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祹手握重兵爲什麼不參與奪嫡 康熙這個兒子是怎麼想的

本文已影響2.52W人 

小編了解讀者都很感興趣康熙兒子,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康熙最聰明的兒子是誰?他手握重兵爲什麼不參與奪嫡?他最後活了多少歲?

康熙,作爲人類歷史上在位時間僅次於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君主,他的一生幾乎可以用波瀾壯闊來概括,康熙所承接的年代恰巧是清代在中原統治走向繁榮鼎盛的時期,因此,他的作用在歷史上自然不必多說。

胤祹手握重兵爲什麼不參與奪嫡 康熙這個兒子是怎麼想的

這樣一位傳奇君王當然也有專屬於自己的後宮,而他的兒子們也確實是很多,兒子一多,所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自己死後誰來繼承大統,在衆多繼承人裏,康熙稍有不慎選擇失誤帶來的後果將不堪設想,甚至有可能葬送清代的基業,所以,歷朝歷代繼承人的選擇問題始終是一個不可迴避的難題,而我們也看過太多太多帝國因繼承人選擇不慎而迅速滅亡的故事,康熙死後有一個人的存在,可以說是挽救了當時的局勢。

各個朝代都少不了皇子們爲了皇位而爭鬥不已的場景,生於帝王家,自然少不了許多權力的誘惑,也少不了許多設計陷害,清代時期的激烈的九子奪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在這場激烈的爭鬥中,很多皇子都落得了個悲慘的下場,特別是以八阿哥爲首的八爺黨更是受到了雍正帝的強烈打擊。

胤祹手握重兵爲什麼不參與奪嫡 康熙這個兒子是怎麼想的 第2張

雍正從九子奪嫡的鬥爭中勝出後爲了鞏固帝位,不僅對失敗的皇子實施了嚴厲的圈禁打壓,就連一直保持中立的十二弟允祹也不放過。根據《清史稿》諸王列傳記載:雍正二年,宗人府劾允祹治事不能敬謹,請奪爵,命在固山貝子上行走。

敬謹從字面上理解指的是恭敬和謹慎,全是主觀感受。說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說你差你就差不差也差。顯然這次打壓是欲加之罪,也是最無解的藉口。粗鄙點兒說碰到這種來自上級的惡意,只有兩條路,要麼忍,要麼滾。在封建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允祹沒辦法逃離整個王朝,只能選擇蟄伏忍耐,這也是他早就選好的道路。

胤祹的出身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他是當時的定嬪萬琉哈氏所生,但是他的母親並不是很得康熙帝的寵愛,所以皇十二子胤祹也一直被埋沒於人羣之中。

後來,孝莊文太后去世,康熙帝很害怕她身邊的婢女蘇麻喇姑會因爲孝莊文太后去世這件事而過度傷心,從而自尋短見。所以就把胤祹交給了蘇麻喇姑撫養,讓蘇麻喇姑有個寄託。爲什麼康熙帝會這麼重視這個蘇麻喇姑呢?因爲蘇麻喇姑一直服侍在孝莊文太后的身邊,康熙帝也算是她相伴長大的,所以康熙帝對她是很有感情的。

胤祹手握重兵爲什麼不參與奪嫡 康熙這個兒子是怎麼想的 第3張

這時候,他看見了與世無爭的胤祹,所以往往更願意和胤祹交心,出門什麼的常常會帶着胤祹。再加上隨着胤祹漸漸成長成人,康熙帝看到了他的學識才能,更是把胤祹任命爲署理內務府總管事,可見康熙帝是很信任這個皇子的。

即使手握重權,但是胤祹並沒有像別的部分皇子一樣,被權力的誘惑所打動,他還是秉持着不爭不搶的原則,一直低調地活在深宮之中,事實證明,他這樣的做法是極其正確的。

九子奪嫡之時,允祹一直保持中立,並不是因爲自己完全沒有機會。根據《清史稿》諸王列傳記載:履懿親王允祹,聖祖第十二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貝子。自是有巡幸,輒從。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后崩,署內務府總管事務,大事將畢,乃罷。五十七年,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的事。六十年,上以御極六十年,遣允祹祭出盛京三陵。

胤祹手握重兵爲什麼不參與奪嫡 康熙這個兒子是怎麼想的 第4張

雍正在自己上位以後,處死了很多當年九子奪嫡過程中妨礙自己的臣子和皇子,但同時他爲了顯得自己不要過於地殘暴無情,也保留了少數的皇子,其中就包括不爭不搶的胤祹。雍正只是剝奪了胤祹的封號,也沒有對他痛下殺手。

後來雍正去世,乾隆也十分地尊敬胤祹,還加以重用胤祹,把胤祹封爲了和碩履親王。胤祹的一生過得算是有驚無險,一直活到了78歲,而他的生母定嬪更是活到了97歲,可以算是康熙所有皇子之中下場最圓滿的一位了。

胤祹手握重兵爲什麼不參與奪嫡 康熙這個兒子是怎麼想的 第5張

愛新覺羅·胤祹的故事到此爲止了,從他的平淡的一生我們不難看出,任何一個真正能夠做到與世無爭,淡泊名利的人都會比那些急功近利,貪慾熏天的人活得更加自在且安逸,這種安逸更多的是體現在心理層面的,因爲無慾無求所以纔會內心逐漸強大,因爲不爭不搶,不同流合污,纔會讓自己從內而外散發出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氣質,而這種氣質是絕對不可能被模仿和超越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