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渠簡介 靈渠是哪個朝代修建的

本文已影響1.32W人 

靈渠,修建於公元前214年,古稱秦鑿渠、零渠,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

2018年8月13日,靈渠等4個項目入選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工程構成

靈渠主體工程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門、堰壩、秦堤、橋樑等部分組成,儘管興建時間先後不同,但它們互相關聯,成爲靈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靈渠簡介 靈渠是哪個朝代修建的

 鏵嘴

位於興安縣城東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又稱渼潭)攔河大壩的上游,由於前銳後鈍,形如犁鏵,故稱“鏵嘴”。是與大、小天平銜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壩。從大、小天平的銜接處向上遊砌築,銳角所指的方向與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對,把海洋河水劈分爲二,一由南渠而合於漓,一由北渠而歸於湘。

鏵嘴原來的長度在現存鏵嘴30丈外的上游,清光緒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1888年)修渠時,由於鏵嘴被淤積的砂石所淹,才把它移建於現今的位置。但現今的形狀卻不是前銳後鈍,而一個一邊長40米,另一邊長38米,寬22.8米,高2.3米,四周用長約1.7米,厚寬60釐米至1米大塊石灰岩砌成的斜方形平臺。在這個平臺末端的南邊,解放後又築了長約30米的石堤。整個鏵嘴由大、小天平的銜接處至鏵嘴的尖端長90米。

大天平、小天平

接鏵嘴下游是攔截海洋河的攔河壩,大天平即攔河壩的右部,小天平爲攔河壩的左部,大天平與小天平銜接成人字形(夾角108度),因二者原屬湘江故道,稍有崩壞,則無滴水入渠。小天平左端設有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進水口;大天平右端設有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進水口。

據1985年12月~1986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水利電力設計院和水電建築工程處對靈渠大小天平勘測,大天平壩頂長344米,寬12.9~25.2米,砌石體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7米,河牀底高程213.5米。下游鼻坎高程212.3米,河牀沖刷坑底高程210.9米。

小天平壩頂長130米,寬24.3米,砌石體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3米,河牀底高程212.8米,下游鼻坎高程212米,河牀沖刷坑高程210.8米。大小天平均爲面流式攔河堰,軸線間之夾角108度,與河牀方向的夾角大天平57度,小天平51度。壩體外部爲漿砌條石及魚鱗石護面,上游條石砌成臺階狀,從4號和7號的鑽孔獲得資料,兩孔間距1米,4號孔佈於大天平前緣0.5米,漿砌條石2.24米高,其下爲混粘土砂卵石,7號孔布在河牀,距天平前緣線0.5米,孔深0~2.8米爲砂卵石層,2.8~3.03米爲石灰岩條石。上游條石頂面用石榫連接形成整體,天平中部塊石近於直立砌築,稱之爲魚鱗石,厚度0.7~1.3米。魚鱗石下伏的沙卵石,上部爲人工混粘土的砂卵石壩體,下部爲原生沉積砂卵石。上下兩部分很難分清。條石及魚鱗石之間的膠結物,一部分爲沙粘土及石灰,已風化鬆散;另一部分是摻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紅色之膠結物,結構緻密,抗風化力強,特別堅硬。

渠系

南渠

全長33.15公里。可分爲4段:第一段從南陡起,經飛來石、泄水天平、馬氏橋,穿過興安縣城,到大灣陡,長3.15公里,水面寬8~15米,水深1~1.8米。

渠線沿湘江左岸西行,大部分爲半開挖的渠道。左側沿石山或地面開挖;右側爲砌石渠堤,即通常所說的秦堤,內外坡均用條石砌築,中間填土,開始一段砌石堤高5米,下臨湘江,傳說修築時曾兩次失敗,到第三次將渠線移到飛來石左側才得以築成。

第二段自大灣陡,穿過湘江與灕江的分水嶺太史廟山到灕江小支流始安水止。長0.95公里,水面寬6~13.5米,水深0.7~1.5米。這一段全線均爲開挖的渠道,穿過太史廟山處深挖約30米,長300餘米。這一段的開挖,工程十分艱鉅。

第三段自始安水起,沿天然小河道,在霞雲橋有硯石水匯入,流經靈山廟,至趙家堰村附近匯入清水河,以下即稱靈河。這一段長6.25公里,是利用天然小河擴寬而成的,同時增加了渠道的彎曲段,以減緩坡降。這一段水面寬7~15米,水深0.2~1.3米。

第四段從清水河匯合處起,經鸞塘、車田、到靈河口匯入大溶江處止,通稱靈河。長22.8公里,沿程有一些支流匯入,水勢增大,河面寬闊,水面寬25~50米,水深0.6~3米。這一段除黃龍堤附近曾開鑿新渠,使河水曲折迂迴,以降低坡降外,均爲天然渠道。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爲212.08米,匯入大溶江處的靈河口河牀高程爲181.82米,平均坡降0.91‰。

嚴關乾渠

自南渠4.97公里處(三裏陡下游)分水,全長10公里,1952年建成。

有蓮花塘、仙橋兩條支渠。1支渠在南渠2.23公里處分水;2支渠在渠田垌中間,1958年改建爲排灌共用的渠道;3支渠自南渠3.1公里處分水,經大灣陡、塘市至界首鎮大洞村,全長13.5公里,1956年建成。

北渠

全長3.25公里,開鑿於湘江北岸寬闊的一級階地上。自北陡向北,經打魚村、花橋,至水泊村匯入湘江。寬10~15米。北陡口高程爲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中段開挖了連續的2個S型渠段,以降低比降。

泄水天平和溢流壩

南渠0.89公里處,建有宣泄洪水的泄水天平。渠內水深超過泄水天平堰頂時,渠水即排入湘江。堰頂寬5米,用大條石砌築,堰長42米,底寬17.6米。堰上原有石橋,解放後已改爲鋼筋混凝土人行橋。南渠1.95公里處,與雙女井溪相會,建有馬氏橋溢洪堰,以宣泄雙女井溪的洪水。堰頂寬4米,高1.5米,長19.5米,用大條石砌築。清代初建時,堰上架設有人行石板橋,解放後改建爲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南渠12.43公里處的溢流堰名黃龍堤,用大條石砌成,頂寬3.5米,堰長87.6米。北渠0.21公里處的溢流堰稱竹枝堰,堰寬8米,長15米,用條石砌築。

水涵

又稱田涵、渠眼,或稱塘孔。設於堤內,塊石砌築,用於放水灌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嚴震直修渠時,建有灌田水涵24處。解放後,由於灌溉渠道陸續建成,除引水入灌溉渠道的進水閘外,其餘水涵多已堵塞。迄今,南渠大灣陡以上尚有7處,北渠有2處。

陡門

陡門,或稱斗門,是在南、北渠上用於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具有船閘作用的建築物。據歷史文獻資料記載,陡門最早出現於唐寶曆元年(825年),到唐鹹通九年(868年)重修時,已有陡門18座。

宋嘉祐三年(1058年),達到36座,爲有記載以來最多的。經過歷次增建及廢棄,到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陡門數仍有35座。解放後,據1975年調查,歷史文獻中先後有記載的陡門共37座,其中南渠32座,北渠5座,保存完整或大體完整的有13座,加上1977年重建的北陡,共14座;其餘僅殘存有幾塊條石,或下部尚有基石,可判斷該處原曾設有陡門,但多數已無遺蹟。

從現存的陡門看,其結構是:兩岸的導牆採用漿砌條石,兩邊墩臺高1.5~2米,形狀有半圓、半橢圓、圓角方形、梯形、蚌殼形、月牙形、扇形等,以半圓形的爲多。陡門的過水寬度5.5~5.9米,設陡距離近的約60米,遠的2公里。塞陡工具由陡槓、榪槎(俗稱馬腳)、水拼、陡簟(陡槓,包括面槓、底槓和小陡槓,均系粗木棒;榪槎,由3條木棒做成的三角架;水拼,竹篾編成的竹墊;陡簟,即竹蓆)等組成。關陡時,先將小陡槓的下端插入陡門一側海漫的石孔內,上端傾斜地嵌入陡門另一側石墩的槽口中;再以底槓的一端置於墩臺的魚嘴上,另一端架在小陡槓下端;再架上面槓。然後將榪槎置於陡槓上,再鋪水拼、陡簟,即堵塞了陡門。水位增高過船時,將小陡槓敲出槽口,堵陡各物即借水力自行打開。

由於有了陡門這種設施,故能使靈渠能浮舟過嶺,成爲古代一大奇觀。正如《徐霞客遊記》中所載:“渠至此細流成涓,石底嶙峋。時巨舫鱗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則去箔放舟焉”,可見其作用。南北兩渠共有陡門36個(其中北渠4個,南渠32個)。

 秦堤

秦堤指從南陡口到興安城區上水門街口靈渠和湘江故道之間約2公里長的堤岸。民國時就定名爲秦堤風景區。秦堤風景區大體可分爲3段。最初的一段由南陡口起至飛來石止,堤岸頂面較寬,一般都在5至10米之間,高出水面1米以下;自飛來石至泄水天平一段,堤岸臨近湘江的石堤高懸水際,危如累卵,滲漏特別多,最易崩塌,稱爲“險工”,現用水泥巨石砌築,堵塞了滲漏之處,堤基已經穩固;由泄水天平至上水門口,堤頂一般寬約3米,底寬7米,高約2.5米,這段渠堤,原來只有巨石砌築臨河一面,現已不斷修整加固,兩面均用巨石砌築,並以水泥鋪路,在堤南對岸近幾年來劈山築成水泥公路。廣義的秦堤,是指從南陡口至大灣陡止,全長爲3.25公里。從接龍橋至大灣陡一段,秦堤兩邊都用條石砌築,寬爲2米,高爲1.5米。現保存完好。

水系概況

靈渠水系由北南兩渠組成。

北渠俗稱湘江新道,全由人工開鑿而成,大致與湘江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疇間,其水位高過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經鏵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壩引流後,約7分水流入北渠,在高塘村與湘江故道相會,全長3.25公里,最大引流量爲12立方米每秒。

南渠自南陡口起,過嚴關,流至溶江鎮老街的靈河口入灕江,全長約33.15公里,南渠引湘江水約3分,最大引流量爲6立方米每秒。靈渠自越城嶠至溶江鎮的靈河口一段約29公里,主要的自然河流有4條。一爲越城嶠以南的始安水,源出越城嶠與點燈山之間的山谷,流程2.5公里至鐵爐陡附近匯入靈渠;一爲源出臺板石之石龍江(又稱清水河),北流10公里後再折向西流至靈山廟入靈渠;一爲源出唐公背山之馬尿河,北流13公里折西至嚴關零西村入靈渠;一爲源出三青巖,經梅村垌至樂施堂,再西至青石陡入靈渠,長15公里。

南渠自南陡口往北經興安縣城、大灣陡、折向西北穿越越城嶠至鐵路村會始安水,長4公里,全爲人工開鑿的航道,寬8~15米,水深1~1.8米,河牀全爲泥沙結構;始安水入口以下向西流至靈山廟,石龍江與靈渠匯口處,河長6.15公里,系將靈渠支流始安水小溪擴寬加深,挖成彎曲航道,寬8~15米,河牀多爲泥沙結構,水深0.4~1.3米;自靈山廟以下續向西流經嚴關鄉至溶江鎮老水街靈河口此段22.8公里,爲靈渠幹流經過整治的水道,渠寬15~50米,水深0.5~3米,河牀爲卵石和泥沙構成。

水文特徵

靈渠渠首海拔高程爲212.08米,靈河口海拔高程181.8米,平均縱坡1.09‰,多年年平均水位184.10米,多年平均最高水位186.97米,多年平均最低水位183.76米,極端最高水位是1985年5月27日爲188.52米,極端最低水位是1964年12月30日爲183.57米。多年平均流量11.39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最大流量343.38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最小流量1.26立方米每秒,極端最大流量是1976年5月15日爲662立方米每秒,極端最小流量是1989年12月20日爲0.35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論蘊藏量3570千瓦,可開發利用630千瓦

 歷代修繕

秦並6國(韓、趙、魏、楚、燕、齊)後,秦始皇爲開拓嶺南,統一中國,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萬分5軍南征百粵,每軍要佔領五嶺一個主要的隘道,而佔領湘桂兩省邊境山嶺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個軍。最初遭到當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進,軍餉轉運困難。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監御史祿掌管軍需供應,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灕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運載糧餉。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靈渠鑿成,秦始皇迅速統一嶺南。

東漢建武十八年(42年),交趾女子徵側、徵貳反叛朝廷,光武帝派伏波將軍馬援南征,繼續疏浚靈渠。

唐寶曆元年(825年),渠道崩壞,舟不能通。桂管觀察使李渤下令壘石建成犁鏵形的攔河壩,即大、小天平,使河水分流進入南、北渠道。並在南、北渠道上設置壅高水位以利通航的建築物陡門。秦監御史祿鑿渠時靈渠的工程設施,只能從通航的可能性來判斷攔河壩的存在,經過李渤的改建,纔有了關於攔河壩和陡門的記載。

唐鹹通九年(868年)陡防盡壞,渠道淤淺。魚孟威刺史將沿河40裏用石塊砌堤岸,用大堅木做成木樁植立爲陡門,陡門增至18重,方通巨舟。用工5.3萬,用錢530餘萬緡。

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桂林衙前秦晟監修靈渠。慶曆五年二月竣工,計用工1.085萬,用錢7560餘緡。所有工料全由興安、臨桂、靈川3縣差撥。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提點廣西刑獄兼領河渠事李師中修靈渠,用民夫1400人,34天竣工,共用工4.76萬個,此次維修採用“燎石以攻,既導既闢”的方法,清除渠內礙舟礁石,並將靈渠陡門增至36座。

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知靜江府朱晞顏修靈渠,於十二月初動工,至月底竣工,計用工25萬,用錢300萬緡。

元至正十四年(1345年),嶺南廣西道肅政廉訪副使乜兒吉尼修靈渠,於九月動工,至第二年一月竣工,計用工14.8萬,用錢5000緡,修復了鏵堤及陡門的潰壞處,舟楫以通。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監察御史嚴震直主持修靈渠,動用民夫9110餘人,於九月十一日興工,十一月底竣工,修成渠堤岸長126丈,闊6.6丈尺、高5尺,築渼潭及龍母祠前土堤151丈、闊5丈、高0.5丈,增高中江石岸45丈,疏渠道5159丈,修斜坡、湎坡、泄水坡5處,砌灌田水涵24處,砌陡岸36處,共用石塊石板2.8萬塊,樁木1.55萬餘根,石灰67.49萬餘斤。這次維修,由於加高了大、小天平,2座溢洪水涵泄水量較小,遇洪水時則沖毀堤岸,洪水盡流向北渠,南渠水淺,既不能通航,又影響農田灌溉。因而於永樂二年(1404年)二月,修復如舊。

明代另一次較重要的靈渠維修是成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485~1487年),由於洪水氾濫,渠堤毀壞嚴重,由全州知府單渭主持維修。“用巨石以?鏵嘴,措魚鱗,繕渠岸,構陡門”(孔鏞《重修靈渠記》),三十六陡中凡有缺壞者均修葺一新。這是有關大、小天平壩上採用魚鱗石護砌的最早記載。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天平石諸險工傾決殆盡,陡門僅存14座,巡撫陳元龍率通省官員捐俸修治,重修被毀的大小天平由原來用巨石平鋪壩頂,改砌成龜背形,將累卵狀的魚鱗形石改用長石直豎。陡門修整了尚存的14座,將已廢棄的22座陡門修復了8座。鑿去湘江及灕江險灘礁石19處。陡門過去皆用叢石砌築,這次全用巨條石合縫漿砌,用銀2.4萬兩有餘。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兩廣總督楊應琚奉旨修靈渠,由桂、平、梧、玉觀察使富明安任總修官,慶遠府同知查禮爲協修官,興安縣令樑奇通任承修官。於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和乾隆二十年春至三月二十四日兩階段整修,計修堤和魚鱗石102道,修壩1道,修陡門16座,並疏浚渠口積沙,天平壩基盡釘鬆樁,上面用青石密砌,兩石相接處均以生鐵錠鈐錮,共用銀4900餘兩。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廣西巡撫趙慎畛捐俸修靈渠,由桂林知府周之域監修。於九月十五日動工,至十一月二十日完工。計用工1.496萬個,用石256丈,用灰1.2萬餘斤,用樁木560餘根,杉木64根,用銀1775兩,主要維修陡門。至此保留陡門32座。即北渠4座,南渠28座。

光緒十一年(1885年),洪水沖毀分水壩及南北陡堤,廣西護理撫院李秉衡請旨奉準修渠。因鏵堤舊址填淤,改建於原址下游30丈,大小天平疊石如魚鱗,接逢處膠以灰泥,外復巨石。並修北渠3陡,南渠19陡,修四賢祠、飛來石、蛤蟆塘、泄水天平、黃龍堤等石堤5道。新建滑石、鸞塘、牛角3陡。

光緒十一年一月興工,十二年五月完工,用銀9400餘兩。又於光緒十二年十月動工修了社公壩和新陡海底,鑿去石門坎、倒脫靴、黑石壩3處暗礁,用銀800兩,現今所見靈渠,大致就是這次維修後面貌。

民國21年(1932年),興安大水,大小天平部分損壞,興安縣長田良驥補修43~75丈一段,長107米。

1953年冬,興安縣水利局疏通了南渠南陡至大灣陡一段渠道,重修了飛來石旁秦堤一道,長30米,大小天平下增砌消力坎一道,長470米,同時砌直了大小天平跌水線,工程至1954年結束,用石3000餘立方米,用錢4億元舊人民幣(折新人民幣4萬元)。

1973年冬,自治區撥款修秦堤,由上水門至泄水天平一段長870米,外側原系土坡,皆改用石砌,內側石堤加高60釐米,秦堤路面拓寬1.5米,計用石1500立方米,用款3.6萬元。另鋪建南陡閣至泄水天平一段水泥路面,長900米,寬3米,用款2萬元。

1974年秋,自治區文化局撥款鋪泄水天平至上水門一段秦堤水泥路面,長870米,寬3米,用錢2萬元,同時開闢靈渠南岸公路,全長2公里,路面寬6米,沿途砌擋土牆9段,長600米,用款1.8萬元。

1975年11月自治區文化局撥款修鏵嘴,主要加固水下部分,並恢復鏵嘴南側石堤一道,長20米,計用水泥40噸,片石200立方米,條石32立方米,同時補修了大小天平,共用款2.4萬元。

1976年5月16日大雨成災,靈渠部分大堤和護岸被毀。秋季,自治區文化局撥款建南陡閣北側湘江大堤一道,長80米,高4米,砌南陡口下鯉魚洲護岸70米,南陡口護岸40米,並將文廟泮水橋遷於南陡口鯉魚洲,共用款1.2萬元。

1977年冬自治區撥款5000元維修了大灣陡及重建北陡。

1978年自治區文化局撥款修復“文化大革命”中被農民拆毀的大天平78米,建北陡下防洪堤60米,寬4米,砌北渠護岸300米,還修復了竹枝堰,拆除了堵塞北渠的攔渠壩,北渠恢復通水,共用款3.7萬元。

1979年冬,重修飛來石至泄水天平倒塌的秦堤一段,長48米,高6米,用款1.7萬元。爲防滲漏,於四賢祠至上水門一段渠內分段澆灌水泥牆1000米,用款1萬元。1983年冬補修大小天平被水沖壞的消力坎一段,長15米,寬6米,用款2500元。

歷史意義

靈渠簡介 靈渠是哪個朝代修建的 第2張

  靈渠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爲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靈渠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佈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

界遺產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執理會全體會議上公佈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中國的靈渠等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

旅遊指南

2020年2月,經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決定:從恢復營業之日(屆時統一發布)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醫師證、護士證或與醫務工作相關的其他資格證件)免費入園(景區內的巖洞、遊船、竹筏、溫泉、玻璃棧道、索道滑道,演藝等消費項目除外)。

 文物古蹟

 四賢祠

位於距南陡下游約半里的南渠北岸,是座庭院式的建築,內有對靈渠有過貢獻的秦監御史祿、漢伏波將軍馬援、唐桂管觀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魚孟威半身塑像。四賢祠又名靈濟祠、靈濟廟,始建於何時,史說不一。

乾隆《興安縣誌》記載:“元至正乙末廉訪副使乜兒吉尼建”,道光《興安縣誌》也記載爲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廉訪副使乜兒吉尼建。

但元代人黃裳在《靈濟廟記》中稱,乜兒吉尼建祠之時,原來已有四賢祠、只因原祠“廟貌簡陋,不稱神棲”,乜兒吉尼“撤敝爲新,易卑以崇”,加以改建而已。

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曾修葺四賢祠。

咸豐二年四月初四日(1852年5月22日),太平軍攻佔興安,四賢祠被火焚燬。

光緒十四年(1888年)再建,爲二殿並列共6開間,寬24米,深11米,東西北3面砌牆,南面有雕花木門36扇,西殿前臨靈渠有門樓,建築面積共280平方米。解放後,四賢祠房基下沉,殿內木架爲白蟻蛀空,行將倒塌。廣西壯族自治區撥款重建,於1981年12月1日開工,1985年4月30日落成。新祠爲五開間,上下2層,寬21米,深11米,高12.3米,基礎深4米。院內增建了迴廊、住房、售貨廳及東西院門等。全部建築面積爲743平方米,主體建築基本上保留了原有民族形式。四賢祠內除保存有元明以來10餘方石刻外,院內尚有大重陽樹一株,樹身橫吞乾隆年間石碑一塊。古樹吞碑,爲四賢祠內一大奇景。

飛來石

在四賢祠西約半里的靈渠北岸邊,是一座突出堤上的天然岩石,略成方形,上平如砥,高約4米,周約20米,上有四季桂一株,有石級可以攀登而上。石壁各方,前人題詠石刻很多。傳說此石是四川峨嵋山飛來的仙石,修渠時這裏有豬婆精作怪,渠堤白天修好,夜晚豬婆精拱倒,使修渠誤工,領工被殺,民夫受累,飛鶴大仙便將座下蒲團石飛來鎮住豬婆精,渠堤始成。

三將軍墓

在粟家橋附近的靈渠南岸,系明朝封張、劉、李鎮國將軍的神墓。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歲(1791年)季春月上水關衆等立墓碑,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縣張運昭砌以石,並立碑記。墓爲圓形,高約2米,直徑爲4米。

清乾隆五十六年立的三將軍墓碑刻,文爲:“三將軍墓由來久矣。其遺事記未詳載,相傳築堤有功,敕封鎮國將軍,卒於吾邑,合葬東北山陽,三公一冢。則是生爲當時良佐,死爲後世福神。故吾邑立廟崇祀者二處,其墓雖有碑記,載事亦略,矧世遠年湮,土崩石裂將至頹泯。吾儕不忍坐視,重修立石,以垂不朽,庶神聖名播千秋,而吾邑福隆萬代。是爲記。”

萬里橋

位於興安縣城中水關的靈渠上。爲昔日往來南北必經之道,據說該橋距唐代都城長安水路約萬里,故稱萬里橋。桂管觀察使李渤於唐寶曆元年(825年)修靈渠時所建。橋上原無亭,爲虹式單拱,只有1層斧刃石發券砌成,兩邊橋欄的石條是後來所置。

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縣曾孔傳構亭復橋。成化九年(1473年)重修橋亭。

成化十二年,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橋亭。嘉慶年間亭毀於火,尋復修葺。

民國33年(1944年)冬亭毀於火。1964年興安縣人民政府依照原樣重修萬里橋,原橋面長7.45米,北(偏東)橋堍9級,斜坡長3.7米,南(偏西)橋堍7級,斜坡長3.4米,橋高4.5米,寬6.05米。橋拱半徑3米。重修後橋面長6.25米,寬6米,北(偏東)橋堍11級,斜坡長4.5米,南(偏西)橋堍9級,斜坡長3.75米,橋拱半徑3米。1985年,縣人民政府建成仿古鋼筋混凝土結構、琉璃瓦、四阿頂的橋亭,用款1.5萬元。

滄浪橋

又名天后橋、娘娘橋,位於萬里橋下游約80米的靈渠上。是一座虹式單拱石橋。康熙七年(1668年)監生石琴國捐建。橋面長6.5米,跨度6米,拱高5米,寬6米。橋上原有亭,亭內供天后像。民國22年(1933年)橋亭因演戲傾圮,砸死32人。1985年重修滄浪橋和重修橋亭。亭爲鋼筋混凝土結構、琉璃瓦、雙重檐、四阿頂,當年12月竣工,用款2.1萬元。

接龍橋

位於興安縣城下水門的出口處靈渠上,距滄浪橋約50米,建於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建,是虹式單拱石橋,橋面長6.1米,寬7米,東橋堍10級,水平長5.9米,西橋堍已被拆城垣的泥土填平,上通石階,拱高4.8米,跨度6米。1988年在橋上增建水泥鋼筋橋亭,用款1.79萬元。

粟家橋

在興安縣城東門外的靈渠上,不知建於何時,虹式單拱石橋,橋面長7米,寬2.6米。北(偏東)橋堍15級,水平長4.9米,南(偏西)橋堍10級,水平長3.5米,券洞跨度長約7米,拱高5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