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丞相蕭何善始善終的祕訣:揭祕一代賢相蕭何

本文已影響2.22K人 

   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王獨霸天下的貪婪與猙獰面目。打天下時是哥們兄弟,一旦江山到手,曾經爲之鞍前馬後、出生入死的夥計,就都成了多餘的人,甚至視作皇權的威脅,必欲誅之一消心頭之患。古來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比如越王勾踐手下的文種、漢淮陰侯韓信、明太祖蓄意構置的“胡藍兩案”之數萬冤魂。有的王朝即使功臣倖免不殺,也必定找個由頭削去官職,讓你一邊涼快着去,老死家中,趙匡胤玩的就是這一手。

漢丞相蕭何是個例外,十多年裏陪伴劉邦,直到問鼎江山,始終得到倚重信賴,雖也偶遭風急浪險,但總體是平穩地走完了他顯達的一生;死後更贏得不同時代人們的一致讚譽,榮登歷史賢相之列。在伴君如伴虎的年代,蕭何憑藉什麼得以讓漢高祖放心、百姓愛戴?他身上什麼樣的天資和品格值得後世汲取?他成功扮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角色的祕訣在哪裏?

平時積累廣泛的人脈資源。蕭何最初在劉邦的老家沛縣任職,是個功曹,相當於縣太爺的助理吧。雖然做着秦朝的公務員,但蕭何平時喜歡結交兄弟,什麼樣的朋友都有——多個朋友多條路嘛,譬如泗水亭長劉季(劉邦)、捕役樊噲、書吏曹參、劊子手夏侯嬰、吹鼓手周勃。如此廣泛的人脈決定了蕭何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人生供他選擇的道路眼前就有許多條,鋪墊得很紮實,屆時想走哪條走哪條。結果在劉邦這裏的不經意地感情投資就收到了意外的效果。那時候蕭何是縣上領導,劉邦不過是個小村長,且還是個爛酒好色名聲不太好的主,蕭何卻並不厭棄,能照顧的盡力照顧,能幫忙的時候更是不遺餘力。劉邦犯了案子,蕭何幫着說情打通關係減免處罰;劉邦去咸陽出差,手頭有些緊,縣鄉的哥們給他湊盤纏,別人給的最多也就三百錢,蕭何一出手就掏出五百錢塞到劉邦兜裏。——好不容易去一趟京城,別讓人笑話咱哥們。劉邦一時感動得差點抱着蕭大哥親一口。

天生甘居人後的謙遜品行。劉邦斬白蛇舉事後,一時天下烽煙四起,沛縣縣令也想投靠義軍,派人聯絡來了劉邦,劉邦帶人馬興沖沖來到沛縣城下,縣令突然變卦了,緊關城門不許入城,而且拘押了主張聯絡劉邦的蕭何等人。蕭何等尋機逃出城來與劉邦匯合,裏應外合攻下縣城。有了這塊根據地,哥幾個誰來當頭呢?大家基本上都認可劉邦,可劉邦連番推辭。蕭何揣摩到了劉邦的心思,在座的曹參、樊噲還有他本人,好賴都在縣衙供職,大小算是劉邦的上級,特別是他自己,一直都是劉邦的老領導、大恩公的形象,劉邦糾結的根源就在這兒。蕭何不動聲色,提議抓鬮確定頭兒。抓鬮的準備工作由他來做,劉邦第一個抓,一把抓着的竟是寫着自己名字的鬮,沒法再推託了,衆鼓掌通過。——後來劉邦當然知道了其中的原委,蕭何在每一張紙條上寫的都是“劉邦”兩個字。蕭何的這種度量與智慧是與生俱來的,他明白自己無力承擔的事情,絕不打腫臉充胖子非要以老大自居。反過來,以老上級、老恩公的身份對劉邦的這一份真誠而巧妙地擡舉,劉邦能不牢記一輩子嗎?

漢丞相蕭何善始善終的祕訣:揭祕一代賢相蕭何

注意細密勤奮的自我形象塑造。既然做了人家的下屬,蕭何唯一的心思是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劉邦十萬大軍開進咸陽,秦王朝的首都一時成了漢家軍的遊樂場,唯有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律令圖書藏之。”只有蕭何到檔案室收集秦的法令文書、地母圖冊、行政戶籍等資料,登記造冊、妥爲保管,以備後用。半年後,漢王劉邦還兵平定三秦,蕭何手中的資料發揮了大作用。對於一位如此敬業、細心又有遠見的人,劉邦怎能不信任倚重?

堅定不移秉持與上方的相處之道。劉邦重新佔領關中,領兵東進去攻打項羽,留蕭何爲其駐守大後方。蕭何除了把各項事務辦得井井有條,日理萬機之餘,他牢記着一件事,就是“輒奏上,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行事,上來以聞。”再忙再辛苦,蕭何事無鉅細都要及時派人向劉邦去請示,等點頭了他再辦;一時實在來不及請示的,劉邦一回來他便馬上去說明原委。這是蕭何深得劉邦信賴穩坐相位的最大祕訣,也是權力場上副手們贏得讚許的不二法門。凡擅自做主好喧賓奪主的二把手,一般都是遭上司厭煩最終短命,三天半一把手就開始防範你了。蕭何不惜矯枉過正,你不想讓我請示彙報我也要不厭其煩地請示彙報,讓你這個一把手踏踏實實把心放在肚子裏總比嫌我囉嗦要好千倍萬倍。

榮譽功勞面前的淡定自若。劉邦打敗了楚霸王建立了大漢王朝,着手論功行賞。這時候,很多人沉不住氣,站出來自我標榜,爭功請賞。蕭何則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一如既往默默地照常踏實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最終劉邦拍板,蕭丞相爲“大漢第一功臣”,位列座次第一,同時“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特殊待遇。這是蕭何的又一過人之處,榮譽不是靠自己喋喋不休去爭取所能得到的,是踏踏實實幹出來的,此其一;爭功這一舉動的本身,不僅無助於得到獎賞,反而使你已有的功勞大打折扣,此其二。蕭何早就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那些爭搶功勞的人,所缺乏的正是蕭何這樣的胸襟與洞察世事的能力。

留心隨時化解猜忌疑慮。呂后利用蕭何誘殺了大將韓信,劉邦正帶兵在外平叛,在前線聽取了誅殺韓信的全部經過彙報,一方面讚賞蕭何的忠心,一方面他也知道讓老丞相扮演那樣一個角色,其心理上的煎熬可想而知。於是高祖決定加以撫慰,賞賜了蕭何許多財物。蕭何見高祖這時候賞賜自己,立即會意,但他不願讓皇帝把他協助誘殺韓信看成是被迫無奈,他要讓劉邦明白,一切都是他作爲一個臣子、一個二把手心甘情願去做的。蕭何拒絕了漢高祖豐厚的賞賜,不僅如此,他還拿出全部家財捐給征戰的將士。智者是用“心”交流的,劉邦給蕭何以賞賜欲表示安慰但實質上反映了其心底的猜疑,蕭何立馬用行動傳遞給劉邦一個信息:臣從不看重高官厚祿,不在乎財富,臣之心思只求爲您、爲大漢江山社稷盡一份綿薄之力。——面對這樣的副手,哪一個正職會不放手去用呢?

永遠記住決不可功高蓋主。有時你一直小心謹慎,客觀上意外也會給你帶來麻煩。由於蕭何宵衣旰食、心繫黎民,一直以忠厚勤勉的形象示衆,從而贏得了天下老百姓地愛戴,聲望是越來越高,大有超越天子的勢頭。蕭何敏感地覺察到這對自己並非是一件好事,遮天蔽日,後果不堪設想。蕭何頗有創意地專門做了一點惡事,引起老百姓的反感,把自己的聲望降了一降,以消除漢高祖的擔心。歷史上稱蕭何的這一行爲爲“自污名節,以釋君疑”。瞧瞧,沒有一點智慧,二把手是那麼容易當的嗎?

兩千多年來,歷朝歷代,無數自命不凡的能人死在了帝王促狹的刀下,又有多少宰輔生前榮光、死後遭殃累及子孫,蕭何卻生之平穩、死之安然,這是上天對其恭謹勤勉、通達世故、謙遜素樸、甘於人後、淡泊名利的回報。老子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爲不居功,因而他的功業萬古長存;“夫唯不爭,故無尤。”因爲他不爭,所以心底坦蕩!人生的榮譽常常不是爭搶到的,而是謙遜中獲得的,當然這需要極高的素養,非一般庸常之輩所能達到。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