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峯爆》中國式災難大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本文已影響3.06W人 

就算不是主演朱一龍的粉絲,《峯爆》也不會讓走進影院的觀衆感到失望。因爲本片找準了一條正確的路子:這部中國式的災難大片,有專屬於中國人的淚點和燃點。

《峯爆》的故事不復雜。一座修建十年的隧道即將竣工之際,受全球地質變動影響,突然發生地裂、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質災害,隧道與整個縣城危在旦夕。“老洪”洪贇兵(黃志忠飾)、“小洪”洪翼舟(朱一龍飾)父子倆於絕境處挺身而出,他們能不能力挽狂瀾呢?

這是災難電影標準的敘事框架,光看影片前半小時,你會感覺沒什麼新意可言。一切都挺套路的——大難臨頭,但大家都還渾然不覺,災難爆發的時候果然驚慌失措;大巴上的各路乘客一看就是用來陪襯的,他們越是滑稽越顯得兩位主角英勇無比;男主和女朋友必然會走散,然後互相牽掛、互相支持;男主和父親的關係必然不會好,當然,一定會有個從誤解到理解的過程。

但是,“小洪”和“老洪”在隧道里的對手戲,很快會徹底改變上述看法。不同於美國大片裏父子之間漫畫式的互相較勁,《峯爆》裏有中國人最能理解的骨肉親情。

電影《峯爆》中國式災難大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小洪”爲什麼不敢下水探險,因爲他小時候曾經載着母親去醫院看病卻不慎落水,導致母親去世。本該在場的“老洪”在外執行搶險任務,不在母子倆身邊。這是父子兩人多年來無法化解的心病——“小洪”覺得父親一直小看他,是因爲父親責怪他當初“害死”了母親。

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老洪”之所以不願意誇獎兒子,反而總是苛求、批評“小洪”,只是爲了督促他不斷進步。這是多麼典型的中國式父親啊!平日裏不善言辭,甚至顯得不近人情,但在內心裏藏着對子女最深沉的愛。

不得不爲黃志忠的演技點贊。這個一開場就不肯在商場用支付寶付款的倔強老頭,在他的表演下“活”了,別說朱一龍了,就是影院裏的普通觀衆,都會因爲他想起自己的父親。這是最讓每位中國觀衆感到熟悉和親切的溫情,也讓人物很多的行爲動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接下去的幾個細節更讓淚點來得猝不及防。比如,“小洪”從水裏托起父親,完成了父子情感的救贖;又比如,直升飛機上,父親爲兒子穿鞋,第一次正面表達對兒子的愛。

電影《峯爆》中國式災難大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第2張

都說中國災難電影不該一味去模仿、學習美國大片,那麼到底該怎麼拍?《峯爆》給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也值得後來人去借鑑。中國式災難電影,就該有屬於中國電影的特色。

更令本片得到昇華的橋段還在後頭。爲什麼要花十年去修建一個隧道?這是爲了幫助西南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早點過上好日子。但是地質災害來了,要救現成老百姓的生命,陳數扮演的丁總就不得不面臨艱難的選擇——炸不炸隧道?

炸了隧道,意味着十年的努力毀於一旦,當地老百姓的幸福日子又變得遙遙無期;不炸,十多萬生命就在眼前,難道放任不管?工地上的工人兄弟起初怎麼也不同意炸隧道,但在丁總等人的說服下慢慢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尤其是周曉鷗扮演的工頭說出的那句“如果我的老婆孩子在那裏,我肯定要去救”,一下子就把最樸素也最真摯的道理講清楚了。丁總的那句宣言更讓人動容——“大不了,我們再來個十年,就不相信修不好隧道”!

用最生動的影像詮釋了什麼叫做“生命至上”——這正是中國災難電影不同於歐美大片的燃點。沒有美國災難片裏常見的個人英雄主義,也沒有什麼眼花繚亂的高新科技,《峯爆》裏只有中國人最能懂的愛集體、愛人民、愛國家。把電影和時下最熱門的扶貧攻堅結合在一起,也充分說明了中國災難電影正在與時俱進,有了新的時代特色和表達方式。

《峯爆》本可以更完美,但一些策略上的選擇還是出現了一定的偏差。比如,觀衆明顯可以看出本片的特效水平比較一般,幾處大場面實在太“假”,相對拙劣的質感很讓人齣戲。其實,本片完全可以揚長避短,進一步把重心放到對人物形象和情感的刻畫和琢磨上去,不必費力呈現那麼多災難場面。

電影《峯爆》中國式災難大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第3張

又比如,影片後半部分,尤其是結尾,出現了煽情過多的毛病。其實之前父子之間的感情已經足夠感人,不必連續不斷地加以渲染,這樣反倒容易讓觀衆審美疲勞。男女主之間通過手機的對話也沒有太多必要,反而讓前半段非常緊湊的節奏在最後幾度失控。

不管怎麼說,坐在影院裏的觀衆還是能夠感受到來自《峯爆》的誠意。說起來,本片的陣容並不差。光是客串的實力派演員就有李光潔、張譯、張國立等,且不乏出彩的地方。至於主演朱一龍,也實現了他的夙願——演一回硬漢。

如果給本片更多資金和時間,或許《峯爆》還能更上一層樓。這也讓人對中國災難電影的未來多了一份期待,只要找準了方向,我們完全能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不要錯過本片最後的彩蛋和真實鏡頭,也藉此機會,向所有中國鐵道老兵致敬!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