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本文已影響4.21K人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毛遂是戰國時期的人,戰國時期有四公子,其中有一人是平原君趙勝。毛遂就是趙勝的門客。

在古代,甚至在現代,有權力的人身邊都有很多能人或者狗腿子。這其實就屬於門客。

平原君趙勝也養了一幫門客,平安無事的時候,可以用來打發時間,可是一旦有事情出現,就是這些門客出頭的時候。

秦國的國家實力強大,準備吞併諸國。兵臨城下在趙國邯鄲的時候,趙國國君開始慌了,想着讓自己的弟弟平原君去向別的諸侯國求救,準備聯合起來抗秦,至於抗秦盟主就是楚國。

收到消息的平原君準備在自己數十人的門客中,挑選二十人隨自己一同前往。可是挑來挑去只挑中了十九人,就是湊不齊二十個人。

可能平原君有強迫症,他一定還要再挑出來一個。這時候,默默無聞的毛遂跳了出來,願意和平原君一同前往諸國。

平原君大爲不解,問毛遂來到趙國幾年的時間?毛遂回答已經三年了。

毛遂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平原君認爲毛遂三年的時間,都沒能讓主君注意到,應該只是一個來騙吃騙喝的,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才華。

毛遂面對平原君的質疑,主君手下能人頗多,我並不是沒有本事,只是沒有在人羣展示過自己的本事,這一次就讓我隨着主君展示自己的能力吧。

平原君認爲毛遂很有勇氣,所以帶着毛遂以及其他十九人,一起出發前去諸侯國。

這一路的時間裏,毛遂和衆人談話之間胸有丘壑,讓隨行的門客大爲震撼,也讓懷疑他能力的平原君刮目相看。

(二)毛遂選擇自盡在山林之中

到了楚國後,平原君求見楚王,可是楚王始終沒能下定決心抗秦。

此時的毛遂帶着劍,走到平原君身邊說:“明明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怎麼說了一上午,還沒有結果?”

楚王大怒,生氣毛遂的無理。

毛遂拔劍對着楚王:“楚王你今天可以斥責我,是因爲楚國人多勢衆。可如今你的性命在我的手裏,我的主君還沒有斥責我,你憑什麼斥責我?這一次抗秦,不是爲了我們趙國,而是爲了楚國。”

楚王被毛遂的話打動,決定合縱抗秦。

回到趙國後,平原君感嘆毛遂的勇敢和能力,認爲毛遂的三寸之舌,要強過百萬大軍。將毛遂封爲上賓。

毛遂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2張

第二年,燕國帶兵前來攻打趙國,趙王看重弟弟門下的毛遂,讓毛遂帶兵退敵。

毛遂直言自己沒有做三軍將才的能力,而趙王認爲毛遂只是在謙虛,要毛遂率兵出征。

毛遂沒有辦法推脫,只好上陣殺敵。毛遂確實沒有統領三軍的能力,這一戰,趙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而毛遂身爲此次出征的將領,認爲自己無顏再見趙人,避開了所有的人,進到了山林裏。

進入山林的毛遂,看着萬籟俱寂,最終敵不過自己內心的愧疚。帶兵千萬,歸家幾人,這樣的愧疚壓垮了毛遂,毛遂選擇自盡在山林之中。

此時的毛遂,不過是自薦的第二年。

或許當初的毛遂自薦,就是抱着不死不休的勇氣。那一次如果失敗,不過連累自己一人早死。而這一次,衆多兵馬死在自己的沒有能力之下,害了那麼多人,偏偏自己活下來了。

毛遂的死,是情理之中。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