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年少成名的楊廷和害死明武宗真相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2.18K人 

楊廷和,年少成名,是明朝年間歷仕過四個皇帝的傑出政治家、改革家,後由於在大禮儀事件上與世宗意見向左,最終辭官回鄉,於71歲時病逝故里。《楊廷和傳》出自明史,講述了楊廷和的個人簡介和相關事蹟。  

揭祕:年少成名的楊廷和害死明武宗真相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

楊廷和中舉入仕,相貌英俊,性格沉穩縝密,文筆工整流暢,博學多識,志向高遠。有一次乾清宮着火,楊廷和請武宗離開大殿,下詔自我批評,並趁機與羣臣進諫勸皇上精於朝政。楊廷和重視倫理制度,掌管國事治理得井井有條,可武宗並不體察。

後楊廷和因父親去世奔喪而辭官,被召回後,在外打獵的武宗賜予其衆多加賞,楊廷和多加推辭並趁此勸請皇上回京,甚至想親自出城接皇上回來,遭到拒絕後無奈回京。皇上回來時,命令羣臣做旗幟赴帳前相迎接,誰知楊廷和以民間行爲與天子不符的理由不從,武宗無奈作罷。

江東地區收成不加,而宦官卻一再敦促物資,催內閣擬敕書,楊廷和不肯奉命並極力勸說稱民間枯竭,而皇上卻不肯體恤,因此楊廷和進諫說:“滿朝大臣的意見您不信,偏偏聽從幾個小人所言,皇上您可以僅與這幾個小人共理天下嗎?先帝們關愛百姓、節省物資的傑出政績如此之多,皇上不但不效仿,偏偏要效仿那些不值得效仿的舉措,是爲何呢?”楊廷和並以此來追問究竟是誰強烈要求追加擬旨,是否爲了私求,皇上只推脫稱不清楚,仍不阻止。

楊廷和辭官去世以後,皇上有一次問起國庫中的積蓄有餘,感慨道這是楊廷和多年裁員減支的功勞,不可抹滅。

楊廷和害死了明武宗嗎

楊廷和,年少成名,是明朝年間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一共輔佐過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個皇帝,一度成爲文官之首,甚至在明武宗去世後較長一段時間內掌管朝綱,那麼有一種說法稱明武宗是被楊廷和害死的,這種觀點有根據嗎? 

揭祕:年少成名的楊廷和害死明武宗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明武宗的壯年去世本身 就有些蹊蹺、疑點重重。明武宗始終不願意成爲一個傀儡皇帝,不願意乖乖聽從於文官的控制,他雖然滿身缺點,但是他也是個聰明人,起初提拔劉瑾以抗衡勢力過大的文官集團,之後甚至爲了掌管兵權不惜御駕親征。歷史上對於他的記載是由於落水染上風寒,最終病逝於豹房,然而這對於一個自幼習武、打仗驍勇的皇帝來說未免顯得有些牽強,於是就有人認爲明武帝是被謀殺的。

江彬也成爲被懷疑的對象,但顯然江彬的勢力遠不敵文官集團,他不斷討好明武帝以謀求庇護,一旦沒有這頂保護傘他根本不會有好下場,因此他必須好好抱牢明武帝這條大腿不可能謀害,如此一來,嫌疑最大的似乎就是楊廷和了。

有一種猜測是楊廷和與寧王勾結,此時的楊廷和權傾朝野,爆發宸濠之亂的護衛隊需要楊廷和的批准,其才能成立從而進行造反舉動,因此兩者之間至少存在一定賄賂關係。楊廷和可能以爲立一位十幾歲的藩王可以使其受制於自己的掌控,誰知朱厚熜不是個省油的燈,二人爭鬥了一段之間後,楊廷和無可奈何只好辭官還家以求自保。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在明武宗晚年久治不愈時強烈要求換太醫,誰知遭到楊廷和的反對,稱其只是縱慾過度,多加休養便可痊癒,最終導致病逝。不過以上均是後人的推測,明武宗究竟爲何而死,並沒有準確的說法。

楊廷和兒子

楊廷和,明朝年間傑出的政治改革家,歷仕過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個皇帝,其兒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被稱爲明三子之首的文學家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千古名句就是出自於他筆下。 

揭祕:年少成名的楊廷和害死明武宗真相是什麼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楊慎,狀元入仕,由於生性正直,敢於直諫,其仕途也極其坎坷不平,由於在“大禮儀”事件中過於堅持,一再上書不願與盲目順應皇上的奸臣共事並與羣臣列宮嚎哭,引來杖責被流放雲南,以此終老。

楊慎在歷史上的文學成就十分顯著,他流放期間創作量極大,至今留有詩作兩千餘首, 抒發情感的有江陵別內、宿金沙江等等;關懷民間疾苦的有海口行、觀刈稻紀諺等;此外還有衆多描繪河山、盛況的詩文。楊慎吸收六朝、唐初的詩文特點形成自己婉約之風,且對詩詞歌曲等均有涉及,作品大多清逸綺麗。楊慎對於文學堅持自己的價值認同,既主張文法,又反對盲從復古,好李杜、勤探究,有着極其深厚的造詣。

儒學上,楊慎指出了儒學、心學皆存有“虛論不實用”的弊端;以及心學脫儒向禪學,喻指理學與禪學之間的聯繫性;此外,他還對於當時風靡的陽明心學進行了批判,指其違背儒學,然而最主要的是對於朱熹的強烈批判。

楊慎爲人刻苦,無論文學、從仕均精益求精,是一代博學家,留下多本著作,個人文風凸顯,且關愛百姓,心繫國家,只可惜受到世宗的憤恨,終生流放至死,逝後纔回故鄉入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