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朱棣一步一步取得勝利,到底靠的是什麼?

本文已影響2.82W人 

以一隅之地對抗整個天下,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到底是如何取勝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自古以來,藩王造反最終取得勝利,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是唯一一次,由此可見其中的艱難。朱棣起兵靖難,之所以取得了勝利,除了他自己戰略得當之外,與朱允炆的自毀長城和運氣同樣密不可分,我們分別來說。

朱允炆自毀長城,削藩、平叛失當

朱允炆選擇削藩其實並無問題,藩王實權過大的危害的確存在,而朱棣即位之後同樣進行了削藩。朱允炆之所以會敗,主要還是在削藩策略和應對靖難的策略上出現了問題。

1、太過心急,朝廷人心不穩。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爲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還不足一月的情況下,他便開始了削藩大業,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謀反罪名削周王朱橚,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爲庶人,遷往雲南蒙化。僅僅八個多月後,又連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全部廢爲庶人,更是導致湘王舉家自焚。又兩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建文帝就先後將五位秦王削爲庶人,更是導致其中一位舉家自焚,這讓天下人怎麼想?這也是朱棣能夠迅速俘獲人心的原因之一。

2、先弱後強,反使朱棣失去牽制。朱允炆在削藩順序上,選擇先弱後強,不僅使得朱棣有了充分的準備時間。同時,早年藩王雖然林立,但大家卻始終處於相互牽制之中,例如燕王朱棣東北有遼王,北方則有寧王,西方是谷王、代王、晉王,而其南下途中則有齊王、魯王、周王,其中只有魯王朱檀和晉王朱棡已經去世,而其他王爺無疑能對朱棣形成極大牽制。結果,朱允炆反將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又將谷王囚禁,再加上將遼王、寧王召還京師,反而徹底使得燕王朱棣失去了牽制。

靖難之役朱棣一步一步取得勝利,到底靠的是什麼?

3、用人不當,接連損兵折將。在平叛過程中,朱允炆先後啓用四任統率,第一任統帥耿炳文乃是一員老將,雖說能力普通,但卻仍可堪一用,結果在初戰小敗之後便被撤換。第二任統帥則是李景隆,李景隆雖是名將李文忠之子,但卻毫無戰陣經驗,而且貪生怕死,結果朱允炆在其大敗之後仍然重用,結果先後兩度大敗導致朝廷損兵折將。第三任統帥盛庸本爲指揮使,雖然頗有能力但對全局掌控有限,雖多次擊敗朱棣,卻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第四任統率梅殷不過是個駙馬,卻被朱允炆託付大量軍隊,結果駐守淮安對朱棣的南下視而不見,結果使得燕軍順利南下攻打南京。其實當時的朝廷雖無大將,但仍有表現出色的平安、徐輝祖、瞿能等人,然而卻始終沒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說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誤。

以上三點重大失誤,使得朱允炆雖然坐擁整個天下,卻在接連損兵折將之後竟然出現了兵力不足的情況,不得不從京營抽調兵力,結果導致南京空虛,給了朱棣可趁之機。

朱棣戰略得當,運氣同樣重要

相較於坐擁天下的朱允炆,只有一隅之地的朱棣自起兵起,便始終處於劣勢。但在朱允炆戰略出現錯誤的同時,朱棣的戰略卻無比正確,這也是他最終能夠取勝的關鍵。

靖難之役朱棣一步一步取得勝利,到底靠的是什麼? 第2張

1、起兵之後,迅速鞏固北平周邊。朱允炆雖然在削藩時採取了先弱後強的順序,但他對朱棣並非沒有防範,不僅調走了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而且對北平周邊的軍隊佈防進行了調整。朱棣依靠八百親兵起兵之後,並未急於南下,而是迅速率兵掃平了北平周邊,在不斷壯大兵力的同時,消除了周邊的威脅,爲應對朝廷平叛贏得了最大的活動空間。同時,擁有了相對穩定的後方,對於軍隊士氣、軍隊補給的影響同樣是巨大的,避免瞭如流寇一般四處亂竄的局面。

2、避敵主力,以壯大自身爲前提。朱棣起兵之後最缺的是什麼?自然是足以與朝廷對抗的實力,因此在面對耿炳文北伐時,朱棣基本採取的都是偷襲、奇襲等戰術,從而擊敗了朝廷大軍。而在面對李景隆率領的大軍時,朱棣又玩了一招聲東擊西,奇襲大寧,收編了寧王麾下包括朵顏三衛在內的八萬軍隊,至此纔有了與朝廷正面作戰的實力,並在之後兩次大敗李景隆,導致朝廷遭受重創,此後朱棣開始由被動防禦,轉爲了主動進攻。

3、擒賊擒王,迅速南下奪取南京。爲了阻止朱棣南下,朱允炆在兵力空虛的情況下,不得不抽調京營交給梅殷,令其駐守淮安。朱棣得知南京周邊兵力空虛之後,不再與盛庸、平安等糾纏,直接選擇了率兵南下進攻京師。要知道,這是需要極大魄力的,雖說京城空虛,可朱棣一旦南下受阻,那麼必將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靖難之役朱棣一步一步取得勝利,到底靠的是什麼? 第3張

4、運氣極佳,關鍵時刻化險爲夷。不得不說,雖然朱棣靖難成功一方面源於其自身,但運氣同樣是極爲重要的因素。一方面,運氣使朱棣數次化險爲夷,朱棣曾數次陷入危機之中,卻總能在關鍵時刻化險爲夷,例如又如白溝河之戰,朱棣本已陷入重圍之中,危急關頭竟然一陣大風將李景隆的帥旗吹斷,最終導致南軍陷入混亂之中遭至慘敗。另一方面,運氣使朱棣取得最終勝利,朱棣南下其實有兩點極爲關鍵,一是渡過長江天險,結果由於朝廷水師將領的臨陣倒戈,使得朱棣毫無阻礙的渡過了長江,二是攻破南京,雖然南京周邊兵力空虛,但想要攻破仍有十餘萬兵力駐守的南京城談何容易,結果因爲駐守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打開城門,使得朱棣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京城。

綜上所述,朱棣之所以能夠在靖難之役中最終取勝,一方面源於朱允炆自身戰略決策的錯誤,另一方面則源於朱棣戰略選擇的正確,以及猶如上天庇佑一般的運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