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趙國元氣大傷,爲何還能存活四十年呢?

本文已影響1.16W人 

長平之戰中秦軍投入的兵力超過六十萬,趙軍投入兵力超過五十萬,是歷史上第一場超過百萬的大戰,最後趙國慘敗,但是爲什麼趙國仍然存在了四十年才被滅呢?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長平之戰這場大戰役,對於秦國來說,也是一次相當嚴重的損耗。歷史上對秦國的損耗記載不詳,但從白起的一些言論中可以推測,秦軍的傷亡已經超過半數,數十年積聚的糧食也損耗大半。

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大戰。但仔細想一下,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白起誇大了秦軍的傷亡。

長平之戰中趙國元氣大傷,爲何還能存活四十年呢?

這種結論,從白起的前後不一致,可以看出。當長平大戰結束後,白起並沒有因爲傷亡過大而見好就收,反而想着大規模進攻趙國,直到滅掉趙國。

這是極有風險的一個決策。趙國雖然元氣大傷,甚至只要再攻一次,就會滅亡,但其他六國,真的想讓趙國滅亡嗎?從魏國龐涓的下場可以看出來,六國一直在長平大戰中保持觀望,卻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很有可能在白起滅趙之前,突然出手,殺秦軍一個措手不及。

白起是一個非常冷靜的戰略家,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些,秦國最善於反間,也不可能不明白六國的心思,爲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只有一個:秦國的傷亡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白起纔有足夠的把握滅掉趙國,也有足夠的自信讓其他五國不敢有什麼動作。

但很快,白起的夢想破滅,秦昭王宣佈退軍。這是秦昭王的一次巨大的失策,讓秦國失去了一次滅趙的最佳時機。在一年之後,秦昭王這纔想再次滅趙,在這種情況下,白起才誇大了傷亡,那是因爲,這次攻趙,沒有任何把握取得勝利,更不可能滅趙。

從長平大戰開始,一直到邯鄲戰役的結束,整個戰局完全在白起的掌握之中。只是因爲秦昭王的失策,讓白起所有的計劃落空。

回到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秦國完全有能力滅掉趙國,甚至可以擊敗五國聯軍,卻依然讓趙國苟延殘喘的近四十年,應該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秦國內部出現傾軋,導致秦昭王判斷失誤

長平之戰中趙國元氣大傷,爲何還能存活四十年呢? 第2張

秦國除了國君以外,存在兩套班底,一套是文官班底,首要人物是丞相,當時的丞相是范雎,另一套是武將班底,首要人物是大將軍,當時就是白起。

在秦國,長久以來,將相都是相對來說比較和諧的,一直沒有出現過傾軋。但隨着秦國擴張的開始,打破了這種均衡。因爲長期的征戰,導致軍人以及武將班底地位極具升高,也就從此打破了政治的平衡。

整個國家尚武情緒激昂,直接導致了文臣地位的下降,以及國家文治的衰弱,從而影響到了文官集團的利益。這種影響,剛開始只是一種量變,到了長平之戰過後,這種量變演化成了質變。白起的地位,也超過了丞相范雎。

在最底層的摸爬滾打許多年,又經歷了生死,范雎有着足夠的能力,讓秦國發展到了巔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所以,非常害怕失去這個位置,范雎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白起的勝利,讓范雎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於是,文官和武將的傾軋開始了。

這場傾軋,導致白起無辜死去,也導致了范雎辭官,秦國兩大棟樑全部離去,秦國內部出現大的動盪,已經無力東征。

第二、邯鄲之戰的失敗

邯鄲之戰,是長平之戰後又一場大戰,正如白起判斷的那樣,如果沒有在長平之戰乘勝追擊,滅了趙國,那麼,秦國將再無機會滅掉趙國。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長平之戰的勝利,給趙國和山東其他國家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力,這種威懾力,可以讓趙國軍民出於恐懼而根本忘記反抗,也不敢反抗。

也正是這種威懾力,讓山東其他國家不敢援助趙國,哪怕趙國就此滅亡。白起把趙國和山東五國心理拿捏的相當準確,因此,他敢大規模進攻。這不單是一種軍事的對抗,更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戰術。

但,秦軍退軍,看似可以休養生息,繼續戰鬥,實際上釋放出來的信號是,秦軍已經疲憊不堪,無力戰鬥,秦軍在長平之戰的恐怖威懾力,在這種退軍的途中,蕩然無存。

沒有了恐懼的趙國軍民,開始想到了仇恨,於是同仇敵愾,沒有這種威懾力的五國也知道了,秦國也會疲憊,也會傷亡很大,秦國絕對不是無敵的。這種心理,讓六國的聯盟變得更加容易。

邯鄲之戰的失敗,就是這種威懾力消失的苦果,趙國仇恨秦國,其他五國不懼怕秦國,縱使秦軍戰鬥力恢復,也無法獲取更多勝利果實,反而會慘敗。這次慘敗,讓秦軍損失了二十萬兵力,徹底沒了再戰之力。勢力急劇收縮,回到了函谷關以內。

第三、六國抱團取暖,聯盟再次形成

這是秦國外交的一次大失敗,從秦孝公時代開始,秦國就非常重視外交工作,從連橫策略,到遠交近攻策略,都是這種外交的集中體現。

秦國的外交能力之強,超過了山東六國,因此,秦國的反間計纔會屢屢得手,六國的合縱纔會屢屢被分化瓦解。但隨着邯鄲之戰的失敗,白起死去,范雎辭官,六國聯盟再次形成。秦國的外交策略宣告失敗。

秦國固然十分強大,他的強大,不是一方面的強大,是經濟、內政、外交、軍事綜合性的強大,但隨着長平之戰結束,秦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內政、外交、軍事全面潰敗,經濟又不是短時間可以恢復的,所以,秦國就輸了,而趙國,延續了近四十年。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