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帳下的大魏武卒爲何能威震六國將領?

本文已影響1.6W人 

戰國四大強軍之一的魏武卒。

大家都知道統一六國的秦軍,後世也認爲在戰國時期秦軍是最強的,中央臺還出過紀錄片。

詳細描寫了秦軍的武器,戰法,可是秦軍到底打敗了哪些軍隊才取得了天下呢?

從秦的地圖來看,韓,趙,魏是擋住秦軍的第一道防線,所以魏國的軍隊就是他必須跨過的一道坎,讓我們來看看魏國的軍隊,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魏武卒。

吳起帳下的大魏武卒爲何能威震六國將領?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吳起(約公元前440—前381年)訓練的精銳步兵。當時魏的國王是魏文侯,後來的秦國獻公、孝公和商鞅變法都是以魏國變法爲藍本的,所以魏武卒是步兵的兵祖。

兵源:入選者必須能手執一支長矛、身上揹着五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12石之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總重約五十餘斤,連續急行軍(半日內)一百里還能立即投入激戰的士兵,纔可以成爲武卒。

所以類似現在特種部隊,是步軍中的兵王。特點是能衝能射,運動作戰的步兵。

建制:因爲是步兵,所以軍種屬於材官,因爲不同與普通的士兵,所以能選出多少就是多少,類同於現在的士官,古代稱材士,家裏的待遇也不錯,可以免除全家的徭賦和田宅租稅,一般說來,步兵的編制分爲六級,即:五人爲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爲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爲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爲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爲基本的作戰單位,類似現在的一個團.需要打戰的時候再靈活編制,設將軍一人。

吳起帳下的大魏武卒爲何能威震六國將領?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戰史: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戰平八場”的奇功偉績。

三十年來,吳起率領魏武卒攻下函谷關,大大小小歷經六十四戰,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裏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魏武卒是當世的步戰士兵最爲精銳和彪捍的。

鼎盛時期:根據"吳子·勵士"裏的記載,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

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創造了五萬人“兼(加)車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衆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所以魏武卒最鼎盛的時候應該是滿員大概五萬人左右。

衰敗時期:一隻軍隊的創建離不開他的統帥的靈魂,吳起出生衛國的平民,早年在魯國殺妻求將,初到魏國的時候,也被大臣李悝說:吳起貪虛名而好色,後來與田文爭相失敗,跟魏國貴族失和,逃到楚國,事楚悼王,爲楚國相。他嚴明法令,撤去不急需的官吏,廢除了較疏遠的公族,把節省下的錢糧用以供養戰士。又得罪了楚國貴族,最後楚悼王死後,他被楚國貴族射死。但他善於用兵,廉潔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擁護,願意和最下層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覺時不鋪席子,行軍時不騎馬坐車,親自背乾糧,和士卒共擔勞苦。

吳起帳下的大魏武卒爲何能威震六國將領?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士卒中有人生瘡,吳起就用嘴爲他吸膿。是個絕對的軍事統帥,他離開魏國後,魏武卒就走向了衰敗。但魏武帝死後,魏惠王拜龐涓爲將,又強盛了一段時間,可惜龐涓也是器量狹小之輩,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發生桂陵之戰,周顯王二十七年(前336年)發生馬陵之戰,二度爲齊軍孫臏所敗,國勢衰退,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滅亡時期:魏武卒的滅亡成就了秦軍的將領司馬錯,那一戰讓秦步兵名震天下,全殲了大約兩萬魏武卒。所以軍隊是打出來的,不是練和宣傳出來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