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都是錦衣玉食的搞宮鬥嗎 真相卻是十分的殘酷

本文已影響1.96W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清朝妃子,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清朝是距離現在最近的朝代,隨着清宮劇的熱播,人們對清朝的宮廷生活也充滿了好奇。可是清宮劇畢竟是影視作品,其中的宮鬥情節也是屬於藝術加工,與歷史上真實的清朝宮廷生活相差甚遠。很多人看了清宮劇後,都以爲清朝的妃子錦衣玉食,能安心搞宮鬥,實際上她們大多數都是睡通鋪的,宮廷地位也都比較低。

現在人們熟悉的關於古代宮廷生活的描述,其實大部分是都是不靠譜的,比如民間傳說中古代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這其實就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古代皇帝雖然妃子衆多,可真能達到這個妃嬪數量的其實沒幾個。至於民間傳說中的皇帝有三千後宮佳麗,並不是說皇帝真有三千名妃子,這個詞其實是一個形容詞,用來表示皇帝的妃子非常的多而且非常的漂亮。

說起清宮劇,自然離不開宮鬥這個話題,可古代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這些小主們真能這麼無憂無慮地搞宮鬥?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清朝妃子都是錦衣玉食的搞宮鬥嗎 真相卻是十分的殘酷

以清朝爲例,在清朝時期,皇帝選妃是一件非常莊重的大事,這不僅僅是爲皇帝挑選嬪妃,也是皇室籠絡王公大臣的契機。說白了,皇帝的婚姻,其實就是一種政治上的聯姻。嬪妃們被選入宮中後,地位的高低也要看家族勢力的大小,比如說雍正帝的敦肅皇貴妃,她的長兄是內務府總管年希堯,次兄是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所以她入宮之後想不受皇帝重視都難。

在古代宮廷生活中,妃嬪們宮斗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爭寵,另一個就是立儲,而立儲往往是宮鬥最主要的目標。俗話說得好,母憑子貴,就算皇帝不喜歡,只要能把兒子推上皇位,那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是太子真有那麼好當嗎?先不說清朝自雍正之後一直採取的是祕密建儲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出身於八旗貴族,基本上就失去了爭奪太子之位的資格。在清朝,哪怕皇帝再如何昏庸,也不可能把皇位傳給母親是漢軍旗出身的皇子。

清朝妃子都是錦衣玉食的搞宮鬥嗎 真相卻是十分的殘酷 第2張

再來說說清朝嬪妃在宮廷中的地位。清朝對妃嬪們的管理十分嚴格,這可能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訓,避免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

清朝宮闈制度大約形成於康熙時期,按照當時的規定,皇后位居中宮,負責管理後宮,皇后以下設有皇貴妃一人,貴妃兩人,妃四人,嬪六人,分居東西十六宮,共同輔佐皇后。嬪以下還有三個等級,分別是貴人、常在和答應,這三個級別的人員數量沒有具體規定,可多可少。

清朝皇帝選秀分爲兩種,由八旗貴族中選出的稱爲“秀女”,她們在宮廷中的地位較高,都有機會選妃立後。而由內務府包衣選出的則是“宮女”,主要負責宮廷雜役,雖然宮女有機會晉升爲妃嬪,可想當皇后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她們的孩子更不可能被立爲太子。

從清朝的宮闈制度可以看出,地位較高的後、妃、嬪人數都比較少,加起來也才十六人,所以清朝宮廷中人數最多就貴人、常在和答應,而在答應之後其實還有一個等級就是官女子,她們的地位等同於宮女。清朝宮廷等級森嚴,後和妃纔有自己單獨的宮室,嬪地位雖然較高,可是卻沒有私人院落,只能和其他嬪住在一起。而地位更低的貴人、常在和答應,她們連睡牀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擠在一起睡大通鋪。

清朝妃子都是錦衣玉食的搞宮鬥嗎 真相卻是十分的殘酷 第3張

清朝的宮廷生活其實並沒有電視劇中表現得那麼美好,很多嬪妃因爲家族沒落或者不受皇帝待見,可能一輩子都見不了皇帝幾面,甚至還有嬪妃去世數年都沒人知道。比如雍正帝有一位姓馬的常在,她於雍正七年封答應,次年晉升爲常在,乾隆三十四年去世,一直沒有人將她安葬,直到乾隆四十年才被人發現。乾隆皇帝知道後大發雷霆,爲此重罰了一大批內務府的官員。由此可見,古代宮廷生活是多麼殘酷,絕沒有影視劇中表現得那麼精緻、唯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