣甚至命人在青州一帶大量屠殺年輕的女冠、尼姑,本着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對唐賽兒進行剿殺。

筆者認爲,更大的一種可能性是官兵沒能找到唐賽兒及其殘餘勢力的蹤跡,畢竟,唐賽兒活躍于山區官兵很難追查蹤跡。至於她有沒有及時地逃出青州一帶,這就不是我們能知道的了。

在一些明朝戲劇中,出現了唐賽兒被錦衣衛緝拿,並剃光頭髮萬般凌辱,以“騎木驢”之刑讓她生不如死。估計,這些戲劇都是爲了迎合明朝統治者而編寫的,並不符合現實情況

畢竟,作爲統治者來說,最看不得的就是唐賽兒憑空消失,只有將白蓮教對百姓的影響全部消弭,將其抹黑,纔是統治者所希望的。

當然,這場沒有掀起太大風浪的起義事件,如今已成過眼雲煙。既然,唐賽兒行蹤成謎,那麼,作爲後來人的我們也沒必要對這場意義不大的起義故事再行炒作了。

值得一提的是,濱州人民爲了紀念唐賽兒,在濱州城南、濱州黃河大橋以北修建了唐賽兒雕像,在原蒲臺縣西關原址上還修建了唐賽兒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