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官渡之戰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被嘲諷了一千多年?

本文已影響1.31W人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以成敗論英雄,所謂“成王敗寇”即是這個道理。因此,對於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我們會對失敗者的一些關鍵決定嗤之以鼻,認爲他們犯了愚蠢的錯誤。不過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愚蠢”錯誤,卻未必不是良策。官渡之戰前,曹操爲了掃除側翼的威脅,決定東征劉備。此時,田豐等謀士建議袁紹立即南下偷襲曹操,但是袁紹卻以“幼子染疾”爲由,否定了這個建議。結果,迅速剿滅了劉備的曹操得以全力對抗袁紹。袁紹因一己之私而誤“國家大事”的做法也被看作是他愚蠢的鐵證。然而,這種觀點,或許也有失偏頗。

袁紹在官渡之戰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被嘲諷了一千多年?

袁紹不出兵其實是有着充分的合理性的。先來看看田豐勸說袁紹出兵的依據。《資治通鑑》記載“冀州別駕田豐說袁紹曰:曹操與劉備連兵,未可卒解。公舉軍而襲其後,可一往而定。”顯然,田豐立論的依據就是曹操與劉備相爭要打一陣子,然而,事實卻並非如田豐所料。劉備新得徐州,人心未附,面對曹操的突襲,幾乎是毫無抵抗的潰敗了。試想,若袁紹依田豐之言,舉兵南下,那麼依然難以形成夾擊曹操的局面,或許只是官渡之戰提前上演罷了。

袁紹在官渡之戰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被嘲諷了一千多年? 第2張

或許有人認爲,若袁紹出兵,或許可以牽制曹操,讓劉備可以有喘息的機會。這種想法也沒有太多道理。首先,曹操對袁紹很瞭解。當他出兵東征劉備時,除了郭嘉,幾乎所有謀士都認爲袁紹會趁機南下,但曹操卻說:“袁紹這個人優柔寡斷,遇見大事總要左思右想,一定會錯過進攻的時機,只要速戰速決就沒危險”。曹操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最後確實也沒有給袁紹留下多少反應的時間。因此,袁紹出兵救劉備,時間不算充裕。

袁紹在官渡之戰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被嘲諷了一千多年? 第3張

其次,即便是袁紹突然反常了,迅速起兵進攻曹操,也未必會有好的結果。試想一下,如果曹操得知袁紹打來了,他會怎麼做?當然是立刻調轉槍頭回家打袁紹了。這種事情曹操並非沒有經歷過。公元194年,曹操征討徐州,結果陳宮張邈叛亂,迎接呂布進入兗州。結果,曹操只得放棄徐州,回去討伐呂布。顯然,若袁紹南下,曹操也會做出回師的決定。

很多朋友會說,這不就正好解除了劉備的危險了嗎?然而,若站在袁紹的立場上來看,這對他又有多少好處呢?自己耗費錢糧兵馬,到頭來未必能一戰解決曹操,卻只是給了劉備站穩腳跟的機會。曹操是勁敵,劉備又何嘗不是呢?況且,以劉備當時的實力來看,即便曹操回師抗擊袁紹,劉備也未必敢於同袁紹夾擊曹操。因此,在曹操東征劉備時舉兵南下,對於袁紹而言根本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爲別人做嫁衣的事情。

袁紹在官渡之戰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被嘲諷了一千多年? 第4張

那麼袁紹不出兵就有合理性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劉備不能抵擋曹操,一如歷史上的真實情況一樣瞬間敗退,那麼袁紹就避免跳入一個大坑,避免了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發動對曹操的全面戰爭。如果劉備能夠長期抵抗曹操,那麼袁紹就可以利用兩虎相爭的時機,坐收漁利了。因此,袁紹不採納田豐的建議,其實是一種略爲保守,但卻更加穩妥的方案。

袁紹在官渡之戰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被嘲諷了一千多年? 第5張

至於袁紹用孩子有病的託詞搪塞田豐,或許只是袁紹的一種馭下之術吧。袁紹身邊謀士多,意見也多,這些謀士之間也彼此不服、矛盾很多。因此,在曹操東征劉備這個節骨眼上,除了有田豐這種提倡出兵的激進派,主張靜觀其變的保守派也自然是有的。袁紹或許心中已經站在了保守派這一側,爲了應付田豐這種“愣頭青”,就想出了孩子有病這個藉口了。畢竟,出不出兵這種事不好爭論,“我家裏有事不方便打,你總不能再說什麼了吧?"

不過,這句鬧性子的傻話卻成了袁紹最大的黑點。其實,作爲當時最大的軍閥,袁紹再昏庸也不至於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吧?否則他又如何能混得比自己的嫡出兄弟袁術還好,又如何能創下龐大的家業呢?

袁紹在官渡之戰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被嘲諷了一千多年? 第6張

因爲可考的史料並不能完全還原事情的全貌,我們的分析也更多是建立在推測的基礎上。然而,有一點卻是肯定的,即便袁紹的決定只是無心插柳之舉,但是這個按兵不動的決定卻依然是當時最佳的方案。可惜的是,因爲袁紹的這個決定,他卻被後人嘲諷的一千多年,或許我們也該客觀的評價這位漢末梟雄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