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是怎麼死的?兇手爲何竟然好像沒事人一樣?

本文已影響2.26W人 

唐憲宗是怎麼死的?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次意外,實際上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謀殺,更是當時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的結果。因爲類似的原因,唐憲宗作爲一個強勢的皇帝,突然被人謀殺了,兇手竟然好像沒事人一樣,一直都是舞照跳馬照跑。殺死唐憲宗的人是一個名叫陳弘志的太監,在唐憲宗死後十五年,他才被唐憲宗的孫子殺死,而且也沒有公開他的罪行。其他同謀的人,受到追究的時間就更晚了,關鍵是,都也沒有公佈他們相關的罪行。憲宗之弒,歷三世而賊猶在。至於文宗,不能明弘志等罪惡,以正國之典刑,僅能殺之而已,是可嘆也。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唐憲宗是怎麼死的?兇手爲何竟然好像沒事人一樣?

大家要明白一點,殺人容易善後難。貼身太監想殺皇帝,如果不計後果,那是沒有什麼難度。可問題是:殺了皇帝之後居然還不受追究,後來始終逍遙法外,這個實在是太難了,陳弘志等人爲何能實現這一點呢?因爲在當時,想要唐憲宗去死的人顯然太多了。

第一,宦官集團內部達成了共識。否則,一個宦官敢殺皇帝,與他有競爭關係的宦官,就會打着爲皇帝復仇的旗號,把他打得萬劫不復。後來,劉克明殺了唐敬宗,僅僅因爲宦官內部無法達成共識,馬上就讓其它宦官抓起來殺了。因爲你連皇帝也敢殺,你真是不想活了。

帝方酣,入室埂衣,殿上燭忽滅,劉克明等同謀害帝,即時殂於室內,時年十八……寶曆二年十二月,敬宗崩,劉克明等矯詔以絳王悟句當軍國事。壬寅,內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神策護軍中尉魏從簡、樑守謙奉江王而立之,率神策六軍、飛龍兵誅克明,殺絳王。

第二、朝臣集團並對此無動於衷,更主要的是,藩鎮大佬對此表示認同。否則,藩鎮大佬打着爲皇帝報仇的旗號,朝臣集團互相呼應,宦官再牛X,恐怕也會嚇跪的,所以仇士良後來牛到了天上,也會嚇得只能主動申請病退。

時士良等恣橫,朝臣日憂破家。及從諫表至,士良等憚之。由是鄭覃、李石粗能秉政,天子倚之亦差以自強……上雖外尊寵仇士良,內實忌惡之。士良頗覺之,遂以老病求散秩。詔以左衛上將軍兼內侍監、知省事。

唐憲宗處於必死的位置上,主要是因爲三種力量的推動。

唐憲宗是怎麼死的?兇手爲何竟然好像沒事人一樣? 第2張

第一股力量,也是最強大的力量,自然是反戰的力量。

站在看歷史書的角度,誰也會喜歡唐憲宗這種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處於現實角度,這個實在比較難說。面對大唐帝國的藩鎮問題,我們看這段歷史時,自然希望皇帝不計代價的解決它。爲此哪怕死幾百萬人,爲此哪怕讓天下處於一片動盪之中,也是應該的。

問題是,真的處於那個時代,人們恐怕會覺得,皇帝承認一下軍區自治能死啊?在中央政府的宣傳中,藩鎮軍民過着非人的生活,但是藩鎮人民的生活真是這樣的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藩鎮的宣傳中,中央政府把手伸進軍區的結果,就是邪惡的太監會大量空降、各種吃人不吐骨頭的貪官污吏會大批空降,事實上,中央政府把手伸進藩鎮後,常常就是因爲太監、文官受到當地人排斥,而無法維持當地的權力。

爲了消除藩鎮,打了多少年仗,一直無法消除;爲什麼大家就不能坐下來,用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嗎?總而言之,只要大家都承認一個唐帝國,大家都承認唐帝國的統一,有什麼不能談的?藩鎮割據自然不好,問題是,藩鎮割據影響帝國邊防安全了嗎?沒有啊。事實上,河北藩鎮那樣強大,契丹人威脅過大唐嗎?沒有啊!

藩鎮割據自然不好,問題是,如果大唐政府適當承認藩鎮割據,影響大唐的統一穩定了嗎?沒有啊。事實上,大唐從普遍意義上放棄削藩的努力後,大唐一直保持着基本的統一穩定啊!既然如此,一些人扯着高大上的旗號,一心要把削藩的戰爭進行到底,又是所謂何事呢?至於高呼,寧願大唐遍地墳,也要打服河朔三鎮;寧願沒有褲子穿,也要支持國家把河朔打服。這不是扯淡嗎?總而言之,大家都是唐帝國的臣了,大家都承認一個唐帝國,有什麼不能談判的。

我這樣寫文章,難免會有人說,這是我拿現代人的思想寫古代歷史。問題是,類似的聲音,在當時只是被壓制在主流思想之後,但是它永遠會影響帝國的決策。事實上,唐憲宗死後,大唐政策向右轉,就是因爲長年戰爭,讓帝國的負擔太重,所以普遍都是反戰的聲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