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死在何時?秦軍敗退之時秦王爲何反而賜死白起?

本文已影響2.46W人 

白起死在何時?秦軍敗退之時秦王爲何反而賜死白起?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史記》中的一些記載,粗看想不通,細細揣摩才發覺頗有道理,白起之死就是一例。

白起的死因,相信喜愛戰國史的朋友都清楚。白起是戰神,是名將,對於戰爭,他有自己的判斷,什麼戰可以打贏,什麼戰打不贏,他計算的很準。

因此,對於秦昭王一些關於戰爭的決策,只要不切合實際,他就不聽號令。個性太強,是他被賜死的原因之一。但是不是主要原因呢?很難說。

白起死在何時?秦軍敗退之時秦王爲何反而賜死白起?

以白起的性格,沒有好下場是可以理解的。但當我讀到關於白起之死的記載時,卻對白起被賜死的時間節點感到頗爲不解。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載:

秦王使王齕代陵將,八九月圍邯鄲,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王聞之,怒,彊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應侯請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爲士伍,遷之陰密。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諸侯攻秦軍急,秦軍數卻,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昭王與應侯羣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想乘勝追擊、拿下邯鄲,但範睢怕白起功勞大影響自己,勸說秦昭王與趙國媾和。讓趙國割讓幾座城池給秦國,就此作罷。

然而,趙國得到喘息後反悔了,不願割讓城池給秦國。秦國一怒之下,以王陵爲將攻打邯鄲,但久久沒有拿下。白起病癒後,秦國想讓白起替代王陵。但白起卻認爲打邯鄲的時機已失,且長平之戰秦軍損失過半,國內空虛,還肯定有援軍救趙,一定攻不下,所以不幹。

無奈之下,秦國只好讓王齕替代王陵,繼續攻打邯鄲,但攻了八九個月,仍是攻不下。這個時候,白起要保命,最起碼應該繼續稱病,緘口不言。

白起死在何時?秦軍敗退之時秦王爲何反而賜死白起? 第2張

但白起不知道發什麼神經,居然說出“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這種幸災樂禍的話。秦昭王大怒,但還是給了白起機會,要強以白起爲將攻邯鄲,白起還是稱病不幹。這時,白起的政敵應侯範睢表現出了大局爲重的一面,主動去請白起,白起仍是如此。

前後三次他都不幹,這下秦昭王真的怒了,把他貶爲士兵,發配到陰密去。

接下來,讓我們看不懂的事情發生了:秦昭王在大怒之下,並沒有殺白起,懲罰他的方式,只是貶官發配。然而三個月後,在秦軍節節敗退之際,秦昭王卻反而賜死白起,理由是“白起不服,有餘言”。

以白起的功績,以白起在秦軍中的地位,秦昭王在這個節骨眼上這樣做,就不怕前方將士寒心嗎?退一萬步說,即便要殺白起,又何必急於一時?等仗打完了再清算他,也不遲啊!

白起死在何時?秦軍敗退之時秦王爲何反而賜死白起? 第3張

秦昭王的做法,是不是很不符合正常的邏輯?

難道秦昭王只是耍性子、出怨氣?抑或是他盛怒之下的意氣之舉?我認爲,如果是其他君王,倒也有可能。但秦昭王是一個吃過苦、十分懂得隱忍的人,他十幾歲就去燕國當質子,在異國備受冷落。當了秦王后,又對母親宣太后以及舅舅魏冉隱忍了四十年。

因此,秦昭王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意氣用事不是他的處世哲學。我認爲,他先不殺白起、後又賜死白起,一定有他的考慮,有他的理由。

那麼,他有什麼考慮呢?又是什麼原因呢?爲了解除心中的疑惑,我通過查閱資料,綜合白起之死的背景以及秦國此前十年的政局,可以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歷史記載,白起的絕大多數功績建立於在秦昭王13年至秦昭王44之間,而這段時間,正是魏冉權傾朝野的時候。魏冉對白起有知遇之恩,白起自然是魏冉的人。魏冉在秦昭王42年失勢後,鑑於白起在軍中的地位,秦昭王並沒有馬上動白起。在此後的兩年,還曾派他攻打韓國。

但秦昭王44年後,由於魏冉的失勢以及範睢的得勢,白起開始靠邊站,除長平之戰外,幾乎沒有帶過兵。即便是長平之戰,秦國也是先以王齕爲將,直到第三年,由於秦趙在長平僵持太久,不得已才中途用白起替換王齕。而攻打邯鄲,也是在久攻不下之際,纔想起白起。

白起死在何時?秦軍敗退之時秦王爲何反而賜死白起? 第4張

也就是說,從秦昭王44年到50年這六年裏,範睢得勢之時,白起不僅受到冷落,秦軍中的將領,也逐漸被替換。種種跡象表明,這段時間在軍中崛起的王陵、王齕和王稽,都是範睢的人。6年的時間,範睢足以把白起原來在軍中的親信換一個遍,尤其是中上層的將領。至於底層士兵,他們很難接觸最高將領,對白起的敬佩沒有多深,當兵打仗主要是爲了得到封賞,對於誰來當領導,他們並不在乎。

因此,秦昭王殺白起,不需要考慮他在軍中地位的問題,不用擔心寒了秦國將士的心。此時的秦國軍中,大多數人都不關心白起死活。然而,不用顧及這一點,秦昭王就一定要殺白起嗎?

我認爲,這正是秦昭王厲害的地方!

白起不給秦昭王面子,不給範睢面子,秦昭王可以忍着不殺他。但此時軍中的大多數將領是範睢的人,尤其是遠征邯鄲的軍隊,更是範睢的親信。如果秦軍可以順利撤離邯鄲,倒也可以不殺白起。但現在秦軍被趙、魏、楚三國軍隊咬住,節節敗退。如果不及時鼓舞士氣,秦軍有全面瓦解的可能,這是秦昭王絕對不想看到的。

怎麼鼓舞士氣呢?秦昭王除了堅決支持範睢,他還有別的選擇嗎?而此時堅決支持範睢的最好辦法,就是把白起殺掉。殺掉了白起,範睢的人就不必擔心打邯鄲失敗後被清算、被冷落,不用擔心白起以及原來白起的部將取代他們,他們在邯鄲城外也就有了拼死一搏的決心。從這個角度看,秦昭王此舉,還真是大大鼓舞了秦軍中上級軍官的士氣。這次秦軍攻打邯鄲雖然失敗,但大多數軍隊最終總算是撤回來了。

不過,秦昭王沒有想到的是,攻打邯鄲的軍隊中,範睢的心腹鄭安平還是帶着2萬秦軍投降了趙國。兩年後,秦將王稽也因爲首鼠兩端被正法。這兩個人都是範睢啓用的人,按照秦國法律,用人不當是要擔責的,範睢因此受到牽連被罷官,不過算是留住了一條小命。

從事後看,秦昭王不是神仙,他無法算到自己即便殺了白起,還是有人投降趙國。然而不管怎麼說,在秦軍節節敗退、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殺白起是挽回損失、穩定軍心的最有效辦法。

秦昭王這樣做,無非是棄車保帥,是無奈之下的權謀之舉。我覺得,這就是秦昭王爲什麼先不殺白起,而在秦軍節節敗退之際,反而要殺白起的原因。至於有沒有道理,歡迎大家討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