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爲何眼看着武則天禍害李氏的人呢?

本文已影響7.21K人 

唐太宗李世民與衆多貞觀名臣締造了唐朝初期的興盛,影響長達百餘年。儘管李世民並非一個完人,但貞觀打下的精神遺產還是影響到繼承者,這就是素來被認爲文弱平庸的高宗李治。

李治繼位前幾年年號永徽,全繼承貞觀遺風,號稱永徽之治,主要是貞觀舊臣輔佐,而且繼續東西開拓。當時朝堂大臣就是長孫無忌、褚遂良、李績、于志寧幾個,外加張行成、許敬宗、高季輔等,另外還有一些元老武將和宗室,貞觀時期一流人才雖然有一半都老死,但至少還有三分之一左右,也包括後期涌現一些新秀,依然堪稱鼎盛。

李治爲何眼看着武則天禍害李氏的人呢?

衆所周知,武氏是在李世民時期入宮,爲一個小小才人。才人,是安排宮中宴會和休息,處理宮中蠶絲紡織等雜事的後宮低級嬪妃,見於《舊唐書》和《資治通鑑》,尤其後者在武氏才人期間記錄了一個關於馴獅子驄的故事,這幾乎是武才人少女時期唯一的事蹟。

武氏原本比李治要大四歲,他們在太宗晚年應該見過和認識,印象肯定還不錯,考慮李治的身份地位和爲人品質,兩人當時應該還並沒有越軌。這一點推測是爲了說明,當李治登位以後,在祭奠太宗的忌日,在感業寺重遇武氏,才能很快點燃李治對武氏的感情,孝服滿後就很快接武氏重返宮廷。

這一段事蹟只能推測,因爲關於武氏爲尼姑,何時被李治接回宮廷,全無史料記載,是唐朝歷史上的一大疑團。不管如何,李治登位以後不久,再次接武氏回到宮中,兩人關係就變得十分親密。而武氏爲了迅速上位,在宮中使詐爭寵的事蹟主要出自《新唐書》,主持負責的歐陽修是第一流文學家,具體編撰的宋祁是一個刪改史料的老手,有些事蹟充滿小說風格,記載不一定可信。如武氏用害死剛出生的親女來促使李治下決心廢后,這一幕就主要是《新唐書》,而《舊唐書》只記載武氏之女忽然夭折,雖然的確可疑,但不好武斷地說這就是武氏的狠辣手段。

李治原本的皇后王氏是太原名門出身,祖父是北魏末年西魏初年的大將王思政。王氏家族有一個叔祖母是李淵的同母妹妹同安公主,生下兒子也是唐朝名將王方翼。舅父柳奭也在永徽年間出任宰相,當時稱得上家世顯赫。

與王家這門親事是李世民安排的,王皇后的相貌應該不差,《舊唐書》直接稱“後有美色”,《新唐書》稱:“以後婉淑,白太宗以爲晉王妃”,顯然不論相貌還是性格都是靠譜的。王皇后與李治的關係不能說就很壞,但不算親密,最糟糕的是一直沒有生育。

尤其《新唐書》把武氏如何對待王皇后的種種殘酷寫得活靈活現,先以厭勝媚術的名義廢皇后,史書認爲李治原本心有憐憫,曾去探望王皇后和蕭淑妃,武氏不依不饒,將兩個女人以非常惡毒的手段害死。

今天已經無法考證這些宮闈祕事的真僞,《新唐書》添加許多小說筆法是肯定,這正是繼承《史記》對塑造呂后形象的傳統,同樣延續到《資治通鑑》的許多角度,因爲這兩部史書總體都站在李唐立場,對武則天作爲一代女主充滿批評。若順着這個思路,反過來從另一方面說,既然王皇后和蕭淑妃等人下場如此淒涼,史書中極力維護的李治態度是否也存在很大的形象漏洞?

李治爲何眼看着武則天禍害李氏的人呢? 第2張

唐高宗李治既然一向心地仁厚寬容,爲何會如此容忍武氏爲禍宮廷?包括後來衆所周知對宗室和大臣,甚至對自家子女的迫害?

事實上,李治絕不是毫無主見的人。好比爲了武氏立後,宮中和朝中雞犬不寧。對於舅父長孫無忌,他是太宗李世民一生的親密好友,更是最信任的心腹大臣,凌煙閣功臣位列第一。

在武氏這件事上,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站同一陣線,而於志寧、李績兩位則明哲保身。李治親自數次前往舅父府上懇求,武氏也先禮後兵,出動母親楊氏登門拜會,加上投靠武氏的許敬宗多次勸說,長孫無忌堅決不同意。這時,許敬宗順着杆子向上爬意圖取代長孫無忌,利用他頑固蠻橫這一點,向武氏和李治流露長孫無忌目中無人,凌駕皇帝之上,暗中有異心,武氏因此非常欣賞許敬宗的“靈活機智”。

顯慶四年(659),長孫無忌被舉報,李治因爲不久前發生房遺愛的事情,心情十分不快,只想把長孫無忌免職流放黔州,子女流放嶺南,但交代沿途州府要保護長孫無忌。半年後,李治原本還抱着懷疑態度讓李績、許敬宗複審,許敬宗卻讓心腹中書舍人袁公瑜去黔州,直接將其逼着自縊。

另一個老臣褚遂良結局只能說稍好,起初被趕出京城,外放潭州(今湖南長沙市),還有一個都督職務。沒多久再遷官桂州(今廣西桂林市),甚至到愛州(今越南北部的清化市),褚遂良一再往偏遠地區安置,曾在途中給高宗寫信追溯自己生平,希望打動皇帝。這位唐代最著名書法家之一,於顯慶三年或四年病故(659年左右),年六十三歲。

終於,李治讓武氏做了皇后,漸漸地,她不斷參與到處理事務,當時唐朝聲望還維持太宗時期的輝煌,單純的天可汗讓雄心勃勃武氏很是不滿,所以,她讓李治設法更改一個可以讓皇后也享有的榮譽,這就是天皇、天后的二聖頭銜。

高宗李治原本在位長達三十四年,在位時間就在整個唐代皇帝中都名列前茅,僅次於孫子李隆基。客觀上不能認爲李治把所有的事情都讓武氏大包大攬,這中間最微妙的一點就是,究竟這兩口子之間在朝廷事務上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假如李治不是毫無能力的皇帝,爲什麼會讓皇后武則天插手到政務之中?

當時高宗、武后從治理效果而言,代表一種唐朝聲望的最頂峯,高宗時期基本解決了東面高句麗和西突厥等隋唐以來的老大難問題,另外以大量羈縻州府來實現對邊疆塞外地區的管理。

這一階段最重要的軍事人才,應該就是歷史上不但名聲不顯著,後來通過兩部隋唐小說被描繪成反派的蘇定方。儘管小說推崇的薛仁貴也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但論功績,則遠遠比不了蘇定方。

蘇定方出生於隋朝末年冀州武邑人(今河北衡水市武邑縣),本名蘇烈,是以字來稱呼而叫蘇定方。少年時隨父親蘇邕加入過竇建德劉黑闥的義軍。李世民平定河北以後,蘇定方就投奔唐軍。但是,在太宗貞觀時期,當時功臣很多,蘇定方雖然也有過一些行動,好比追隨李靖打擊頡利可汗,參加著名的陰山戰役,蘇定方在堵截行動中也有功勞。

他真正獨擋一面,受到重用還是在高宗時期,不過已經日益年老,但永徽六年援救新羅,大敗高句麗;隨程知節西征鷹娑川(今新疆開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顯慶二年(657)征討沙鉢羅可汗阿史那賀魯,大獲全功,回來以後,李治非常激動,在太宗昭陵舉行的盛大獻俘虜儀式,似乎彰顯他身邊也有了一位值得誇耀的猛將。

既然李治能夠憑以自己意志通過打擊一批人堅決扶持武氏爲後,又提拔重用蘇定方這樣的大將,說明在公在私兩個方面,李治都能夠從容處置,應該是基本事實。

筆者認爲,李治不是一個完全不管事的無能之輩,但是,李治也的確不是一個多牛叉的人物,史書嚴格說也沒有太多的冤枉,他就是一個比較合格的守成之主,僅此而已。他很想做好,不辜負李世民的期望,和他能夠做到何等程度,實在是兩碼事。

首先,一個要命的問題,李治的身體健康有問題。在兩個太子先後出事以後,李治爲什麼會冒天下大不韙,非要讓武氏代理事務?確有不得已的原因,身體不爭氣,得了一個至今還比較神祕的風疾病:史書描繪症狀“風眩頭重,目不視物”。

其次,要說武則天巴不得李治早點死,又過於想當然。武氏身爲皇后期間,要想攬權恰恰不能讓李治死。一旦皇帝死,論理論法,就要傳位給兒子,她的兒子不是小孩子,武氏是否能夠出面輔佐,參與到何等程度都是需要經歷一番波折的。

歷史已經證明,就算把當上皇帝的老三李哲、老四李旦給拉下龍椅,她的根基長期不大穩,何況李治還在位的時候?恰恰皇帝寵信是對她有利的一面,正是給了她準備的時間。

隨着武氏兒子李弘和李賢不斷受到意外中止朝廷事務的處理,沒有人能夠幫助皇帝,這就是一個非常微妙,推動武氏能夠攬事的幕後原因。

按說這個因素不一定是一種必然,不排除有武氏刻意營造的主觀因素存在,武后能夠順利出面,不是因爲她很有才,多謀善斷這麼簡單。這樣一個原本身在後宮女人爲什麼就能順利走到臺前,同時還需要朝廷制度上一定的推波助瀾,否則爲什麼歷史上只有一個武則天?再沒有另外一個女主出現?不是沒有原因的。

李治爲何眼看着武則天禍害李氏的人呢? 第3張

古代社會到了隋唐,之所以絕大多數人都認爲隋唐是一重要轉折,就是皇家與朝廷的職能逐漸有所區分。同時,不再像魏晉南北朝那樣任由門閥家族壟斷官吏階層,這就是當時科舉制度出現的意義,選官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按照發展來說,皇帝需要處理的公務是越來越明細繁雜,單依靠皇帝一個人英明睿智是萬萬不行的。之前隋文帝就相當勤勉了,連宮中用什麼樣式絲綢、用多少火燭這種小事都要自己負責決斷,年紀大了以後,隋文帝開始偷懶,因爲實在太累。

到李世民選拔三省官員得力,他只抓大事,主要用三省討論方案,最後皇帝拍板,更多的奏疏就在尚書省階段就基本閱覽,拿出決斷方案了,這就爲皇帝理政節省不少時間。

李治原本繼承太宗遺風,起初能夠處理重要奏疏。後來還培養李弘、李賢兩個太子,在巡遊期間監國理事,隨着他們長大都處理的比較好。當李治身體健康有問題以後,也可以相對輕鬆一些。

影視劇中的許敬宗形象

李治爲何眼看着武則天禍害李氏的人呢? 第4張

隨着希望武后能夠輔佐他,他們對三省做了一些調整。之前長孫無忌原本是檢校中書令,同時領尚書省事。原尚書省最高職務尚書令因尊奉李世民,整個唐代基本空缺。尚書左右僕射在高宗、武后時逐步架空職責,換成武后信得過的人,例如許敬宗投靠以後,龍朔二年(662)職官改制,他出任尚書右僕射加光祿大夫,而尚書省平常處理文書的職員主要爲尚書左右丞。

唐朝前期,尚書僕射職位是正二品,侍中、中書令爲正三品,地位相差非常明顯。在玄宗《開元令》頒佈前,連吏部尚書職位都排在侍中、中書令之前。所以,當時改變三省舊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分化職權,便於皇帝控制平衡。

龍朔二年調整百官職司,門下爲東臺,中書爲西臺,侍中爲左相、中書令爲右相。這正是武后輔佐高宗處理事務以後,爲了簡便事務,提高效率,對三省和宰相體系進行的處置。

門下和中書的地位在不斷加強,各有職事逐漸完善,到高宗臨死前永淳二年(682),武后另一親信裴炎由侍中出任中書令,他基本成爲代皇帝詔命(這基本是爲武后代言)的御筆,就把政事堂從門下省改設在中書省。

所以,武則天身爲一個後宮的皇后究竟怎樣能夠平衡外朝官員?要認爲她像皇帝一樣拋頭露面畢竟不是一種常態,何況她爲了賢惠恩愛的形象至少還要時刻留心照顧身體日益差勁的李治。

正是當時對三省制度進行了有意識地變化,通過分化尚書省職權,避免宰相體系一家獨大,同時促使皇家與朝廷逐步分離,既遏制一些宗室元老又能夠平衡牽制。武則天再通過扶持科舉出身的中下層官員,再選用心腹出任高級長官,這樣就漸漸控制了整個朝局,直到時機成熟以武周正式取代李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