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身爲一介武夫 劉邦貴爲皇帝爲什麼會忌憚他

本文已影響8.05K人 

很多人都不瞭解劉邦忌憚韓信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其實以漢初三傑所作出的貢獻來說,他們三位最終的結局都是不盡人意。但最慘的還是韓信,他是被呂后、蕭何所騙,最後死在了長樂宮中。很明顯能看出,蕭何、張良、韓信三位,最讓劉邦忌憚的人還是韓信,只因韓信有着武將身份,而且能擊敗項羽,韓信是第一功臣。可惜韓信並沒有意識到危險降臨的如此之快,不然他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任劉邦、呂后宰割。可能漢朝的歷史也會因他而改變。

韓信身爲一介武夫 劉邦貴爲皇帝爲什麼會忌憚他

衆所周知,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兩百多年被稱爲戰國。戰國,顧名思義,戰國期間戰亂不斷,血流成河,民不聊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但是,往往只有亂世才能造就出獨一無二的人才和英雄,他們砥礪前行,登上歷史的舞臺。

結束戰國戰亂的是秦國,但百姓並沒有因此過上太平的生活,而是掉進了另一個深淵——秦王朝的暴政讓百姓苦不堪言。這時,就出現了一大批反秦的人士,主要以劉邦和項羽的勢力爲主。

楚漢之爭最終以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建立漢朝結束,天下也算是接近太平,百姓也終於有了喘氣的機會。我們都知道劉邦能夠戰勝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劉邦善於用人,他手下的人才,隨便一個站出來,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兵仙”韓信,軍師張良,宰相蕭何等等……毋庸置疑,這些人都是開朝元老,可是他們的結局卻大不相同,其中,至今都讓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張良全身而退,韓信卻落得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

韓信身爲一介武夫 劉邦貴爲皇帝爲什麼會忌憚他 第2張

縱觀中國古代的君王,都存在害怕某些大臣功高過主的現象,因此,很多聰明的大臣會選擇明哲保身,張良便是如此;而很多有野心的大臣偏要拿性命冒險,韓信便是如此。

韓信本在項羽的門下,而生性多疑的項羽早就發現韓信眼中的野心絕不僅限於當一個將軍,而且韓信的戰術與項羽不同,就一直沒有得到重用,幾經輾轉,韓信來到了劉邦帳下,他對劉邦說過——事成之後,我會拿到我想要的東西!

不難想象,善於用人的劉邦在發現韓信的軍事才能後,將韓信視爲自己帳下最厲害的將軍。而劉邦能在楚漢之爭中取得勝利,也絕少不了韓信的功勞,特別是在垓下之戰中,韓信帶兵將項羽包圍在垓下,爲了瓦解項羽軍心,他讓士兵們用楚地方言唱歌,導致楚軍思戀家鄉,產生厭戰的想法,這就已經成功了一大步。後來,項羽被逼至烏江邊,無奈之下選擇自刎,楚漢之爭也告一段落。

韓信身爲一介武夫 劉邦貴爲皇帝爲什麼會忌憚他 第3張

至於張良,他的功勞可不比韓信少,韓信能武,張良能文,他是劉邦帳下唯一一個能夠和項羽帳下軍師範增相匹敵的人。在兇險的鴻門宴當中,張良早就猜測到他們想借此機會向劉邦下毒手,便告訴劉邦:在宴會上一定要順着項羽的意,讓他放鬆警惕,找準機會,便離開。毋庸置疑,在鴻門宴上,如果沒有張良在一旁輔助,劉邦是難以脫身的。

劉邦身爲一個平民,最終卻成爲了一個開國皇帝,他自身有着過人的優點自然不能否認,但不得不承認韓信、張良等人對他的幫也是極大的,可韓信卻慘死於長樂宮中,張良也沒被封爲高官,而是遠離了朝廷,去到了一個小縣城,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

韓信身爲一介武夫 劉邦貴爲皇帝爲什麼會忌憚他 第4張

韓信身爲一介武夫,自然沒有張良心思細膩,張良知道功成之後最正確的做法便是明哲保身,遠離官場,所以他拒絕了劉邦給他安排的官職,自請離開。

而韓信就不同了,他從來不會掩飾自己的野心,劉邦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削了韓信的兵權,降了他的官職。韓信知道劉邦這是在忌憚他的實力,但內心還是不滿,便誤入了歧途——他在家中與盟友商議造反的事時,被家中家丁聽到,並告發於宮中。接着,韓信就被蕭何等人騙入長樂宮中,慘死於鍾室。韓信到死也不會知道,自己會落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下場。

從張良和韓信的不同下場我們就可以看出,在亂世中,審視奪度很重要,一味地求取功名反而會惹來殺身之禍,找準定位,明哲保身不失爲一種好辦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