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都北京 九位皇帝爲何葬身河北深山中?

本文已影響2.72W人 

1644年10月,清軍入關後,順治皇帝建都北京,此後經歷了十代帝王長達268年的統治。在這268年中,北京始終是清朝的國都,但令人意外的是,除末代皇帝溥儀外,其他九位清朝皇帝死後,竟然全部葬身於距離北京一百多公里的河北省境內的山區!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在距離北京市區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境內,坐落着一個皇家陵寢建築羣,這裏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其中包括順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豐帝、同治帝,以及非常著名的孝莊太后、慈禧太后、香妃等,這裏因位於北京東邊,被稱爲清東陵。

清朝建都北京 九位皇帝爲何葬身河北深山中?

網絡配圖

在今天125公里不算啥,但在古代,從北京市區到清東陵,需要3-4天左右的時間,而且此地地處燕山山脈地區,人口稀少,那麼清朝皇帝爲何捨近求遠,跑到了河北境內建設陵寢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風水問題!

中國古代盛行風水學說,也稱之爲堪輿。所謂堪輿就是對宅地或墓地的地脈、山形、水流及坐向進行研究。當時的人們認爲,不論陽宅還是陰宅,風水的好壞,均關乎生人的吉凶休咎,因此對風水格外重視,特別是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明朝皇帝就是陵寢的風水格外重視,將陵寢安排在北京北邊的昌平地區。

清朝建都北京 九位皇帝爲何葬身河北深山中? 第2張

網絡配圖

到了清朝,年輕的順治皇帝,多次對北京附近進行勘察,發現沒有特別好的風水寶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前往遵化馬蘭峪一帶狩獵,發現這裏青山蔥榮,王氣十足,於是選定這裏作爲萬年吉地。原本有了清東陵,可是爲啥又冒出了一個清西陵呢?

原來到雍正帝即位後,他也開始選擇自己的陵寢,他原本選定清東陵附近的九鳳朝陽山,但後來發現“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於是又下令在北京,以及周邊地區尋找。最後找到河北省易縣境內的永寧山,雍正帝也認爲這裏“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爲上吉之壤”,於是在此地修建自己的陵寢。

不過民間還流傳着一種說法,說雍正帝得位不正,死後不敢面對自己的父親康熙帝,於是千萬百計的想離開東陵,另建陵寢,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不足爲信。

清西陵距離北京市區120多公里,位於保定市境內,葬有4位皇帝,9位皇后,56位妃嬪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因位於西邊,因此被稱爲清西陵,於是清朝有了兩座皇家陵寢。

清朝建都北京 九位皇帝爲何葬身河北深山中? 第3張

網絡配圖

到乾隆帝時,確定子孫按照昭穆制度,東西分別安葬的規制。因此乾隆葬在了清東陵,嘉慶帝葬在了清西陵。道光帝原本應該葬在清東陵,但他的陵墓發現了滲水的現象,道光帝一怒之下,將陵寢廢棄,在清西陵地區重建。所以咸豐帝死後,葬到了清東陵。

慈禧是咸豐的妃子,因此也葬在了清東陵的定東陵,因慈禧的私心,她將自己苦命的兒子同治帝也葬在了清東陵。1912年清朝滅亡,不過光緒帝陵寢的修建工程一直在進行中。1915年,清西陵崇陵完工,光緒皇帝葬入地宮之中,他也是最後一位擁有皇家陵寢的皇帝。

雖然咱看不懂風水,但無論是清東陵,還是清西陵,都是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地方。但正所謂“風水輪流轉”,風水是不能保證一個王朝江山永固的,清朝最終還是走向覆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