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防止司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麼?最後的結局如何

本文已影響2.82W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爲了防止司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麼?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薦司馬懿爲上計掾(佐理州郡上計事務的官吏)。當時曹操正任司空,聽說司馬懿的名聲後,派人徵辟他到府中任職。雖然司馬懿一度拒絕,不過還是被曹操強行徵召到手下了。見到司馬懿之後,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裏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爲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係很好,總是維護他,而得以無事,於是,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生前的時候,司馬懿的官職相對較低,所以曹操心裏雖然有忌諱,卻也沒直接將司馬懿怎麼樣。不過,魏文帝曹丕登基稱帝后,司馬懿可謂是平步青雲,逐漸成爲曹魏的重臣了。因此,對於曹丕來說,顯然要採取措施防止司馬懿日後謀反。於是,公元226年,曹丕臨終之際,就選擇留下三個人來制衡司馬懿。對此,在筆者看來,曹丕留下3人防止司馬懿造反,本來萬無一失,可惜這三個人都死在了他前面。

爲了防止司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麼?最後的結局如何

首先,黃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陽的宮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命鎮軍大將軍陳羣、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讓後宮淑媛、昭儀以下的都各歸其家。同月十七日(6月29日),曹丕去世,時年四十歲。諡號文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按其生前的要求,不樹不墳,葬於首陽陵(河南偃師西北)。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魏文帝曹丕在臨終之際,選擇了四位託孤大臣,除了撫軍大將軍司馬懿,還包含了鎮軍大將軍陳羣、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從官職上來看,曹丕留下的這三人,自然是和司馬懿不相上下的。甚至可以說,曹真和曹休因爲曹魏宗室的身份,無疑要比司馬懿更加受到曹魏皇帝的信任。

至於相對低調的陳羣,則是曹丕處理朝政的重要幫手。比如大家熟悉的“九品中正制”,就出自陳羣之手。對此,在筆者看來,魏文帝曹丕臨終之際的設計,無疑是非常合理的,對於司馬懿來說,一旦有謀反的舉動,不管是曹真、曹休,還是陳羣,都將成爲司馬懿的重要對手,甚至會讓司馬懿付出慘重的代價。只是,曹丕千算萬算,卻不會想到司馬懿會是如此的長壽,乃至於他的兒子魏明帝曹叡,都在司馬懿之前去世的。

爲了防止司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麼?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2張

至於曹真、曹休、陳羣這三位託孤大臣,同樣先於司馬懿去世了,這成爲司馬懿能夠篡奪曹魏大權的重要原因。就曹休來說,在魏文帝曹丕去世後,成爲曹魏的大司馬。在曹魏的武將官職中,大司馬甚至要高於大將軍,也即是曹魏武將之首了。太和二年(228年),東吳的鄱陽太守周魴按照吳王孫權的主意,佯稱得罪了吳王,要棄吳投魏。曹休於是率領騎兵、步兵共計十萬往皖縣(今安徽省潛山縣)去接應周魴。在這場戰役中,曹休輕敵冒進,曹軍士卒前無無退路、後又追兵,惶恐之下陸續叛逃,曹休的人馬幾乎已經潰不成軍。

此時,賈逵所部的援軍經過備道兼程的挺進後及時出現在夾石,吳軍以爲魏國救援大軍已經來到,於是迅速撤離戰場。賈逵其後又拿出糧食和軍資供應曹休的軍隊,才使曹休免於全軍覆沒。太和二年秋九月庚子(228年11月8日),曹休去世,諡曰壯侯。子曹肇繼嗣。也即因爲這場戰役的失利,曹休懊惱不已,最終在曹丕駕崩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因此,這意味着曹丕留下的四位託孤大臣,只剩下三位了。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入朝,接替曹休,遷爲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在曹休去世後,曹真晉升爲大司馬,成爲曹魏武將,甚至可以說是百官之首。不過,在公元230年,曹真因爲進攻蜀漢一無所獲,所以也病重了。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去世,獲諡爲元侯,由長子曹爽繼承爵位。對於當時的魏明帝曹叡來說,短短几年時間內,痛失了兩位大將,這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無奈之下,魏明帝曹叡只能將兵權交給了司馬懿,指望他來抵擋蜀漢和東吳的進攻了。而在此之前,魏明帝曹叡的安排是曹休鎮守揚州等地,也即執掌曹魏在東線的兵權,曹真鎮守雍涼等地,也即執掌曹魏在西線的兵權。

和他的父親曹丕一樣,曹叡同樣不願意司馬懿深度執掌曹魏兵權。但是,曹休、曹真的先後去世,無疑打亂了這一計劃,也意味着曹休臨終之際的制衡方案逐漸破產。另一方面,對於陳羣這位託孤大臣,同樣先於司馬懿去世了。公元226年十二月,魏明帝曹叡即位後,陳羣又升爲司空,故錄尚書事。對於曹魏的大臣來說,一旦“錄尚書事”,就相當於擁有了宰相的權力,也即可以參與朝政的處理。

爲了防止司馬懿造反曹丕做了什麼?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3張

最後,太和四年(230年),大將軍、大司馬曹真上表欲起兵數道伐蜀,從斜谷而入。陳羣認爲表示反對,曹叡也同意陳羣的意見,但是曹真還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在此之後,對於魏明帝曹叡這位皇帝,陳羣多有勸諫。青龍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237年2月7日),陳羣逝世,諡曰靖侯。其子陳泰嗣任。曹叡追思陳羣之功德,於是分給陳羣戶邑,並封一子列侯。雖然陳羣的去世時間要晚於曹真、曹休,但是,此時距離高平陵之變還有十幾年時間。在曹休、曹真、陳羣先後去世後,曹丕制衡司馬懿的計劃,自然是徹底破產了。在此基礎上,司馬懿可以說是當時曹魏資歷最老、威望最高的大臣了。

所以,在筆者看來,儘管後來大將軍曹爽架空了司馬懿,讓他擔任有名無實的太傅,可是,司馬懿的威望和資歷,是無法消除的。而這,無疑成爲司馬懿能夠發動高平陵之變的重要原因。爲了避免這一情況,只能指望資歷和威望不輸司馬懿的老臣站出來,但是,曹休、曹真、陳羣這三位老臣很早就去世了,自然不能干預司馬懿篡奪大權的計劃了。綜上,在筆者看來,司馬懿的年齡,顯然成爲他能夠成功篡權的重要原因,他最終活了70多歲(公元251年去世),這應該是曹操、曹丕乃至於曹叡都不會想到的事情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