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登基後,羅藝爲什麼第一個就死了?

本文已影響2.55W人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徹底剷除了他登基之路上的最大障礙。李世民的強勢和狠辣,讓唐高祖李淵膽戰心驚。眼看自己的時代已經落幕,李淵被迫於提前宣佈退位,把帝位傳給了李世民。唐太宗時代由此拉開大幕。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人們心目中,李世民一直是個萬民擁戴、天下歸心的好皇帝,但在他繼位之初,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從玄武門之變後登基,到第二年貞觀元年的十二月,李世民根基未穩,唐朝一直處於波瀾起伏的動盪局面中,接連發生了燕郡王羅藝、長樂王李友良、廬江王李璦、幽州都督王君廓、利州都督、義安王李孝常等人的遇害事件,其中以羅藝遇害最有代表性。

羅藝出身將門世家,父親曾擔任隋朝監門將軍。羅藝成年後也成了一員隋軍武將,在右武衛大將軍李景手下擔任虎賁中郎將,駐守涿郡。《新唐書》記載,羅藝“勇於攻戰,善射,能弄槊”,“少習戎旅,分部嚴肅”,是一員武將高強、能戰善戰的虎將。但羅藝人品不佳,“性桀黠,剛愎不仁”,性情桀驁不馴,狡黠而暴躁,與他的上司李景、其他同僚關係很不好。

李世民登基後,羅藝爲什麼第一個就死了?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義軍蜂起,盜賊橫行。羅藝駐守的涿郡,向來以物產豐饒、府庫充裕聞名,糧草輜重、軍器鎧甲囤積豐厚,因此成爲各路義軍覬覦的目標。涿郡其他將領畏懼與義軍交戰,唯有羅藝自恃勇武過人,屢屢出城迎戰,多次擊退義軍進攻,涿郡得以保全。羅藝也因此威望大增,他趁此時機“發庫貲賜戰士,倉粟給窮人,境內大悅”,受到軍民一致擁戴,從此割據幽州,稱王稱霸,成了隋朝末年十八路反王之一。

羅藝素有能征善戰之名,手中掌控軍事重地幽州,成爲各方勢力爭相拉攏的對象。隋朝軍閥宇文化及、河北義軍竇建德、北平郡王高開道,多次派遣使者勸降他,都被他拒絕。羅藝心中早已有了主意,他認定佔據關中的唐高祖李淵是真命之主,於武德三年歸順唐朝。唐高祖李淵對他十分欣賞,加封他爲燕郡王,依舊駐守幽州。

李世民登基後,羅藝爲什麼第一個就死了? 第2張

唐朝開國戰爭中,羅藝多次出兵隨同唐朝軍隊作戰,在平定河北劉黑闥之戰、抵禦北方突厥入侵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當時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正在爲爭奪儲君之位明爭暗鬥,雙方都在竭力拉攏、爭取唐朝武將爲己所用。羅藝經過一番斟酌,認定太子李建成背後有唐高祖李淵的支持,日後必定能繼位登基,於是最終選擇了投向太子建成一方。這個選擇也爲他日後的悲劇結局埋下禍根。

爲了向太子建成表忠心,羅藝有意和秦王李世民拉開距離。有一次,李世民派遣使者去羅藝軍營中辦事,羅藝不但不聽,還指使手下人“無故毆擊之”,把李世民的使者打了一頓。唐高祖李淵對此非常生氣,下令把羅藝關押起來,但鑑於羅藝是個可用之才,且當時北方邊境戰事頻仍,羅藝在北疆素來威名赫赫,因此沒有處罰他。

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取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羅藝知道後心裏涼了半截。李世民登基後,對羅藝當年的無禮行爲並未耿耿於懷,而是寬容大度地加封羅藝“開府儀同三司”,食邑一千二百石。但羅藝卻很不自安,認爲李世民絕不會放過他,心中暗自盤算未來出路。

這時,一個江湖術士的出現,讓羅藝最終下定決心造反。一個名叫孟氏的女子,自稱能知曉過去未來之事,在當時名震一時,連唐高祖李淵都曾經“詔赴京師”,親自召見過她。這個孟氏完全是個故弄玄虛的江湖騙子,她曾經誇讚羅藝的老婆“貴不可言,必當母儀天下”,又告訴羅藝“王貴色發矣,十日間當升大位”。

就這樣,羅藝當初站錯立場選擇李建成,埋下禍根,如今又聽信江湖術士胡言亂語,在兩項因素共同作用下,羅藝最終在李世民登基不久後,於貞觀元年初第一個悍然起兵造反,犯了大錯,成了大逆不道的叛將。但當時天下已定,人心思治,沒人願意跟着他瞎折騰。羅藝最終衆叛親離,手下將士發動兵變,羅藝在亂軍中被殺,成爲李世民登基後第一個遇害的開國功臣,雖然是咎由自取,也委實令人惋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