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李自成爲何能贏?

本文已影響1.48W人 

朱仙鎮之戰是明末時期農民軍與明軍之間的作戰。你們知道嗎,接下來本站小編爲您講解

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四月,在關外遼東戰場,歷經兩年時間的鬆錦之戰結束,明軍完敗。

這一仗把明軍最精銳的部隊打掉了八成多,僅剩下吳三桂所屬部分關寧軍退至寧遠孤城,整個遼西走廊不再有制約清軍的意義,徹底成爲清軍的跑馬場。

這對於明朝的打擊是巨大的,明朝窮舉國之力,耗費錢財無數,打造的關、寧、錦防線不復存在。

朱仙鎮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李自成爲何能贏?

更加讓明朝絕望的是,在鬆錦之戰結束後不到三個月,在關內的中原戰場上,明軍和李自成帶領的農民起義軍也進行了一場決戰,同樣一敗塗地。

本文就簡單介紹下這場同樣意義重大,同樣關乎明朝最後命運,名氣卻小於鬆錦之戰的戰爭-朱仙鎮之戰。

崇禎十五年五月,兩股農民起義軍聯軍攻打開封,這兩股農民起義軍分別是李自成部和羅汝才部,聯軍具體數目史料記載有爭議,但肯定超過50萬。

開封是中原地區最後一座還沒有被農民起義軍攻克的大城市了,這座城市能否繼續保存在明朝手中的政治意義巨大。

並且,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傳下來的親藩,周王一系全在開封城中。

最重要的是,從開封渡過黃河,就能直接殺到北直隸境內,威脅明朝京師。

雖然李自成後來沒有走這個路線攻打北京,但開封的存亡絕對能讓北京城內的崇禎皇帝緊張無比。

因此,崇禎皇帝急眼了,趕緊下令總督丁啓睿(總督陝西、湖廣、河南、四川、山西及江南、北諸軍,兼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和總督楊文嶽(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調派軍隊援救開封。

除此外,崇禎還下令在陝西練兵的孫傳庭部也出兵援救開封。

另爲了制約和指揮明軍中實力最強大的“平賊將軍”左良玉部,崇禎還把已關押六年之久的前戶部尚書侯恂(他有恩於左良玉)從監獄中放了出來,準備讓他接替丁啓睿擔任督師。

在這場戰爭進行的同時,明朝兵部尚書陳新甲都已經委派兵部郎中馬紹愉前往清朝商談議和事宜,《清史稿·太宗本紀》中記載:

五月己巳朔,濟爾哈朗等奏明遣馬紹愉來議和,遣使迓之……壬午,明使馬紹愉等始至。

關外已經被逼得求和,所以,在關內中原戰場,明朝輸不起了,崇禎皇帝一把打出了所有的牌。

可惜,事不如願,崇禎的意願註定要落空。

明軍一方,孫傳庭當年一月才從監獄中被放出來,到陝西練兵的時間不到半年,他看出了援救開封是死局。

因此,孫傳庭率部一路磨磨蹭蹭,等到他走到潼關時,明軍和農民起義軍在開封城外的朱仙鎮展開的決戰已經結束了,《明史·孫傳庭傳》中記載:

而賊遂已再圍開封。詔御史蘇京監延、寧、甘、固軍,趣傳庭出關。傳庭上言:“兵新募,不堪用。”帝不聽。傳庭不得已出師,以九月抵潼關。雨連旬,自成決馬家口河灌開封。開封已陷,傳庭趨南陽……

孫傳庭不能趕到戰場,而從北京出發的侯恂,乾脆就沒到開封,走到黃河邊就停下來了。

朱仙鎮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李自成爲何能贏? 第2張

只有丁啓睿(他不願意去,因爲他知道自己要被侯恂頂替)和楊文嶽在崇禎的不斷催促下,各自率部趕到位於開封西南的朱仙鎮,準備跟農民起義軍決戰,《明史·丁啓睿傳》中記載:

六月,帝釋侯恂於獄,命督援剿諸軍救開封。未至,開封圍益急。帝數詔切責啓睿。啓睿不得已,乃大集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之軍,偕保定總督楊文嶽,以七月會於硃仙鎮,與賊壘相望。

明軍各部總人數約爲18萬,號稱四十萬,這是除孫傳庭部外,明軍在長江以北最後的軍隊了。

他們面對的是以逸待勞的李自成、羅汝才聯軍。

農民起義軍在李自成的指揮下,早在四月就圍住了開封,這已經是李自成第三次率部攻打開封。

而這次,他想要打下開封,也想要借開封這座孤城來圍城打援,消耗明軍的有生力量,爲徹底佔領中原地區打下基礎。

李自成採用的戰術跟不久前剛結束的,明、清鬆錦之戰時,清朝皇帝皇太極採用的戰術完全一致,都是挖壕溝圍城,等待援軍到來,一戰殲滅。

明軍到來後,在朱仙鎮駐紮,卻一直不敢主動跟農民起義軍決戰,內部因此產生矛盾,《明史·丁啓睿傳》中記載:

賊衆百萬,啓睿欲戰,良玉曰:“賊鋒銳,未可擊也。”啓睿曰:“圍已急,必擊之。”諸將皆懼。

明軍皆長途奔襲而來,隨軍攜帶的糧草並不多,戰和不定,對明軍來說非常不利。

反觀農民起義軍,從容不迫,不但一邊圍着開封城,一邊還趁着明軍縮在營寨中不敢出戰,挖了長達百里的壕溝。

這些壕溝把在朱仙鎮的明軍也圍在裏面,“賊已於其前穿塹深廣各二尋,環繞百里”。

至此,明軍雖然擁軍18萬,卻全成了甕中之鱉。

鬆錦之戰時,明軍被包圍後,幾名總兵率部違令逃亡,導致明軍大崩潰,朱仙鎮之戰時,同樣的套路再次出現在明軍身上

朱仙鎮明軍中實力最強的左良玉部發現被農民起義軍包圍,馬上率部逃亡,導致明軍潰敗,“良玉見賊勢盛,一夕拔營遁,衆軍望見皆潰。”“賊渡河逐之,追奔四百里。喪馬騾七千,將士數萬。”

這簡直就是鬆錦之戰時的戰況重現,明軍將領的老毛病又犯了。

戰後,朝廷追責,卻不敢動左良玉分毫,因爲他帶着不少部隊跑出來了,有軍隊的將領,崇禎不敢得罪。

朱仙鎮之戰結束不到兩個月後,開封城內的官員眼看支撐不住,決定挖開黃河大堤水淹農民起義軍。

恰好李自成也想到了這一招,兩邊都挖黃河堤壩,兩道決口把開封城內外變成汪洋一片,開封陷落。

朱仙鎮之戰最後是什麼結局?李自成爲何能贏? 第3張

結局很殘酷,但開封被淹的啥也沒有了,也限制了李自成在開封駐軍,至少,李自成無法以開封爲根據地北上威脅京師,他轉身南下打襄陽去了。

朱仙鎮之戰,明軍輸得相當窩囊,把決戰變成了笑話,基本沒有跟農民起義軍正式交戰就敗了。

這一戰的後果還不在於開封終於陷落,而是明朝在長江以北的軍隊已經徹底打沒了。

左良玉帶着殘餘部隊渡過長江,跑到湖廣武昌去了,此後就再沒來過江北。

不情不願地趕往開封的孫傳庭部訓練不足,沒有徹底成軍,還在開封陷落後被崇禎逼着跟李自成決戰,最終只堅持了一年,就敗亡了。

如果朱仙鎮之戰明軍不敗,或者敗了,哪怕堅持久一些,給孫傳庭多一些整軍的時間,明朝也許還能多延續幾年。

《明史·孫傳庭傳》中寫有一句話“傳庭死而明亡矣”。

實際上,我認爲,崇禎十五年時明朝先是在鬆錦之戰中慘敗,後又在朱仙鎮之戰中慘敗,關外和關內的這兩場決戰後,明朝就已經正式走向了滅亡倒計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