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羽扇一揮便嚇退敵軍萬人的j竟是他?

本文已影響2.84W人 

其實,無論是《三國志》,還是裴松之做的注,都沒有任何有關諸葛亮白衣飄飄、羽扇輕搖的記載。

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最早記載諸葛亮羽扇綸巾打扮的,是一部叫《語林》的古書,東晉人裴啓編撰。這本書後來也失傳了,但留存至今的《太平御覽》曾經引用過,“《語林》曰: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濱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

有學者認爲,《語林》中對諸葛亮一身羽扇綸巾裝扮的描述,主要是東晉人按照當時名士衣着打扮的流行風,對諸葛亮的附會,目的是塑造諸葛亮的名士風範。羽扇輕搖的名士做派,東晉之後纔有。且《語林》一書屬於小說家言,可信度不高。

即使當時諸葛亮真的手持一把羽扇,主要作用應該是扇風,而非指揮打仗。因爲諸葛亮去世是在八月,與司馬懿在渭水對峙時應該是在夏天,酷暑難耐,用扇子取涼實屬平常。

正史中第一個用羽扇指揮戰鬥的,不是後人塑造的諸葛亮,而是名聲雖然沒有諸葛亮大,但卻爲華夏文明在江南保存火種,爲漢人江山在江南延續國脈做出過重大貢獻的顧榮。

第一個羽扇一揮便嚇退敵軍萬人的j竟是他?

顧榮輕揮羽扇,便嚇退敵軍萬人的戰鬥,發生在西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二月間。但在敘述這場戰鬥之前,大鵬覺得有必要交代一下顧榮到底是個什麼人?畢竟相比於諸葛亮,顧榮在通俗史學界簡直是弱爆了。

顧榮是東吳丞相顧雍的孫子,早年和爺爺一樣在東吳給孫家打工,西晉滅吳後繼續到洛陽給司馬家工作。永嘉之亂後,擁護司馬政權南渡建立東晉王朝的江南士族首腦,就是顧榮。晉元帝司馬睿出臺任何政策法令之前,都會事先和顧榮商議。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混,不得不低頭。

雖然是東晉王朝的開國元勳,但八王之亂之際,顧榮在江南擁戴的第一個主子,卻不是司馬睿,而是陳敏。

陳敏本來也是給司馬家打工的體制內官員,西晉王朝真心相信的自己人。在江東鎮壓民變的過程中,陳敏自信心爆棚,覺得那一刻孫堅、孫策、孫權父子三人集體附身,戰鬥力指數飆升得根本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了割據江東的野心或事業心。

打下塊巴掌大的地盤後,陳敏開始招賢納士,籠絡江南名士裝點門面。顧榮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爲江南士族的代表進入陳敏割據小朝廷中。

顧榮之所以做出這種選擇,可能是因爲陳敏是安徽廬江人,屬於江東地界。顧榮作爲江東人士,自然有鄉土之念,希望擁戴一個本地人建立的本土政權。

但陳敏還沒等把事業做大,地盤拓展,就逐漸暴露兇殘本色,“刑政無章,不爲英俊所附;子弟兇暴,所在爲患”,根基逐漸不穩。加上這時八王之亂逐漸平息,西晉王朝迴光返照,準備騰出手來收拾江南反叛勢力。顧榮等江南名士覺得不能跟着陳敏這二愣子一起玩完,立馬窩裏反,與陳敏決裂。

哥幾個一起創業,最後尿不到一塊,分手之前打個分手炮,哦不,是分手仗那是必須的。陳敏帶着手下一萬兵馬氣勢洶洶的要去討伐顧榮等人,兩軍隔着秦淮河對陣。

第一個羽扇一揮便嚇退敵軍萬人的j竟是他? 第2張

顧榮這邊的軍士衝着河那邊喊話:哥幾個,當初咱們一起跟着陳敏拉桿子砍人,還不看着是顧榮的面子,誰知道他陳敏是哪路貨色啊。現在顧榮都不跟陳敏混了,你們還留在那幹嘛。

是哦,沒有了顧榮,陳敏還能混下去嗎?正當陳敏手下軍心浮動,猶疑不決之時,顧榮緩緩走到陣前,揮一揮手中的白羽扇,那意思是對岸的弟兄們還想什麼呢,都散了吧。

陳敏手下一看顧榮的白羽扇都揮出來了,立馬作鳥獸散,“榮以白羽扇揮之,衆皆潰去”。陳敏單槍匹馬逃走,在江乘即今天江蘇儀徵市附近被捕,隨後押解回建業即今天江蘇南京處決,屠滅三族。

這就是歷史上第一個輕揮白羽扇指揮戰鬥的顧榮,氣定神閒,羽扇一揮,雖沒有“檣櫓灰飛煙滅”那般誇張,但也真真切切的嚇退了敵軍萬人。

大鵬在這多說一句,從陳敏現象可以看出,天下擾攘紛爭之際,最先拋棄舊政權的,往往是舊體制內的自己人。

執政者必須明白,最危險的敵人,不是整天發牢騷、說一兩句不中聽話的人民羣衆。渴盼天下有變的,往往是既得利益羣體。

因爲一旦變天,體制內既得利益集團之前的骯髒勾當都會被洗白,一筆勾銷,既往不咎,從而乾乾淨淨的或自立門戶,或變身爲新朝新貴。前蘇聯的國運便是如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