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年輕時期照片遠渡重洋回鄉 華僑揭背後故事

本文已影響1.94W人 

喜歡收藏紙幣的愛好者都知道,在1945年由中央銀行印發的五元紙幣正面印着一位國民政府領袖的頭像。他就是1868年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後來成爲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

1931年12月,63歲的林森接替因“九一八事變”下野的蔣介石成爲國民政府主席。從紙幣頭像可以看出,林森已過花甲之年,鬚眉浩然,高挺的鼻樑上架着一副眼鏡,氣宇軒昂。而這位辛亥革命的先驅、反袁護法的功臣,擁有傳奇一生的福州人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卻很難尋覓到一張他年輕時的照片。

經過前期溝通,近日福州晚報記者來到馬尾區君竹路華僑鄭學勇家中,通過一張老照片看到了年輕林森的風采。照片中,他身穿西式服裝,打着領帶,梳着大油頭,讓人很難將他與紙幣上的花甲老人聯繫起來。記者仔細一看,那篤定的眼神和有點下撇的嘴角,表明那就是林森了。

鄭學勇娓娓道出這張老照片背後的故事。照片拍攝於1917年加拿大的溫尼伯,是一張合影,名爲“加拿大中國國民黨溫地闢(溫尼伯)分部兩週年大紀念攝影”,照片中有136名國民黨成員,位於上方正中間的是孫中山,林森列在其中一排的第一位。照片裝裱在木框內,被木板和玻璃夾着。相框長約50釐米,寬約40釐米。

林森年輕時期照片遠渡重洋回鄉 華僑揭背後故事

鄭學勇說,1913年,作爲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議長的林森在經歷了二次革命失敗後遠赴日本,1914年離日赴北美籌餉,這就來到了加拿大。據說當時一行人從加拿大西海岸一路跋涉2000多公里,籌措120萬大洋用於革命工作,然後在中部城市溫尼伯成立中國國民黨分部繼續進行黨務活動。

“受當時相機條件的限制,沒有那麼大的廣角,所以每名成員都是分別在照相館拍了單人照,剪裁成這樣的橢圓形,然後全部拼在一起,再翻拍成一張大的合影。”鄭學勇說。

關於這張老照片,還有不得不說的緣分。鄭學勇是福清人,從事進出口貿易,也是一個收藏愛好者,移民到加拿大以後成爲各類跳蚤市場和古董店的常客。2012年,鄭學勇在一家古董店遇見一個同樣熱衷收藏的當地農場主。兩人一見如故,農場主得知鄭學勇來自中國,告訴他自己的父親曾在中國國民黨分部工作,家裏保留着一張分部成員的大合照。“他說認識照片裏面的leader,也就是孫中山!”鄭學勇告訴記者,當時他一聽到對方這麼說就來了精神。後來得知,農場主的父親一直把這張照片掛在牆上,所以照片沒有受潮,保存十分完整。更讓鄭學勇感動的是,當年冬天,那名農場主冒着大雪,將這張老照片送到鄭學勇家中,“這張照片是屬於你們中國的,就應該讓它回到故鄉”。

當親眼看到照片時,鄭學勇更是喜出望外,因爲在照片裏他看到了老鄉林森。他高興地向農場主介紹起林森的生平事蹟。而讓鄭學勇感到意外的是,這名農場主沒有索要一分錢。

另一段緣分出現在今年年初,從加拿大回鄉的鄭學勇經上海坐上了福州航空的飛機,他一改原本只聽音樂的習慣,拿起身邊的《福州晚報》,看到了老照片的徵集活動,覺得很有意義,於是立即聯繫記者告知林森老照片一事。由於那次時間倉促,當時他沒法將老照片拿出來與讀者分享。藉着此次參加“5·18”的機會,他趕緊聯繫記者,通過福州晚報獨家掀開年輕林森的面紗。鄭學勇還表示,如果條件允許,他打算將這張珍貴的老照片捐贈給閩侯尚幹鳳港村林森故鄉的紀念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