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巨蜥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本文已影響2.98K人 

不知道大家對黃巨蜥有了解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黃巨蜥相關的介紹,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黃巨蜥品種簡介

黃巨蜥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黃巨蜥

黃巨蜥(Varanus flavescens)別名黃色巨蜥,顧名思義該蜥蜴是一種巨大的蜥蜴。黃巨蜥的尾長大於身長,全長可達3尺左右。目前黃巨蜥主要分佈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及孟加拉的印度河、恆河及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泛濫平原。

中文學名: 黃巨蜥

拉丁學名:Varanus flavescen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爬行綱

黃巨蜥形態特徵

黃巨蜥成年後的體長可達1尺3寸,尾長超過體長約在1尺8寸。由於體型比較龐大因此不建議人工飼養,若一定要飼養需要準備一間大小約在15平米的房間內。

它們的吻尖而且短。鼻孔斜開,較接近吻。腳趾短,第四趾不會長過大腿骨。頭部鱗片細小,眶上鱗片向外漸大。背部鱗片呈圓形,腹部鱗片光滑,共有65-75行。尾巴扁平,鱗片突起。背部呈橄欖色或黃色,有不規則的斑紋。腹部呈黃色,有一些褐色的橫紋,在喉嚨位置清晰可見。幼蜥背部呈深褐色,有黃色斑點,逐步變成斑紋。腹部也呈黃色,有深褐色的橫紋。

黃巨蜥生活環境

黃巨蜥喜歡潮溼的環境,卻很厭惡乾燥的環境,尤其在每年的冬季它們表現總是最不活躍的。所以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一定要在注意飼養環境中的溫度以及溼度的控制。

在野外它們住在河岸邊上的洞穴和縫隙裏和白蟻巢裏,有時會用泥土把自己洞穴的出入口封堵起來。它們的爪子非常短所以它們並非有效率的攀援者。在雨季它們的棲息地會被洪水淹沒,這時候黃巨蜥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水裏度過,蒐集並儲存過冬需要的能量。

在人工飼養狀態下黃巨蜥是一種相對較不活躍的巨蜥。因爲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照顧它們。黃巨蜥和大部分其他巨蜥一樣,黃巨蜥喜歡在很高的溫度下曬太陽(45攝氏度)。應該給它們提供柔軟的底材讓它們挖掘,並提供足夠的水讓它們至少能在每年的部分時間潛水。在印度飼養每星期提供三隻大蛙就能提供足夠的營養,但在室內飼養則必須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物。一個多樣化的包括無脊椎動物、兩棲類和小型哺乳類的食譜應該更合適。在飼養狀態下它們可以活超過10年。

黃巨蜥飼養知識

黃巨蜥有哪些形態特徵?一般都分佈在哪裏呢? 第2張

黃巨蜥(詳情介紹)

黃巨蜥是典型的食肉動物。但大多數的情況下它們都只吃活體如:蛙類、蟾蜍、水龜、哺乳類、鳥類等,偶爾也會食蜥蜴的蛋、蛙卵、和鳥蛋以及一系列的無脊椎動物,尤其是甲蟲和蚯蚓。

黃巨蜥通常在每年的6-7月會進行交配,母蜥在8-10月會產下約16個蛋。但是並沒有證據顯示它們會在白蟻穴中產蛋,黃巨蜥的蛋可能會產在較高的地區的洞穴中以防止被洪水淹沒。在印度初生的黃巨蜥幼體會在3月出現。據報道存在有同等數目的雄性和雌性黃巨蜥,但雄性在交配季節比雌性活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