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靠什麼打敗了曹操跟劉備?真相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2.6W人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孫權的故事。

曹魏實力最爲雄厚,定鼎中原的同時,還要同時對抗北胡、西蜀與東吳三方勢力。反觀蜀吳兩國,一個靠着蜀中險要,一個依仗長江天塹,只能通過尋求聯盟的方式,才能勉強自保。

與激進善戰的蜀國不同,東吳的策略一直就是“據江東,以觀天下成敗”,很少主動進攻,就算有,也多是寸功不得;但不得不說,江東的守成能力,卻很是強大。面對曹操與劉備這兩位當世梟雄,孫權都能戰而勝之,可見江東強大的水戰能力了。

爲何東吳能屢屢在守禦之戰中獲勝呢?其實,這離不開他們擁有的強大水師。不妨看一下東吳的幾種特色戰船:

走舸,速度很快,善於偷襲。據《通典》記載:“走航,舷上立女牆,置掉夫多,戰卒少,皆選勇力精銳者,往返如飛鷗,乘人之不及,金鼓、旗幟列於上,此戰船也。”這種戰船多是小型船隻,輕便的體型讓它在水面上有很高的速度,而且也頗爲靈活。

孫權靠什麼打敗了曹操跟劉備?真相是什麼

赤壁之戰在正史中只是一場前哨戰,起因是曹操的荊州水師被東吳提前探查到了,於是周瑜便立刻指揮了這場小規模的遭遇戰。從戰況來看,東吳水師的戰船便擁有輕快、便捷的特點,從而將笨重的曹魏水師耍的團團轉。所以周瑜率的這支前哨水師,極有可能就是走舸。

而廣義上的赤壁之戰,便是著名的火攻之術。在這場戰役中,江東方面使用了另一種新式戰船,叫做“油船”,也稱“火舫”、“火船”。在一般戰船的基礎上,加上一些易燃物和油料。然後根據風向來臨時,將其引燃,令油船隨風飄向敵軍。正史記載中的火攻之術,位於烏林一帶,正式重創曹操的關鍵性地方。

還有一種大型戰船,叫做鬥艦。據《通典》記載:“鬥艦,船上設女牆,可高三尺,牆下開掣孔。船內五尺,又建柵與女牆齊,柵上又建女牆齊。”這種大型戰船,一般都是主帥稱作,它不僅能對敵軍戰船進行有效打擊,更能用來掩護己方用於奇襲的小型走舸,更能爲油船的偷襲提供一定配合手段。

東吳有個太守,名叫萬震。此君雖然對三國格局沒有造成過半分影響,但他卻編纂了一本《南州異物志》,充分記載了東吳時期各種繁盛的手工業。而最令人側面的,便是江東地區的造船業。

孫權靠什麼打敗了曹操跟劉備?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東吳的大型船隻到底有多大呢?萬震這般描寫道:“長二十餘丈,高出水三二丈,望之如閣道,載六百人,物出萬解。”東吳最高的船隻,甚至一次性可容納三千多人,算是造船史上一個顯著的進步了。

當然,據相關史料考證,東吳的戰船不僅有着很可觀的龐大體積,而且還能保證船體的穩定與平穩。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在進攻江夏黃祖時,還率先在戰船上繫了重物,這便是“拋錨”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述。

由此可見,東吳能屢屢在守禦之戰中取得勝利,離不開這些戰船的作用。不僅如此,江東地區發達的造船業也促進了東吳在經濟與外交方面的繁榮。早在230年,孫權便令衛溫等人率領一支龐大的萬人船隊下到了夷洲。到了公元243年,孫權便派遣吳將聶友與陸凱等人,令他們率領三萬大軍,挺進了現在的海南地區。

在經過兩次成功的航海之後,孫權又大肆推行航海業的發展,令其遠揚海外,這不僅是東吳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更是中國古代史中最早的的幾次大航海運動。非但如此,東吳還與海外很多國家建立了密切往來。

孫權靠什麼打敗了曹操跟劉備?真相是什麼 第3張

以日本爲例。早在三國時代,東吳便派出大量戰船入海,並來到了日本地區。當時,東吳船隊上面有不少精美的絲織品,引起日本當地的由衷讚美。直到現在,日本有不少服裝店,還以“吳服”來命名。除此之外,浙江一帶的銅鏡、綢緞,也遠銷海外,成爲越南、日本、羅馬帝國最爲喜愛的“舶來品”。

當然,東吳發達的航海業也爲江東地區的經濟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江東六郡,雖然只是偏安一隅,但也與海外建立了一定的貿易渠道。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江東地區強大的造船業與航海業。更有甚者,有人還將孫權稱爲“大規模航海的倡導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