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掌權時,努爾哈赤的軍隊怎麼打不進來?

本文已影響2.91W人 

九千歲老妖雖然是個壞人,但在某些方面,他爲大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效地阻止了大明步入深淵。這不像飲鴆止渴,也絕不是歪打正着。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天啓年間,縱橫江湖身爲武林盟主的魏忠賢,的確保持了明朝的穩定,防止因爲黨爭造成的內耗,成功的給大明續了一波命

但是,他也絕非什麼善男信女,打黑槍、撈黑錢、玩陰謀權術,初衷也是爲自己大權在握,並不是有什麼崇高的理想追求,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天啓年間的大明朝,可以說上下鐵板一塊——閹黨一統天下,不是壞事

魏忠賢掌權時,努爾哈赤的軍隊怎麼打不進來?

魏忠賢掌權前後,各黨派之間鬥爭不斷,東林黨雖然處於霸主地位,但仍然不能實現一統江湖,這就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穩定,畢竟各派系之間的互相鬥爭,從中央到地方都是互相制衡,互相掣肘的,根本沒法集中力量辦大事

但是九千歲不一樣,在他的淫威之下,普天之下皆閹黨,大家都跟着九千歲幹,也就不存在派系鬥爭,辦個事兒也利索的多,無非就是錢嘛!作爲武林盟主,魏忠賢控制着所有部門,一切都是他說了算,對內對外也都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明朝流行以文制武,和平時期倒也無所謂,一旦出現戰亂,這就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如果二人所屬派系不同,自然要影響到前線的作戰效果,甚至會影響到戰事的成敗。薩爾滸之戰咋輸的,名將尚存且能力很強,奈何卻被楊鎬這樣的白癡統帥,最終全軍覆沒被人逐個擊破。而楊鎬之所以能成爲三軍統帥,是因爲朝中關係,派系的支持,爲了給他混個軍功。說起來也是讓人唏噓不已,爲了黨派的利益,國家利益竟然也可以拋諸腦後,也真的是悲哀

反觀天啓年間,一切都是老魏說了算,在外打仗不用怕什麼有人搗鬼,給老魏送夠了錢,修明白生祠就行了!安安心心守你的邊關,一切有九千歲撐腰

努爾哈赤雖然已成氣候,奈何遇到了人生的剋星——孫承宗師徒

魏忠賢掌權時,努爾哈赤的軍隊怎麼打不進來? 第2張

要說,其實大明朝也沒有那麼鐵板一塊,邊關守將也好,監軍也好,掌握大權的也都是閹黨的人,這些人不說是沒有啥能力吧,縮在城裏自保還馬馬虎虎,帶兵打仗攻城略地就不行了,所以努爾哈赤也是瞅準了這個機會,準備給大明朝來一發

可以說,最初努爾哈赤是嚐到了甜頭,眼見大明朝的這些人沒有一個能打的,他有些得寸進尺,準備玩波大的,到關內旅旅遊,可惜就碰上了他一生中的夢魘——袁崇煥

起身微寒的袁書生,靠着老師孫承宗的指導,一路走來成長爲一個堅毅果敢的人,也正是他的橫空出世,保住了大明王朝的邊關,守住了國門。面對氣勢洶洶的後金騎兵,他沒有像閹黨一樣撤離至山海關固守,而是在寧遠這座殘破的小城築起了防線,最終憑藉着自己對於軍事的理解和運用,他成功抵禦了後金猛烈的攻勢,並擊傷了努爾哈赤(據記載,他很有可能用紅夷大炮打中了努爾哈赤,並導致其半年後身亡)

正是這一場以少勝多的戰鬥,保住了大明的邊關防線,並在此基礎上修建了清朝直至入關都未能突破的寧錦防線!可以說,沒有孫承宗和袁崇煥的力挽狂瀾,或許努爾哈赤早已率兵入關,至於那時候大明會不會被打的七零八落,還真的不好說!

話題回來了,跟魏忠賢有什麼關係?答案是有的!他負責邀功收錢嘛,然後繼續讓袁崇煥接着幹,好給他創造更多的受益。雖然聽起來很荒唐,但對國家來說,反倒不是什麼壞事!

小亂雖然常有,但是大方向不會錯——權傾天下的好處,就在這兒

有人說,袁崇煥很有實力,也證明了自己,無論放在啥時候都能接着幹,魏忠賢不過是撿漏了而已。問題是,真的如此嗎?且不說袁崇煥無根無派,就是他在朝中有大樹撐腰,也保不齊會出什麼簍子。要知道,黨爭不斷的明朝,言官最喜歡乾的事兒就是彈劾(軟刀子殺人),如果你沒什麼根基,分分鐘向皇帝告你的黑狀,本來是作戰有功,弄不好到最後就成了什麼結黨營私、結交近臣,圖謀不軌了!皇帝萬一信了,撤職還算是好的,拉出去砍了的,真是比比皆是

而如果他原本就有根基,那更容易招風了,政治對手肯定想搞倒搞臭你,如果根基深厚還好點,萬一不夠深厚,份額分鐘成爲政治犧牲品。這就是政治,很殘酷很無情,願意爲國家社稷着想的人不少,但是爲了自己利益的人也挺多的

但是到了魏忠賢這兒就不一樣了,老魏什麼人,閹黨一把手!朝中上上下下都是閹黨的人,只要老大聽挺你,放心大膽的幹就得了,耍黑槍什麼的,不存在!要麼說後來袁崇煥被崇禎論罪的時候,就有人拿出他的黑料(給魏忠賢修生祠),以此來攻擊他。說句難聽的話,那時候誰不給老魏修生祠呢,袁崇煥這麼做且不說是爲了個人發展了,就說他在邊關待的那些年,對於明朝的貢獻,修個生祠又怎麼了?

所以說,天啓年間社會動盪是不假,但不至於亂!況且魏忠賢這個人,還是很有數兒的,他搜刮錢財的對象和打壓的階層集中體現在官商士紳,對於貧苦百姓倒是從不坑害,估計是覺得老百姓也沒啥大油水撈,出發點我們暫且不管,至少結果是好的

有個說法,叫做魏忠賢不死,大明不滅。雖說有失公允,但卻有一定的道理,畢竟這個魏忠賢指的並非是魏忠賢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一種現象

黨爭不斷的明朝,在中後期尤爲明顯,到了崇禎一朝更是變本加厲,可以說黨爭的不斷惡化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而魏忠賢所代表的,是權力勢力高度集中,綜合了臣權、宦權、皇權的一種體現。

中央集權制度的好處,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兒,倒不說魏忠賢能幹大事兒,但是在他被幹掉後,崇禎並沒有完成有效整合,最終,他在一步步的錯誤中,徹底丟掉了大明王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