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爲什麼要發動靖難之役,搶奪自己侄子的皇位?

本文已影響2.5W人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朱棣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太子病故 孫子繼位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意欲遷都西安,遂派太子朱標巡視關中。然而,世事難料,朱標自秦中視察返京後不久患病,第二年就病逝了。

朱棣爲什麼要發動靖難之役,搶奪自己侄子的皇位?

太子朱標壯年而逝,白髮人送黑髮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擊,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情考慮遷都的事情。

朱元璋對朱標寄予厚望,從朱標出生的那一刻起,朱元璋就把他當做繼承人來培養,爲他聘請了宋濂等名士當他的老師。爲了這個兒子將來能繼承大統,朱元璋着實費了一番功夫。長大後的朱標也着實有仁主風範,《明史》裏這樣評價朱標,“太子爲人友愛“,“其仁慈天性然也”。

朱元璋一生共有26個兒子,朱標死後,只剩下鎮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最有可能。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朱棣出生時,朱元璋與陳友諒正打得不可開交,沒有時間給兒子起名字的。

到了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大局已定,就要準備登基當皇帝了,就決定要給7個兒子取名字了。他祭告太廟: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曰棣……。這時朱棣已經7週歲了,朱棣10歲,受封燕王。

太子死後,朱元璋選擇了自己的孫子,朱標的次子朱允炆來繼承皇位。朱允炆因生性"穎慧好學,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愛,稱讚他:"而誠純孝,顧不忘我乎。"

朱棣爲什麼要發動靖難之役,搶奪自己侄子的皇位? 第2張

不過,對於這位"仁柔少斷"的皇太孫將來繼任帝位,朱元璋並不放心。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故,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爲帝。儘管有朱元璋的遺詔,不許諸王"入臨、會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城建康(南京),朱允炆聞訊後,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燕京(北京),對此朱棣十分不悅。

建文削藩

朱元璋爲禦侮防患,在位期間曾兩次分封諸子爲藩王。藩王各擁重兵,坐鎮一方,其中尤以秦、晉、燕、寧諸王勢力最強。太子朱標病故後,朱元璋對皇太孫的朱允炆對諸王勢大難制深感憂慮。

朱棣20歲就開始就藩燕京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屢立戰功,在北方軍隊中的頗具影響。

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將被誅殺殆盡,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楓先後去世,朱四子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爲諸王之首。

而燕王朱棣與周王朱橚及齊、代諸王均擁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

朱允炆即位後,即與與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等密議削藩。在削藩順序上,先找有問題的親王下手,先後廢除了五位親王。

因周王朱橚是燕王同母兄弟,朱允炆怕他與燕王沆瀣一氣,於是決定先廢周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爲庶人,遷往雲南蒙化。

次年四月,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爲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舉家自焚。

朱棣爲什麼要發動靖難之役,搶奪自己侄子的皇位? 第3張

由於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與朝廷開始決裂,此時實力最強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衆藩之首。而朱允炆與朱棣之間的博弈亦逐漸激化。

靖難之役

爲圖朱棣,朱允炆令張昺爲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防燕措施。

建文元年六月,齊泰密敕張信逮捕朱棣。張信是朱棣的舊部,他投降向了朱棣並把消息告訴了朱棣。七月,朱棣以計擒殺張昺、謝貴,乘夜攻奪北平九門,佔據了北平。然後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爲國“靖難”爲名,誓師出征。

所謂“靖難”來自於朱元璋的一條成法。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 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以此爲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爲奸臣,須加誅討。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這其中,"靖難"的意思:"靖"指平息,掃平,清除。"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

不過太祖的成法裏面還有一條就是皇帝先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剷除奸臣後要五日之內離京。所以這不過是朱棣想要奪取皇位的一個藉口而已。

朱棣爲什麼要發動靖難之役,搶奪自己侄子的皇位? 第4張

朱棣初起兵時,燕軍只據北平一隅之地,勢小力弱,朝廷則在各方面都佔壓倒性優勢。所以戰爭初期,朝廷擬以優勢兵力,分進合擊,將燕軍圍殲於北平。但北方諸將多朱棣舊部,降朱棣從戰者甚多。且朱棣軍事才能了得,逐步佔據了主動。

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軍抵達金陵。守衛金川門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朱棣登基

燕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羣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爲明成祖,年號永樂。朱棣繼位,但不是繼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繼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他廢除了建文年號,改稱建文四年爲洪武三十五年。

燕王進京後,因宮中起火,建文帝則下落不明。有的說建文帝於宮中自焚而死,有的說建文帝由地道出逃,落髮爲僧,雲遊天下。又有說建文帝逃至東南亞,鄭和下西洋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確考,成爲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