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十哲之一的韓信能掃平天下,那諸葛亮有什麼作爲?

本文已影響6.43K人 

大家好,說起諸葛亮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唐朝是一個武功極盛的王朝,比如大唐第二個皇帝李世民,他就是靠着一杆長劍一步一步打出了大唐的江山,若論大唐之功績,絕對沒有人比得上李世民,開國皇帝如此能打,這也造就了之後大唐的武功卓著。

因此在大唐時期,一個著名的“排行榜”誕生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武廟十哲”,這其中包含了從春秋戰國到唐朝前期所有功勳卓著的名將,有白起、韓信、諸葛亮。

但是這份“武廟十哲”的名單自古以來就有爭議,比如宋朝時期的趙匡胤認爲吳起和白起殺降這件事不合乎規矩,因此就把這兩個人給踢出了“武廟”名單,而到了現代網絡上,很多人認爲諸葛亮又不能夠擔當“武廟十哲”了,因此就出現瞭如下情形:

諸葛亮只是一個管後勤的,劉備的謀臣前期是龐統,後期是法正;

諸葛亮幾次北伐中原都沒有什麼大的功績,反而讓蜀漢因此民生凋敝。

總之網絡上各種對於諸葛亮的批判不勝枚舉,在這我們就不一一舉例了。從戰略上看,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就和當年的漢高祖劉邦的戰略意圖一樣,出關中佔長安而後席捲天下,如若沒有什麼大的情況的話,諸葛亮就會如同當年的韓信一般。

武廟十哲之一的韓信能掃平天下,那諸葛亮有什麼作爲?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諸葛亮終其一生都未能跨進長安一步,而韓信則成就了“兵仙”的美名,歷史上很多的成語都是因爲韓信而誕生的,諸如十面埋伏,暗度陳倉等等。

那麼同樣的情況,爲什麼韓信能夠成就“兵仙”,而諸葛亮只能“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呢?

一個招數第一遍用或許會有效,第二遍人們就有了防範的心思

當年秦末諸侯滅亡秦朝之後,作爲盟主的項羽分封了天下諸侯,其中爲了削弱劉邦的勢力,項羽把劉邦封到了漢中一帶,其目的就是想讓劉邦在這個犄角旮旯渾渾噩噩一生,因爲在項羽的眼中,這地方就是老破小的代名詞,而且出漢中那條棧道根本不利於大軍行軍,劉邦後來爲了打消項羽的心思,就毀掉了棧道,因此項羽這纔對劉邦放鬆警惕。

但是韓信之所以是兵仙,就是因爲他將不可能化爲了可能,當時所有人都覺得劉邦只能從棧道出漢中,韓信卻另闢蹊徑,從一條不爲人知的小路陳倉開山伐木殺出來一條血路,而重兵雲集在棧道附近的章邯直接被神兵天降般出現的漢軍給打懵了,此時想要再調兵已經壓根來不及了,韓信指揮的漢軍如同天兵天將一般銳不可當。

可是韓信的這條計策用過了一次並不等於後人就可以用,當韓信從陳倉出兵關中之後,後世的軍事家都知道了陳倉這條路,因此自此之後都對此嚴加防範,也就是說從陳倉出關中已經再無可能。

而想要如同韓信一般再次創造軍事上的奇蹟,那麼只有出一條比他更加困難的道路,魏延想要效仿韓信來個“子午谷之計”,可惜的是蜀漢的家底太薄,此計比之暗度陳倉更加的困難,因此被諸葛亮否決了。

而奇計用不成,擺在諸葛亮面前的只有一條路: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然而步步蠶食魏國的土地。

可是這魏國和蜀漢的體量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到當年的魏國是有多麼強大,佔據天下人口的一半,而諸葛亮的蜀漢僅僅只有其五分之一,這讓諸葛亮拿什麼去拼?

韓信面對的是行屍走肉的章邯,魏國人才輩出

武廟十哲之一的韓信能掃平天下,那諸葛亮有什麼作爲? 第2張

對於韓信來說,他是很幸運的一個人,他生在了一個能夠讓他名揚天下的時代,秦末農民戰爭,由於秦國的法家爲主的治國政策太過於嚴苛,以至於民怨沸騰,在當時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在經過大澤鄉之後便發動了起義,拉開了秦末戰爭的序幕。

韓信的前半生可以說也是顛沛流離,在家鄉由於沒有做出成績因而被家鄉百姓看不起,甚至有一個屠夫還要他當衆從胯下爬過去,加入到項羽帳下之後,由於項羽的剛愎自用,滿腹才華的韓信居然只能當個執戟郎,直到遇見了蕭何最終加入了劉邦的陣營。

而韓信加入劉邦陣營之後遇到的第一個對手就是章邯,這個秦末最後的支柱。要說章邯的含金量真的是很高,在秦末,由於胡亥的胡作非爲,衆多秦朝名將都已經逝去,唯一一個可用的只有文官出身的章邯。

在秦朝大軍被農民軍打的節節敗退之時,只有章邯能夠力挽狂瀾最終挽回了危局,可惜的是章邯終究逃不了君臣的最後一關“功高震主”,章邯的戰績讓趙高感受到了威脅,因此爲了自己身家性命考慮,章邯率領二十萬秦軍將士投靠了項羽。

武廟十哲之一的韓信能掃平天下,那諸葛亮有什麼作爲? 第3張

然而也正是這一次投降毀了章邯,因爲之後項羽出爾反爾,把章邯的二十萬將士全部坑殺,塑造瞭如同當年“長平之戰”一樣的慘案,這一幕直接讓章邯的心理防線崩潰,因爲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幫兇,同時也因爲章邯這個舉動,三秦的父老鄉親對於章邯是恨之入骨,而項羽把章邯分封到關中也可以看出有點膈應章邯的意思。

從章邯投靠項羽那一刻起,小編在這就可以說,其實秦末那個百戰名將已經死了,從此在世上的章邯只是一具行屍走肉,我們可以看到自此投靠項羽之後,章邯從沒有打過勝仗,因爲他已經志不在此了,而三秦父老鄉親對他恨之入骨,每一步對他來說都如坐鍼氈。

因此,一個毫無戰心的章邯面對一個兵仙,本來許多不該犯的錯誤就在章邯手上犯了,最終水淹廢丘,一代名將章邯落幕,也就是從韓信打敗章邯開始,他的“兵仙”之名號已經開始打響了。

而諸葛亮很不幸的是也遇上了同一量級的對手:曹真和司馬懿。可惜的是,比起行屍走肉的章邯,曹真和司馬懿顯得比較有幹勁。

當初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第一個對手是曹真,當時司馬懿還沒有上臺,曹魏西線大都督是曹真,從曹操時代開始就是一個功勳卓著的老將,雖然諸葛亮在戰役前期靠着偷襲迅速佔據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可是曹真卻立馬穩住了局勢,當諸葛亮派馬謖守街亭之後,久經沙場的曹真立馬看到了其中的薄弱點,派出老將張郃擊敗了馬謖,挫敗了其第一次北伐。

而曹真之後上臺的司馬懿顯得更加老辣,當時曹魏軍中許多將領都已經逝世,唯有司馬懿可用,這成就了其在軍中的威望,雖然面對諸葛亮司馬懿在進攻方面顯得很不順利,可是司馬懿的老辣就在於此,他看出了諸葛亮後勤不足且久病纏身等特點,既然打不過你就活生生耗死你,從諸葛亮北伐開始就一直採取龜縮不出的原則,無論諸葛亮怎麼叫罵,他就是不出戰,硬生生把諸葛亮拖死了。

所以韓信和諸葛亮遇到的都是和他同一量級的對手,可是章邯那時候已經是行屍走肉了,這就好比一個喝了酒的人無論怎麼樣都會有一絲遲疑,外加上三秦父老鄉親不支持他,暗地裏更是暗中支持劉邦這更加速了章邯的失敗。

武廟十哲之一的韓信能掃平天下,那諸葛亮有什麼作爲? 第4張

韓信的對手都是小諸侯,而諸葛亮卻是一個統一的曹魏

要說諸葛亮其實也是倒黴,在東漢末年最精彩的羣雄割據時候並未出山,而這個時候的舞臺屬於漢末羣雄,但是假設這個時候如果劉備遇到諸葛亮,我相信這對君臣或許能夠一統天下,因爲這個時候各個諸侯實力都差不多,對於大家來說都是很公平的,事實上諸如孫堅、曹操等人也是在這個羣雄割據的漢末纔有了發展的舞臺。

而不巧的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項羽直到赤壁之戰前才碰面,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基本統一了中原和北方,黃河流域也基本穩定,成爲了其名副其實的基地,而此時的劉備連容身之所都沒有,直到赤壁之戰後才能憑藉三方格局的穩定逐步佔據漢中。

可是你在打仗的時候,人家卻在休養生息,等到你益州打完了,人家也休息完了,赤壁之戰的元氣也早已經恢復,這個時候你卻已經筋疲力盡了,就如同諸多網友說的:你可以打贏人家十次,可是你只要有一次失敗你就輸了。

而韓信很幸運,因爲當時的秦末和東漢末年的羣雄割據的局面差不多,項羽的思維還停留在周朝的分封制,認爲裂土分疆是當時最可行的,殊不知經過秦始皇的整合,歷史證明統一纔是王道。

武廟十哲之一的韓信能掃平天下,那諸葛亮有什麼作爲? 第5張

但是從另一種程度來說,項羽的裂土分疆也給予了韓信一個機會,本來一個較大的勢力被分成了若干小勢力,而且這幾個諸侯之間還都有矛盾,這就爲韓信從中各個擊破提供了便利。

當韓信發兵攻打章邯的時候,項羽等諸侯則是坐山觀虎鬥,等到章邯滅亡再去救援,這個時候他早已經佔領了關中,你再去救援不就等於送羊入虎口嗎?

而且更主要的是,韓信打仗根本不需要關心其他,張良在背後制定謀略,蕭何爲他調度軍事,陰謀詭計有陳平去幹,而諸葛亮則是打仗後勤運輸都需要靠他自己去調度,而在後方的劉禪還隔三差五的不消停,可以說真的是太難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