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臺詩案與蘇東坡:烏臺詩案對蘇軾有何影響

本文已影響4.75K人 

中國的封建社會歷史十分悠久,自秦朝開始,直至清朝結束。朝代的不斷更迭,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軍事乃至政治上均有所不同,但是幾乎所有的朝代都發生着同一件事,那邊是因文人而引發的“詩文訴訟”,也稱爲“文字獄”。早在秦始皇時期便有“焚書坑儒”,而在宋朝也出現了“烏臺詩案”。那麼在烏臺詩案的簡介中,這究竟是一件什麼事情?圍繞着烏臺詩案的簡介,如何去看待這件事情發生的緣由、經過以及結果?通過烏臺詩案簡介,可以看出烏臺詩案對朝廷有怎樣的影響嗎? 

烏臺詩案與蘇東坡:烏臺詩案對蘇軾有何影響

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從字面來理解,就是在烏臺發生了一件有關於詩詞的案件,那麼什麼地方是烏臺呢,爲何這件事情發生在烏臺呢?烏臺詩案發生的時間是宋神宗年間,烏臺借指御史臺,之所以這樣借指,是因爲御史臺內有許多柏樹,而柏樹上有許多烏鴉將家安在其上,久之人們提起御史臺,也就用烏臺代替了,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之所以將御史臺成爲烏臺,是因爲御史的不作爲,御史所說的話就如同烏鴉叫一般,極具有諷刺意義。

在元豐二年,蘇軾因貶官至湖州,在臨行期間發了幾句牢騷而被御史參奏認爲其誹謗謾罵,包藏禍心。爲了能夠定罪於蘇軾,御史們找出了蘇軾大量的詩詞,並從中去挑出他誹謗朝廷的字句,爲此蘇軾被押送至烏臺受審,在獄中蘇軾吃了不少苦。在王安石等人的保全下,蘇軾並沒有被判處極刑,烏臺詩案的結局以蘇軾再次被貶告終。

烏臺詩案蘇軾

元豐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誣陷說在他的文章中有誹謗朝廷,藐視皇帝的詩句,被關進牢獄達一百多天,因爲當時是御史臺審理此案,御史臺又被稱爲烏臺,所以這件事被稱爲“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與蘇東坡:烏臺詩案對蘇軾有何影響 第2張

蘇軾畫像

蘇軾對於自己被關進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時恣意妄爲,豪爽不羈,文章傳誦天下,從來沒有聽說有什麼對朝廷不敬的意思,蘇軾明白其實他寫了什麼東西根本沒人注意,他不過是朝廷激烈的黨爭的犧牲品,是有人想置她於死地,所以才編出這個理由,想到這裏蘇軾竟然慢慢平靜下來,他想着如果有人故意害他,如何他怎麼申辯也是於事無補,不如靜觀其變,自己別亂了分寸纔好。

就在蘇軾被關押在牢房準備接受審判的時候,朝廷上下因爲這件事吵得沸沸揚揚,蘇軾的政敵巴不得將他處死,而王安石等人卻主張對蘇軾網開一面,皇帝拿不定主意,不過他欣賞蘇軾的文采,不想把蘇軾處死,這時候太皇太后病重,她對皇帝說,蘇軾是大才子是爲國爲民的好官,不能殺掉蘇軾。蘇軾這才撿回一條命,但是他的家人卻受到驚嚇,他們把蘇軾寫的文章全都燒掉了,以免後患。

後來蘇軾被貶到偏遠的黃州做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官,這件事對蘇軾的打擊很大,讓他看清楚一些事,這件事也成爲蘇軾一生的轉折點,不過後來蘇軾在黃州寫下很多膾炙人口的錦繡文章,對於中國文壇來說卻是一大幸事。

 烏臺詩案對蘇軾有哪些影響

烏臺詩案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件極其著名的事件,它之所以如此出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此案件中涉及一個極其有名之人,那個人便是蘇軾。蘇軾被捲入烏臺詩案完全是身不由己,烏臺詩案整個案件持續時間較長,涉及官員也較多,對於蘇軾的人生來說可謂是一個轉折。那麼烏臺詩案對蘇軾有哪些影響呢,烏臺詩案對蘇軾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烏臺詩案對蘇軾的人生產生了哪些影響,烏臺詩案前後他的人生髮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烏臺詩案與蘇東坡:烏臺詩案對蘇軾有何影響 第3張

蘇軾

首先,從仕途方面來看烏臺詩案對蘇軾的影響。在烏臺詩案前,蘇軾的仕途纔剛剛起步,對於政治生涯,蘇軾是充滿了憧憬和希望的,作爲政治家,他十分憂國憂民,希望能夠儘自己所有的力量貢獻於國家,奉獻於社稷,從他詩詞中就能深刻的反應。但在烏臺詩案之後,蘇軾的仕途經歷了轉折點,註定了難在仕途上再有所大的建樹,這時的蘇軾將滿心的爲國家分憂轉換到更爲寬廣人文情懷上。

其次,從文學作品來看烏臺詩案對蘇軾的影響,具體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題材的轉變。烏臺詩案前因蘇軾對於仕途是充滿信心的,前期的題材着重點還是放在朝廷上、國家大事之上,經歷了烏臺詩案後,蘇軾的題材有了明顯的轉變,百姓疾苦成爲了新的主要題材。

第二、風格的轉變。前期蘇軾的風格以豪邁、氣勢磅礴著稱,歷經了烏臺詩案,蘇軾的風格有了一絲婉約的味道。

 烏臺詩案的結果

在中國古代,曾經有不少的冤案錯案發生,比如竇娥冤之類。在文字層面,也同樣存在着冤案和錯案,北宋年間發生的烏臺詩案便是一場典型的文字冤案,被告者蘇軾是中國宋朝的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烏臺詩案的結果是怎樣的?烏臺詩案的爲什麼有這樣的結果?從烏臺詩案的結果,可以看出北宋朝廷整體氛圍如何?  

烏臺詩案與蘇東坡:烏臺詩案對蘇軾有何影響 第4張

烏臺詩案

首先,烏臺詩案是一場文字獄,被告是中國的大文豪蘇東坡,因其詩詞的字裏行間內透露着藐視朝廷的意思,新進派們發起了運動,欲置蘇軾於死地而後快,但最終蘇軾並沒有被處以極刑,而是被再次貶官流放,從湖州流放至黃州,但爲蘇軾求情者均有所牽連,如駙馬王詵、蘇軾的弟弟蘇轍等。

其次,烏臺詩案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蘇軾作爲北宋時期的大文豪,有許多人欽慕蘇軾的文采,就連新派的變法者王安石,對蘇軾都抱有深深的惜才之心,王安石也曾上書宋神宗希望不要對蘇軾處以極刑。除此以外還有宰相、曹太后等多人勸阻。

第二、宋神宗本人也並不贊成處斬蘇軾,在烏臺詩案的處理上,宋神宗本意也是希望給其一個教訓即可,並未曾想取蘇軾性命。

第三、宋太祖留下來的祖訓,除了出現叛逆造反的大臣以外,朝廷不斬大臣,蘇軾雖然是一代大文豪,但他同樣也是宋神宗時期的一名大臣。

從烏臺詩案可以看出,北宋朝廷的刑罰整體而言還是較爲寬鬆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