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爲什麼會被貶遇害?

本文已影響1.32W人 

長孫無忌,唐初時期宗室大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他爲唐朝的建設立下赫赫功勞。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貞觀十七年,太宗李世民爲了表彰紀念爲建立大唐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的二十四位兄弟,命畫家閻立本將他們的畫像放置在皇宮內一座名爲凌煙閣的樓上,以供後世瞻仰,長孫無忌名列第一,這對一名臣子來說是莫大的榮耀。李治當皇帝,長孫無忌出力最大,是李世民留下的託孤大臣。這些足以表明長孫無忌的功勞。

然而長孫無忌死的也很慘,被許敬宗誣陷圖謀造反,連審兩次,坐實了他的罪名。高宗李治竟然連舅舅一面都不見,一句辯解都不聽,便將長孫無忌發配黔州,最終被逼慘死,家產充公,親屬全部發配嶺南爲奴,被牽連者不計其數。

對於長孫無忌之死,常見的說法有兩大原因:第一,長孫無忌隻手遮天,引起了李治的警覺。通過“廢王立武”之事,李治聯絡以李勣、許敬宗爲首的一批官員,將舅舅扳倒,重新掌權;第二,長孫無忌死保王皇后,不同意立武則天。於是,武則天懷恨在心,指使爪牙許敬宗、李義府等人誣陷長孫無忌,而李治巴不得舅舅早點倒臺,所以不聞不問,導致長孫無忌被害。

這兩種說法都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以李治爲主導害死舅舅,還是以武則天爲主導逼死仇敵,都是長孫無忌之死的外在原因。

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爲什麼會被貶遇害?

外因固然存在,但我認爲,長孫無忌之死的主要原因是內在原因,是他咎由自取。李世民留給兒子李治的蛋糕,本讓長孫無忌轉交,而長孫無忌卻一口吃掉。李治也不願幹掉自己的親舅舅,但他想拿回自己的蛋糕。所以,要怨只能怨長孫無忌嘴饞。下面我分兩方面分析:

第一,長孫無忌權力慾望太重。

長孫無忌的幼年非常不幸。父親長孫晟去世後,長孫無忌與妹妹、母親高氏被異母兄長孫安業趕出家門,投靠了舅舅高士廉。而高士廉則將長孫無忌的妹妹嫁給了李世民,後來成爲千古賢后長孫皇后。長孫無忌也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這個長孫安業知道妹妹成了皇后時,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然而,長孫皇后卻胸懷寬廣,她不計前嫌,提拔了長孫安業,卻讓親哥哥長孫無忌辭去了屁股還沒坐熱的尚書右僕射。人們只看到了長孫皇后的賢明,卻忽略了問題的另一面,長孫無忌的權力慾望。

據史書記載,長孫無忌擔任尚書右僕射不到半年就被人告發“權寵過盛”,意思是,仗着皇帝寵信,過度攬權。在這之後,長孫皇后才上表李世民,並嚴厲要求哥哥辭職。並且,長孫皇后臨終遺言再次提到不讓皇帝提拔長孫一族,防止外戚專權。看來,長孫皇后早就發現了哥哥的毛病。就這樣,長孫無忌在人生的大好年華,被迫過了十六年位高而權不重的悠閒生活。

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爲什麼會被貶遇害? 第2張

第二,迷戀權力,該收手時不收手。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在立太子一事上猶豫不決,長孫無忌站了出來,堅定的支持李治,原因是李治仁孝,李世民同意了,之後,李世民考慮李治過於懦弱,想改立“英武類己”的李恪,長孫無忌堅決不同意,李世民問:“是因爲李恪不是你的親外甥嗎?”長孫無忌仍說:“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

誠如長孫無忌所言,仁厚便他堅持立李治爲太子的真正原因。仁厚、仁孝換個說法就是軟弱,好控制。李治登基後,長孫無忌被壓抑了許久的權力慾望徹底爆發,真將他當成了軟弱的小孩子。

宰相褚遂良強買了下屬的房產被人彈劾,長孫無忌將褚遂良貶官爲同州刺史,但沒過多久就調了回來,仍是宰相,而彈劾他的人卻被下放。李治知道後對長孫無忌說:“朝廷似乎出現辦事私下照顧,講情面的情況!”長孫無忌說:“這種事情,自古難免,大事上絕對沒有問題,小小的情面陛下都在所難免,何況大臣呢!”李治忍了下來,沒有發作。

李治的妹妹高陽公主慫恿丈夫房遺愛與哥哥房遺直爭家產,她想到了一個餿主意,狀告房遺直對她耍流氓。長孫無忌藉機發揮,將這個簡單的流氓案審成了牽連衆多的謀反大案。長孫無忌的政敵被一掃而空,李治留着眼淚要求赦免自己的三哥李恪與六叔李元景,被長孫無忌的黨羽崔敦禮無情的駁回。李治又忍了下來。

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爲什麼會被貶遇害? 第3張

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是長孫無忌的鐵桿,他們爲了保住關隴門閥的地位,想立王皇后的繼子陳王李忠爲太子,以期永保富貴。李治不同意,因爲他還年輕,不着急立太子,但長孫無忌等人不依不饒,李治又忍了下來。

李治喜歡武則天,想廢王皇后,立武則天,長孫無忌等人不同意,這次李治不忍了!他已經忍了六年,是時候對長孫無忌徹底宣戰了。大臣們突然發現皇帝硬氣起來,彷彿在對長孫無忌說:“你真的認爲我懦弱嗎?我要拿回父皇留給我的蛋糕,因爲那是屬於朕的!”

其實,長孫無忌個人的威望與對朝廷的控制遠沒有達到周公姬旦與霍光這些權臣的程度,他們可以廢立皇帝,掌控國家的走向,權力完全凌駕於君權之上。而長孫無忌遠遠不行,他的權力是李世民賦予的,目的是和平過度給李治,而他卻貪婪的私自佔有,不想還給李治。如果長孫無忌在恰當的時機,將蛋糕交給李治,選擇放手的話,無疑是榮耀的一生,但他在該放手時不懂放手。正是這種對權力的貪婪與迷戀,使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所以,長孫無忌的慘痛失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生並不是一味擁有才叫成功;有時,選擇放棄是一種大智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