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宰相陳宜中是一個怎樣的人?

本文已影響2.3W人 

宋恭帝四歲就繼位當了皇帝,可惜命有點不好,上位才兩年,元軍便兵臨臨安。宋恭帝被俘以後,被元朝封爲瀛國公。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南宋末年宰相陳宜中是一個怎樣的人?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賞給十九歲的宋恭帝許多錢財,叫他去西藏當僧人。於是當年的小皇帝宋恭帝成了高僧,爲佛教作出了許多貢獻,翻譯了不少佛教經文。

恭帝從小在元朝長大,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宋恭帝知曉自己從前的身份,便寫道: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這首詩充分表現了他對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宋恭帝對當年元朝朝廷無理進攻南宋的譴責,觸犯了文字獄。

此詩後來被元朝皇帝發現,皇帝大怒,下令賜死了享年五十三歲的宋恭帝。

謝太后召集羣臣商議立帝,賈似道和謝太后都主張立嫡子,於是宋恭帝被立爲帝。恭帝此時還小,因此由太皇太后謝氏垂簾聽政,但朝廷實權仍掌握在宰相賈似道手中。恭帝即位不滿二年,宋廷就投降了元朝。

宋室江山是太祖趙匡胤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奪得,最後又失於孤兒寡母之手。

蒙軍南下的時候,賈似道上表恭帝,請求出徵,抽調各路精兵十餘萬,裝載着無數金帛等物資,甚至帶着妻妾,離開京城,陣勢綿延約四十公里。

二月份的時候,賈似道在蕪湖和夏貴會合。夏貴一見賈似道,從袖中抽出一張字條,上寫:

“宋歷三百二十年。”

言下之意,宋朝歷時已近三百二十年,國勢已盡,不要爲它丟了性命。賈似道心照不宣,點頭默許。

蒙古鐵騎逼近的時候,臨安府內人心惶惶,大批人試圖逃離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員,爲保身家性命,竟然帶頭逃跑。

同知樞密院事曾淵子等幾十名大臣乘夜逃走,籤書樞密院事文及翁和同籤書樞密院事倪普等人,想出了更狠的一招:

暗中指使御史臺和諫院彈劾自己,以便卸任逃走,結果御史章未上,二人已先逃跑。

陳宜中是恭帝時的宰相,把宋朝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陳宜中是一個狂妄自大、欺世盜名的兩面派,慣於提出冠冕堂皇的高調言辭,譴責任何妥協退讓的主張和行爲。

他本來是賈似道舉薦的,賈似道兵敗以後,他率先提出處死賈似道,以提高自己的聲望。統帥禁軍的殿前指揮使韓震提出遷都建議之後,陳宜中竟然私自將其騙到自己家中加以謀害。

南宋末年宰相陳宜中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2張

陳宜中是一個優柔寡斷、冒充抵抗英雄的膽小鬼。

德祐元年春夏之交,戰事最爲激烈的時候,朝野內外紛紛要求他親往前線督戰,他卻猶豫畏縮,不肯出城。顯而易見,陳宜中不可能爲宋朝冒生命危險。

後來,他逃到遠離前線的南部沿海地區,拒絕回朝。太皇太后無奈,親自給他的母親寫信,在其母的干預下,陳宜中才回到了都城任職。

陳宜中當國,行事搖擺不定,徘徊在和與戰之間,不能作出決斷。他口頭上喊出各種豪言壯語,實際上卻懦弱怕事,沒有與元軍決一死戰的勇氣和才能。

德祐二年正月十八日,謝太后派大臣楊應奎向元軍投降,哀乞對宋朝皇室從寬處理。元朝要求與宰相面對面會談,陳宜中被這種要求嚇破了膽,拋棄了太后和年幼的皇帝,於當天夜裏逃離了臨安。

元軍大舉進攻南宋的時候,恭帝下詔讓各地組織兵馬援助京都。文天祥聽說之後,立即捐出自己的家產充當軍費,招募了一萬多人的義軍前往臨安。

當時有人勸他:

“你這樣用臨時軍抵抗元軍不是羊入虎口嗎?”

文天祥坦然地說:

“這個道理我知道,但是國家養兵多年,到了危難的時候,卻沒有人爲國出力,那才叫人痛心!我願以死來喚醒人們,這樣纔有希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