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規定?什麼樣的大臣才能參加朝會?

本文已影響3.03W人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古代朝會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俯瞰羣臣,羣臣弓着腰,高呼一聲“吾皇萬歲萬萬歲”,這就是我們說的上朝,古代臣子到朝廷覲見君王,奏事議證都要通過上朝來實現。

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規定?什麼樣的大臣才能參加朝會?

上朝這事裏面可是有大學問,不同朝代也有自己的特別規定,甚至還有一些朝代的皇帝自己都不樂意上朝,皇帝權力大,任性一把也沒人管;但對於臣子來說,上朝可是個大事。見皇帝肯定不能遲到,還要克服隨時可能惡化的天氣;好不容易見到皇帝,要考慮的事就更多了。整個上朝的時間很漫長,萬一渴了餓了內急了,就這麼硬挺着,有時一站就是一天。

但儘管如此,上朝在各位臣子的心裏仍然是一種肯定,甚至是一種榮譽的事,畢竟是能面見天子、參與國家中算是最高的議事會議的機會,怎麼會是說能上朝就能上呢?也正因爲上朝的重要性,各朝各代的對於上朝的規定也不一樣,無論是時間還是參與上朝的官員,都有不同的特點。

上朝這項活動作爲古代政治種一項十分重要的事情,早在前秦時期就有記載。但由於史料不足,具體制度內容已經很難考察。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實行了一套嚴格的朝會制度,即上朝。比如不允許帶兵器、沒有詔召不得入見等規定。

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規定?什麼樣的大臣才能參加朝會? 第2張

而到了漢朝早期,爲推崇老子的無爲而治就簡化了上朝制度,也有了對於官職品級的規定,能有資格上殿的只有“二千石以上”的官員,皇帝也會允許個別大臣“帶劍履上殿”,可以說還是很尊重官員的。

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規定?什麼樣的大臣才能參加朝會? 第3張

唐朝時期,皇權加強,君主專制發展很快,定下的有關官位的三省六部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這官員的規模也擴張很快。因此,唐朝時就有了這麼些規定。五品以上京官、監察御史、員外郎和太常博士等可以“常參”,“常參的意思就是每日上朝。與“常參”相對應的就是“朔望朝”,“朔”是指農曆的每月初一,“望”則指農曆的每月十五,意思就是每月初一十五上朝,這個上朝的規模更大些,一品至九品官員都可參加。這只是朝參,如果說想真正可以參與到國家大事的參議,則需要更高的官職,比如中書、門下、尚書六部等。

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規定?什麼樣的大臣才能參加朝會? 第4張

我們再看宋朝,宋朝時期的文官數量因爲政治的偏斜大幅增加,可以去朝參的官員也是浩浩蕩蕩。後來經過宋神宗的元豐改制後,借用了唐朝的三省制,再次規定了上朝的官員品級,根據三省制的原則,中書省官員品級要到起居舍人以上,門下省官員品級要到起居郎以上,尚書省官員品級要到侍郎以上,御史臺官員要到御史臺中丞以上纔可以朝參。而那些每天都要上朝參見皇上的官員也被稱爲“常參官”。

元朝的上朝制度裏,最具特色的一個官職就是通事官。這也是元朝這個朝代的政權決定的,因爲政權是少數民族,而大臣,卻不只是這一個少數民族的。這時候,就是通事官起作用的時候了,這個官職類似於我們今天說的翻譯,負責將漢族官員所表達的內容傳達給皇帝,來減少君臣交流的障礙。

要說哪個朝代的上朝最危險,明朝大概能高票當選第一。明朝上朝的危險係數極高,原因就有如下幾條。第一就是人太多,明朝有規定,只要是在京城的官員,不論官職大小,都要參加朝會,即使只是站在殿外。每次朝會就像是一次集體轉移,又是在凌晨摸黑上朝,經常發生踩踏事故;第二就是規定嚴苛,雖說上朝時間是七點到九點,但是官員們需要在三點時就站在宮門口等着,等到五點纔開始進,怕着火甚至不讓電燈,曾有官員一腳踩空掉下河的;第三就是懲罰制度嚴苛,時間規定這麼細,懲罰制度也配套完善,無故不上朝直接就是二十大板,若是連續二十天不上朝就是八十大板。

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規定?什麼樣的大臣才能參加朝會? 第5張

到了清朝,這官員是越來越多,光是品級就有九品十八級。所以清朝也就不再像明朝一樣全都來上朝,而是限制在了三品及以上的官員。而除了官員以外,一些有爵位但沒品級的皇親國戚也可以在殿內參與朝會,這主要是受清朝前期攝政王大臣會議的影響。

在上朝中還會有一件區別很大的事,漢朝時皇帝會對丞相以禮相待,也會賜座給丞相,甚至說丞相生病了,皇帝還會親自去家裏探病;隋唐時期的官員上朝也有座位;而到了宋朝,官員就必須站着奏事;明清的官員則必須跪着了。從這個小小的轉變過程中,也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專制下皇權的一步步加強的局面。

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規定?什麼樣的大臣才能參加朝會? 第6張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上朝制度,能參加的官員不同、時間不同、禮儀也不同,唯一不變的大概就是高高在上、端坐龍椅上的永遠是皇帝吧,皇帝俯瞰了所有前來朝會的臣子,然後端着說一句:“衆卿平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