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如果要妃子殉葬的話 她們如果不想死怎麼辦

本文已影響2.13W人 

很多人都不瞭解殉葬的妃子,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其實殉葬的妃子沒有幾個是真心情願甘心赴死的,但是誰讓他們是皇帝的女人啊!命中註定要遭受這樣的苦難,既然是命,很多妃子即使不願意也會選擇體面去死,這樣還可以爲家裏掙得好處。偶爾有幾個不願意自己動手的,自會有人爲他們代勞。

殉葬制度最早都可以追尋到龍山文化時期(約五千年以前),而商朝時已經很盛行了。商朝時期的奴隸主想要把生前的東西都帶進墳墓去,以便自己死後還可以享用一切,這其中就包括服侍自己的女子,考古工作者從已經發掘的古墓中發現了殉葬者的骸骨,而且大多爲年輕女子。

古代皇帝如果要妃子殉葬的話 她們如果不想死怎麼辦

據《西京雜記》記載,周幽王墓中只有一位男子的骸骨,其餘的百人都是年輕女子,這些女子骸骨有坐着的,也有臥着的,應該是殉葬的宮婢或者妃妾。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史籍開始記載了,比如秦武公死時,“初以人殉死,從者66人”,秦穆公死後“從死者177人”,這些記載都出自《史記·秦本紀》。秦國是在秦獻公時期下令禁止人殉的。

秦始皇死後,最有名的不是活人陪葬,而是象徵保衛的兵馬俑。秦始皇用兵馬俑,不代表秦始皇死後沒有活人殉葬,畢竟秦始皇陵墓還沒有發掘,誰也不知道里面有什麼,不過以秦始皇的個性肯定會有活人殉葬。並且《漢書》中記載秦始皇陵殺殉了數萬人。

漢朝之後,活人殉葬制度開始被廢除,經常有皇帝死前留下遺詔,讓無子的妃嬪宮女出宮獲得自由。雖然偶有帝王以活人殉葬,但是畢竟是少數。而且就像唐朝皇帝,都是讓大臣嬪妃死後陪葬皇陵旁邊,這樣比較人道。但是到了與北宋對立的遼國時期,由於北方有很多少數民族政權,人殉竟然死灰復燃,甚至形成了制度。

古代皇帝如果要妃子殉葬的話 她們如果不想死怎麼辦 第2張

元朝時期,殉葬制度又達到了一個高峯,成吉思汗死的時候殉葬的人特別多。並且元朝還鼓勵民間殉葬,正是元朝的發展使得明朝也有了殉葬制度。殉葬制度徹底復活。明朝基本上繼承了元朝的殉葬制度,據《明會典》稱,“太祖四十妃嬪,惟二妃葬陵之東西,餘俱從葬。”也就是說朱元璋死後,陪葬及殉葬的嬪妃爲四十個,除了兩個死在太祖之前,最後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東西兩側外,其餘38人都是殉葬而死。

明成祖死的時候,人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大明會典》的16人,一種 是朝鮮的《李朝實錄》的三十餘人。明仁宗是個比較仁慈的皇帝,一樣去世的時候殉葬了五位嬪妃。

宣宗時候殉葬的人數爲十人,其中只有一個妃子,剩下的都是宮女。其實從明朝殉葬的嬪妃來看,大多數還是一些沒有生育過子女並且地位較低的嬪妃。明朝殉葬制度持續到了明英宗時期,終於被廢除了,這也是明英宗做的最英明的一件事。

古代皇帝如果要妃子殉葬的話 她們如果不想死怎麼辦 第3張

從明英宗以後,皇室再也沒有殉葬制度了,可是等清朝入關後,又把殘忍的殉葬制度帶了進來,就像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就是被逼殉葬的。清朝等到康熙大帝時期廢除了殉葬制度,但是民間依然有殉葬制度,官府也並不阻止,甚至還會鼓勵。對於給丈夫殉葬的女子,會賜給他們“烈女”、“節婦”的稱號。所以殉葬制度在清朝並沒有根除,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

殉葬的妃子和宮女,通常前一天會得到通知,然後殉葬當天會把她們聚集到一間屋裏,具體操作方法:有喝毒酒、自縊、直接活埋、用水銀。無論哪種方法,都很殘忍。其中朱棣死後,妃子殉葬就是用的自縊這種方法。

殉葬當天先讓妃子集中起來,讓她們吃點東西,做個飽死鬼。完飯以後把嬪妃全部拉到房子裏面,每人一個小牀,站在牀上用繩子套住脖子,然後太監把小牀移走,自縊而死。這裏有人會問了,萬一妃子不願意死怎麼辦,這個很好辦,當然太監負責結果她們。其實大部分妃子或者宮女還是不做無謂的掙扎,畢竟如果老實的自殺,能爲家庭換來好處,家人可以世襲錦衣衛千百戶,所以這些家庭也被稱爲“朝天女戶”。

古代皇帝如果要妃子殉葬的話 她們如果不想死怎麼辦 第4張

關於不願意殉葬的故事,其中《天聰東華錄》就記錄著一個預定要殉葬的奴隸逃跑未遂而被殺的事:努爾哈赤身邊有個叫雅蓀的奴才,因爲有戰功,被努爾哈赤賞識,提拔爲大臣,並且這傢伙還數次表忠心,主人死了,他就會殉葬。可是後來努爾哈赤真的死在他前面,他不想殉葬,要逃走,直接被殺了。

所以既然想要你殉葬,怎麼也跑不了。綜上所述,殉葬制度是極其殘忍的,殉葬的妃子幾乎沒有一個是自願的,但是作爲封建社會的弱女子能怎麼辦呢?反抗也無濟於事,反抗可能會死的更慘,反正左右都是死,還不如死後爲家庭帶來好的前途,最起碼不白死。另外,殉葬這是事情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對於古代的文化習俗一定要去其糟泊,留其精華,這樣我們的社會文化才能進步。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