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有哪些建樹?他的兩個學生分別是誰?

本文已影響2.84W人 

你知道盧植嗎?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盧植,又稱子幹,生於東漢末年,一代名臣,將領之才,又博通經學,與皇甫嵩、朱儁二人並稱爲“漢末三將”,單聽這響噹噹又有些“唬人”的稱號,便可知,此人是個實打實的大佬級人物。

但或許,很多人對盧植並不熟悉,介紹他之前,先說一說鄭玄,兩人均爲儒學大拿馬融的學生,相較盧植,鄭玄名氣可就更大了,詩書禮樂均善,以鄭學鄭注之功績享譽千年。然而如果沒有盧植的話,恐怕此後的鄭玄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名氣,因爲正是盧植把鄭玄引薦給馬融,《後漢書·鄭玄傳》中稱:

(鄭玄)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

而唐武周時期的史承節在《鄭康成祠碑》中也說:

攝齋問道,摳衣請益,去山東而入關右,因盧植而見馬融。考論圖緯,乃召見而升樓。

排起輩分來,盧植應是鄭玄的師兄。後世文獻在記載時,也是把盧植排在前面,《東觀漢記》中稱:

馬融才高博洽,爲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涿郡盧植、北海鄭玄,皆其徒也。

盧植有哪些建樹?他的兩個學生分別是誰?

而盧植爲後人所知除了他個人建樹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爲他的兩個學生,一是白馬將軍公孫瓚,二是蜀漢昭烈帝劉備,《蜀書·先主傳》中有載“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這兩人不用過多介紹,能爲此二人師,也再次看出,這盧植,絕非等閒。

縱觀盧植一生,出生名門世家,可謂根正苗紅,少年時便有濟世之志,早年鑽研儒學經典,學成執教育人,而後攜筆從戎,受命出征屢建奇功,晚年歸隱幽州避居不出,清簡而逝。

盧植在世期間,政局混亂,也深受其害,可不管爲文還是爲武,爲儒還是爲官,都秉持直道而行,性格剛毅,品德高尚,爲時人所敬仰。

而他的一生,不可謂不傳奇。

少有宏志,求學經儒

說起盧植的身世,或許很容易猜到幾分,響噹噹的范陽盧氏,而這一氏族的來歷,也值得一說。

盧氏,源自姜姓,有記載最早的姜姓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他輔佐周武王滅商後,在封地上創立了齊國。他的後繼者、齊國國君,自然也姓姜。因爲先祖被封到盧邑而改姓“盧”。這種取名字的方式,是爲了讓後代永遠記住先祖受封的榮耀。

再後來,盧氏就把家族遷到了范陽,之後又因爲戰亂遷到了涿水一帶。但是他們對外仍然稱自己是范陽盧氏。

至此,盧氏只不過是稍有名望,變身爲真正意義上的名門望族還差一口氣。

而這一口氣,便是盧植。自盧植顯名東漢後,其族中後人多累居高官,自後,盧氏正式成爲北方一流高門。

但不管怎麼說,盧植出生時,便也頂着范陽盧氏上百年的榮耀,其生活的漢朝,是經學昌盛的時代。漢武帝即位後,爲了適應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從此《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爲法定經典,從此以後,以研究儒家經典,解釋它的字面意義、闡明其蘊含義理的經學正式誕生。劉秀建東漢後,鑑於西漢時期權臣當政、外戚篡權以及地方權重等歷史教訓,極力強化中央集權制度,以“柔道治國”爲理念,大興儒學。因此,東漢時太學林立,學術氣氛更加濃厚,朝野誦讀經書蔚然成風。儒學是士子必讀的經典,儒生們也都把傳習和解釋五經作爲自己的主業。儒生通過司法實踐並官學私學教育,移風易俗,把經學思想深深的植入普通民衆之中。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裏,年輕時的盧植和其他士子一樣,也非常注重對經學的研習,希望以經學立身,學有所成,報效國家,據《後漢書》記載:

盧植字子幹,涿郡涿人也。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少與鄭玄俱事馬融,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融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於前。植侍講積年,未嘗轉眄,融以是敬之。

可見,至遲在盧植十餘歲時,便與鄭玄拜馬融門下研習儒學經典,而馬融講課也頗有講究,絳紅色大帳,前面坐着血氣方剛的學生,後面站着妖嬈多姿的歌女,不管是出於怎樣的目的,盧植求學聽課專心致志,未有走神遐想,馬融因此也十分看重他。

二十出頭,盧植已然身材挺拔,眉目俊俏,聲如洪鐘,氣概不凡。

盧植有哪些建樹?他的兩個學生分別是誰? 第2張

學成返鄉,執教育人

幾年後,盧植學成歸來,卻沒想入朝爲官,反而返鄉,在家裏支起講臺,教授儒學,開宗立派,在《後漢書》中有記載:

學終辭歸,闔門教授。性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不好辭賦,能飲酒一石。

盧植究竟有多少學生,史書上沒有記載,如前所說,其弟子中廣爲人知,有姓名可考的只有劉備和公孫瓚二人。

身處江湖的盧植,潛心經學,卻依然心繫政局。

當時大將軍竇武把持朝政,擁立漢靈帝,挾天子以令諸侯。面對此況,朝中溜鬚拍馬之人甚衆,有人提議要給竇武加封進爵,《後漢書》中記載:皇太后父大將軍竇武援立靈帝,初秉機政,朝議欲加封爵。

盧植知曉後,以布衣之身上諫勸阻竇武,認爲應該推辭這些封賞來保全名譽:

今同宗相後,披圖案牒,以次建之,何勳之有?豈橫叨天功以爲己力乎!宜辭大賞,以全身名。又比世祚不競,仍外求嗣,可謂危矣......宜依古禮,置諸子之官,徵王侯愛子,宗室賢才,外崇訓道之義,內息貪利之心,簡其良能,隨用爵之,強幹弱枝之道也。

然而,竇武並未聽勸,最終在爭權亂鬥中被曹節迫害。

還未入仕,盧植所表現出的眼界格局,以及對時勢敏銳的洞察力被很多高官看重,紛紛相邀,皆被他拒之門外。

州郡數命,植皆不就。建寧中,徵爲博士,乃始起焉。

直到建寧中,盧植自覺時機成熟,遂出山徵爲博士,才正式步入仕途。

但其實,所謂的時機成熟,並非是盧植爲了做官而應招,而是因爲漢代博士是專門傳授儒家經學的學官,這符合盧植研究傳授經學的人生價值觀,遂應招入仕。

中年入仕,修學平亂

盧植入仕時,已近中年,而在他的爲官生涯中,他的武才也隨文才慢慢綻放開來。

盧植在太學的時間並不長,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九江的少數民族造反,當時的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四位開府大員都認爲盧植文武兼備,任命他爲九江太守,他運用恩威並施的手段,使“蠻寇賓服”。成功平亂後,盧植沒有留戀太守的職務,而是以身體有病爲由,辭去官職,回家休養。

其實辭官緣由,我們也可想見一二,盧植癡迷經學,原以爲博士可在經學研習上更進一層,卻不料遷官太守行武職,這與盧植的人生理想相去甚遠,也便無心官場。

盧植回鄉之後,開始致力於經學的研究,作《尚書章句》《三禮解詁》。

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馬日磾等人認爲當時流傳的儒家典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因此聯名上書漢靈帝,建議刊刻石經,正訂儒家經典,這個提議很快得到靈帝的允許。盧植感到這是弘揚古文經學的機會,他上書靈帝,指出《禮記》註釋重複繁瑣,而《周禮》分析也有很多錯誤,希望重新註釋和分析。但是由於家中窮困,沒有能力供養進行繕寫的人員,希望藉着國家財力,專心精研經學。

然而你,漢靈帝相中的卻是他的武才,當時南方少數民族又起義,朝廷認爲盧植在九江就有恩德信義,又派他去任廬江太守,做的依然是理亂的政務。經過一年多的討伐,平定了南方少數民族的叛亂,盧植被朝廷任命爲負責顧問應對的議郎,和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等一起校注《五經》記傳,補續《漢記》。

兜兜轉轉,盧植再次找回了自己的人生正途,可沒多久,又被提拔爲侍中,隨即遷至尚書。

表面看來,盧植在官途一路亨通,官位越來越高,每到任上,均政績顯出。可或許只有盧植知道,自己所得一切均非所願,他一生之理想,也不過是經儒之學。

而現實與理想之間,依然存在着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盧植有哪些建樹?他的兩個學生分別是誰? 第3張

文武兼備,熱血報國

盧植一生研究經學最有力的一次吶喊,是在178年。

光和元年二月一日,出現了一次日食,天有異象,在封建迷信成風的古代,自然人心惶惶,舉國上下,無不心懷慼慼,盧植借這次異象,上書漢靈帝,針對政治上的衰敗沒落,提出“八策”:

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御癘,四曰備寇,五曰修禮,六曰遵堯,七曰御下,八曰散利。

一字一句,用心良苦,其觀念先進,不失爲治國良方,此八策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選用能吏,解除黨禁,免除重罪,修整武備,弘揚經學,減少官員調動,禁止後門升官,減少專權。

但這些治國箴言,沒有得到靈帝的重視和採納,相反靈帝卻寵信宦官、荒淫亂政,使得正常的統治秩序遭到破壞,社會矛盾迅速加劇,最終爆發了全國規模的黃巾起義。

身處太平則以文興邦,身陷亂世則以武治國,盧植就是這樣一個文武全才。

中平元年,盧植因武功重重,被任命爲北中郎將,領兵征討黃巾軍。

盧植連戰連勝,張角節節敗退,可就在關鍵時候,盧植因太過剛直拒絕行賄遭人蔘奏,免職入獄,幸得皇甫嵩戰勝返朝上書求情,盧植才逃過死罪得以官復原職。

盧植有哪些建樹?他的兩個學生分別是誰? 第4張

突遭政變,避居上谷

從囚牢中出來的盧植,又趕上一場政變,中平六年(189年),劉宏駕崩,大將軍何進掌控朝政,何進聽信袁紹等人的建議,意圖剷除宦官,甚至徵召幷州牧董卓進京,盧植知道董卓必爲後患,竭力勸阻,而何進不聽。

後面的事情讓他看不懂也看不慣,宦官和何進血拼,宮城被燒,宦官挾持小皇帝逃亡,一個西北來的大老粗一屁股霸佔朝堂,吆五喝六,像狗一樣呵斥滿朝讀書人。

董卓恣意妄爲,得寸進尺,意欲廢黜少帝劉辯,擁立陳留王劉協爲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討,當時無人敢言,只有盧植獨自一人出來反對,董卓大怒,下令將盧植處死,蔡邕爲其求情,而議郎彭伯也趕緊出來勸阻董卓說:“盧尚書是海內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殺他,天下人都會震驚失望。”董卓這才作罷,僅將盧植免職而已。

盧植是何等聰明之人,他料定董卓不會善罷甘休,他以年邁多病爲由返鄉,故意繞道以逃過董卓追殺,後來隱居幽州上谷,《後漢書》中有所記載:

植以老病求歸,懼不免禍,乃詭道從轘轅出。卓果使人追之,到懷,不及。遂隱於上谷,不交人事。

三年後,盧植生重病,逝於上谷,臨終前著碑、誄、表、記凡六篇,並囑咐兒孫“儉葬於土穴,不用棺槨,附體單帛而已”。

海內大儒至此謝幕於人世。

盧植死後17年,曾經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璀璨文化的東漢王朝宣告滅亡。

范曄說:“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則盧公之心可知矣。”然而,縱觀盧植在世時的種種際遇,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赤誠之心呢?即便是他的學生劉備和公孫瓚,恐怕也不知。

反倒是被後人稱爲“奸雄”的曹操,對盧植知之甚深。曹操經過涿郡時,和郡守、縣令的一番話,對他的一生做出了準確評價:“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爲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榦也。”

可話又說回來,一個癡迷經儒的士子,一個文人,本可以潛心著述,爲何涉足官場,甚至行武職領軍平亂,在官場起起伏伏,最終卻淪爲棄臣,鬱郁終老。

盧植有哪些建樹?他的兩個學生分別是誰? 第5張

瞭解完他的一生就可以知道,盧植雖將經學作爲自己終極的人生理想,他入朝爲官的初衷是爲了深研經學,他幾次上諫都爲校注經禮著述,可同時,他還有一個更深入骨髓的人生抱負,便是濟世報國,所以他幾次放下理想,幾次奉詔回朝,朝廷幾次棄他於不顧,可他從未放棄過那個國家。

如前所說,盧植是范陽盧氏的一股氣。

果真如此,自盧植後,范陽盧氏成爲了真正意義上的名門望族,初唐盧照鄰將盧植當做始祖,頗爲自豪。

鄭新芳在《盧植與范陽盧氏》中有評價說:

范陽盧氏望族,自盧植這後,詩禮傳家,德才並重,有功於國,世代簪纓。

自三國至宋代,盧氏共有22人當過宰相,3人封王,460多人入朝爲官。

王侯將相、才子佛門,范陽盧氏在歷史的長河中屹立不倒,熠熠生輝。

有人問,盧植一個儒生,何以能開啓盧氏興旺千百年的大門閥?

我想,是因爲他毛遂自薦,和蔡邕等人刻熹平石經,將儒家經典流傳至今的無量功德;是因爲他撰經學研究論著,學術貢獻碩大而配享孔廟的榮耀;是因爲他文韜武略,不畏強權矢志爲國,閃閃發光的才華和人格魅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