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弗·克倫威爾頭顱 奧利弗·克倫威爾功績

本文已影響2.02W人 

奧利弗·克倫威爾是英國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的領袖、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外文名Oliver Cromwell,生卒時間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

奧利弗·克倫威爾頭顱 奧利弗·克倫威爾功績

生平

早年經歷

1599年4月25日克倫威爾出生於亨廷登, 父母分別是羅伯特·克倫威爾(Robert Cromwell)和伊麗莎白·斯圖亞特(Elizabeth Steward)。他是托馬斯·克倫威爾的姐姐凱瑟琳·克倫威爾(Katherine Cromwell)的後裔,宗教改革期間克倫威爾家族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凱瑟琳與威爾士軍人理查德·威廉姆斯(Richard Williams)結婚,從這一代向下是理查德和亨利·威廉姆斯, 然後就是奧利弗的父親羅伯特(約1560–1617),其父和其母伊麗莎白(約1564–1654)很可能是在1591年結婚。他們十個孩子,奧利弗·克倫威爾是老五,也是唯一的一個未夭折的男孩。

克倫威爾出身於中層士紳,祖父亨利是亨廷登郡內最富有的兩個地主之一,克倫威爾的父親身份雖然還不差,卻只繼承了亨廷登的一座房子和少量土地。其地產年收益爲300英鎊,逼近當時貴族收入的底線。 1654年9月4日克倫威爾說“我生爲紳士,如今卻身份低微”。 克倫威爾的整個家庭環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他從小就受到清教徒的薰陶。亨廷登小學也同樣充滿了嚴肅的清教徒氣氛,這一切在克倫威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99年4月29日在聖約翰教堂受洗, 後在亨廷登語法學校讀書。之後進入劍橋大學悉尼·薩塞克斯學院(劍橋大學悉尼·薩塞克斯學院(Sidney Sussex College, Cambridge)是劍橋大學的一個學院,始建於1596年,位於悉尼街)學習。當時學院的院長爲沃德,沃德爲當時英國出名的清教分子,在他主持之下的西德尼·蘇賽克斯學院甚至被坎特伯雷大主教勞德指控爲“清教主義的溫牀”(ahothed of Puritanism) 。克倫威爾就是在這種充滿濃厚清教主義的環境當中就學成長的。

1617年其父去世後,克倫威爾沒有拿到學位就離校而去 ,克倫威爾也有可能回過家,因爲當時他母親新寡,而七個姐妹尚未結婚,需要克倫威爾的幫助 ,有一些早期傳記作家宣稱克倫威爾之後進入了林肯律師學院,雖然他的祖父、父親及兒子都曾在此學院讀書,但該學院的檔案中並無克倫威爾的入學記錄。他可能確實是去過倫敦的一所律師學院讀書,但未必是林肯律師學院。

1617年夏天,18歲的克倫威爾不得不輟學回家幫助母親料理農莊,1620年8月克倫威爾同倫敦一個商人的女兒伊麗莎白·布契爾(Elizabeth Bourchier)結了婚,開始全力以赴經營農業。

第一次參加國會

當時英國正處於詹姆士一世昏庸統治時期,王權和議會間的裂痕逐漸加大。1621年第三屆會議上因下議院反對詹姆士同西班牙結親,遭到詹姆士更加嫉恨,宣佈禁止議會議論內外政策。這時由於國王女婿普法爾茨選侯弗裏德里在“30年戰爭”中失敗,處境艱難,詹姆士強制借款干預戰爭,但卻一敗再敗,迫不得已再開議會。然而一切已經來不了,1625年查理當了國王。但查理一世的欺騙與僞善破壞了人們對他的信任。僅僅4年過後,國王與議會徹底決裂了。由於在對西班牙戰爭的態度上國王與議會發生嚴重的分歧,議會被解散。

英國議會(英國國會)(THE PARLIAMENT OF UNITED KINGDOM)又稱威斯敏斯特議會,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臺。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國會爲兩院制,英國議會由上院 (HOUSE OF LORDS)(貴族院)、下院(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和國王共同組成,行使國家的最高立法權。

在1628年繼承叔父遺產之前,克倫威爾的生活都和普通農民一樣。當時宗教改革運動正盛,克倫威爾也受此影響,成爲了清教徒。他推行了積極有效的內外政策,在相當程度上塑造了英國的未來。但是,在他死後,聯邦迅速滅亡,斯圖亞特王朝實現復辟。他是一個虔誠的獨立清教徒,深信上帝指引他走向勝利。雖然他從未表明自己的宗教立場,但他強烈贊成容忍各種新教教派。

1626年,由於急需資金迫使查理國王重新召集議會,加之寵臣白金漢的對外政策接連失敗,國內氣氛越來越緊張。國內形勢的變化也使克倫威爾在不斷探索自己的生活立場,考慮自己的使命。當國王命令在亨廷登選舉兩名代表出席他的第三屆議會時,克倫威爾如願以償,成了一名議員,從此他的道路發生了根本上的變化。

議會於1628 年3月在威斯敏斯特召開,克倫威爾在1628年的國會擔任亨廷登議員。克倫威爾第一次走進了下議院,下議院成了他學習政治鬥爭的一所好學校。在議會中,克倫威爾看到了許多優秀演說家、反對派領袖。議會和國王的鬥爭激烈。

在暫時休會四個月後,議會第二次會議開幕,議會的主題也轉向清教徒十分擔心的宗教問題。清教徒的典型人物克倫威爾終於按耐不住了,請求發言。克倫威爾的第一次發言簡短而有力,猛烈的抨擊了受宮廷保護的天主教,主張保衛清教徒的利益。這次發言產生了很大影響,下院多數議員拒絕服從國王命令,並且通過《三項決議》提案,反對天主教,反對國王任意徵稅。國王查理一世驚恐萬狀迅速調集軍隊強行解散議會。作爲議員的克倫威爾一開始就堅決違抗國王的旨意。

第二次參加國會

解散議會後,查理一世開始了11年的漫長獨裁統治。一系列獨裁政策引起人民強烈不滿,危機四伏,起義思潮蔓延,騷亂層出不窮。英國革命形勢漸趨成熟。1628年議會解散後,克倫威爾回到亨廷登做起了紳士。1636年克倫威爾遷居到伊裏城居住,成爲該郡的最大鄉紳之一。這幾年裏, 克倫威爾成了劍橋及鄰郡最受歡迎的人物。克倫威爾贏得聲望是同他確立的同專制制度鬥爭的思想分不開的。

同時國王查理一世的權威不斷上升,人們的反抗情緒也不斷高漲,最後終於導致了起義,爲了募集到錢和鎮壓起義,查理一世再次召集議會,克倫威爾信心十足地再次走進下議院。1638年蘇格蘭人民舉行了起義。這屆議會中的激進派認定:公開反對王權專橫的時刻到了。來自劍橋郡的議員鄉紳克倫威爾成了這一想法的領袖人物。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被選進18個各種議會委員會,並且成爲一系列摧毀英國“舊制度”根基的重要法案的倡議人。

1640年11月9日,克倫威爾在短期國會和長期國會(Long Parliament)擔任劍橋郡議員並做了發言。克倫威爾在這次議會第一次會議期間最重要的活動是參加了憲法和宗教問題委員會的工作新議會強烈要求國王不再實行專制統治,反對英王查理一世的封建統治,參與起草《大抗議書》等文獻 。

參與內戰

查理一世不甘屈從議會,於是1642年在忠實於國王和忠實於議會的軍隊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1642年8月,英國內戰爆發。1642年7月,克倫威爾肅清了劍橋的王黨,在英國內戰中,他支持圓顱黨,使之成了議會的堅強支柱。9月,克倫威爾以軍銜統率一支60名志願者的騎兵團,這些爲數不多的自耕農後來成了赫赫有名的“鐵騎”的核心。這一時期的活動很快把克倫威爾推到了革命的前臺。

1643年初,埃吉山之役的克倫威爾從名不見經傳的騎兵越升爲騎兵團首腦,經過努力,一支新型軍隊“鐵騎”建立起來了。“東部聯盟”部隊最初幾次戰鬥,都是小規模的衝突,從5月到10月間進行了三次戰鬥——格蘭薩姆之戰,蓋恩斯巴勒之戰和溫斯比之戰,克倫威爾在這些戰鬥中立了赫赫戰功,起了顯著作用。但克倫威爾在議會中依然還沒有起多大作用,佔絕對多數的長老會派一直主張拖延主和,結果後來導致初期議會軍失利。

從1644年戰事一開始,國王方面就開始不利了,終於爆發了兩場決定性戰役:馬斯頓荒原戰役、納西比戰役。就1643年戰局判斷,幾乎整個英國北部和西部,即國土的四分之三,落入了國王手中,雖然“東部聯盟”軍隊在局部戰鬥中取得一些勝利,但也沒能扼制住國王勢力的復甦。在這樣情況下,議會開始重用克倫威爾。在議會的支持下,在馬斯頓荒原戰役中,克倫威爾有機會卓越地發揮了他的統帥才能。

1644年7月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左突右擊,重挫王軍大獲全勝。馬斯頓荒原一役,最終樹立了克倫威爾的軍威。“鐵騎軍”的稱號也廣爲傳播。不久克倫威爾成立了“ 新模範”軍,克倫威爾的“ 鐵騎”成了核心。他自己後來也成了統帥。1645年6月14日,克倫威爾率“新模範軍”大敗王軍,戰役以勝利告終。以後的軍事行動主要是肅清王黨守軍。1646年5月,國王查理祕密離開牛津投奔蘇格蘭人,內戰結束。

遠征別國

奪取勝利的議會仍然受長老派控制且攫取了國家全部權力,而奪得勝利的下層人民沒有任何收穫。戰爭雖然結束,但稅收政策沒有改變,軍餉被拖欠,這引起軍隊和羣衆的強烈不滿。議會和軍隊衝突開始了。不久議會決定解散“新模範”軍,消滅部分士兵的“叛亂”。

1647年夏,士兵和軍外的下層人民中產生了有組織的政黨———“平等派”。10月“ 平等派”遞交《人民公約》,要求解散長期議會實行普選。克倫威爾在平等派和議會之間試圖調解:一方面許諾;另一方面積極站穩在軍隊中的腳跟。在閱軍大會上,萌芽狀態的士兵起義被鎮壓了。軍隊又重新成立了獨立派手中的工具。1648年,由於平等派運動,引起長老派恐慌,他們與國王勾結,重新升起王旗,各地紛紛爆發王黨叛亂,二次內戰開始。平等派和克倫威爾取得了協議,克倫威爾擔任了北方軍首腦,並一舉擊潰了蘇格蘭軍隊。到8月底,內戰便宣告結束,國王查理一世再次被抓獲。

1649年1月,議會上院宣佈自己是英國最高權力代表者,下院宣佈自己是國家的最高政權。英國事實上成了一個共和國。克倫威爾被任命爲審判國王的審判員之一。克倫威爾與其他圓顱黨領袖一起,作出處死查理一世的決定,30日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斷頭臺,從此克倫威爾向護國主的寶座又邁進了一步。

革命獲得了勝利,封建君主制度被推翻了,5月19日,英國宣佈爲共和國。然而資產階級第一批勝利果實卻重重的落在了鄉紳和貴族手中。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克倫威爾開始鄙視人民羣衆,他動用武力先後鎮壓了龍騎兵起義和掘地派運動。1649年8月1日,克倫威爾以愛爾蘭和英格蘭軍團總司令的身份率船隊和1萬名士兵離開首都,發起了對愛爾蘭的進攻。但1650年5月,仗沒打完,克倫威爾被召回國內。克倫威爾被任命爲共和國整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重新披掛上陣,出兵蘇格蘭。結果蘇格蘭兵敗,成爲英國殖民地。克倫威爾回到倫敦,首都爲他舉行了空前隆重的歡迎儀式。此時克倫威爾的聲威達到了頂點,並且遠震國外。

獨裁執政

1653年4月20日,他用武力解散殘缺議會,建立了成員完全由他獨裁決定的新議會 - Barebones Parliament。1653年12月12日,在預謀之下,議會全部權力移交給克倫威爾。

這樣共和國徹底滅亡了,無限的權力集中到來克倫威爾手上。在蘭白的策劃下,制定了新憲法,克倫威爾把民政權和軍事權牢牢地掌握住了,但新憲法對他也進了一些限制。1654年2月16日根據新憲法,在威斯敏斯特宮爲克倫威爾擔任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護國主一職舉行了莊嚴的“登基”儀式。開始了他將近四年的護國主生活。

克倫威爾在內政中表現出傑出的治國才幹。他對保王黨分子實行了“既往不咎”的政策;在對外政策上,通過長期談判,1654年同荷蘭簽訂了《航海條例》,此後同瑞典、丹麥締結了有利的商約。9月份,召開了護國政府第一屆會議。1655年,克倫威爾下令解散了企圖限制護國權力的議會。他還先後平熄了王黨騷亂,粉碎了平等派的反護國起義。在管理中,克倫威爾是頗有心計的。1655年夏天,他把全國劃分爲12個區,分權管理,讓其具有清教特色,秩序井然。

死亡

1656年夏天,頒佈廢除騎士領地制和取消稅務署的敕令;仿同查理一世,搞一些商品專賣權。但財政赤字讓克倫威爾不得不在1656年9月召開了第二屆議會,議會上克倫威爾同意議會提出的廢除制度,議會決定加冕他爲國王。1657年6月26日,克倫威爾登上了國王的寶座。護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十分危急,國內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克倫威爾始終未能穩定局勢。而此時的克倫威爾已58歲,健康狀況每況愈下,1658年9月3日奧利弗·克倫威爾溘然長逝了,享年59歲。克倫威爾的時代過去了,但這個時代以他爲領導的革命,成爲其光耀史冊的偉大功績。死後被葬於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死後

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由其子理查·克倫威爾繼稱護國公。理查無力鎮壓反叛的貴族與軍官,英國政壇混亂,國會遂聲明由君主制復辟,查理二世因此得以返回英國。

在王朝復辟後,查理二世下令把克倫威爾的遺體從西敏寺的墓地掘出以掛拉分之刑戮屍:首先命人拖着它穿過倫敦城,然後送到了日常處決普通犯人的泰伯恩行刑場,在那裏被吊上絞刑架,與其他兩具屍體一同示衆一整天。執刑者把吊屍體的繩子砍斷後,就把克倫威爾的頭顱砍了下來,並把那顆頭顱挑在長矛上游街示衆,而屍身則被扔進了坑裏草草掩埋。偉大的護國主自此和前國王一樣身首分離,再難團聚。最後,克倫威爾的腦袋被一根長釘子釘在了西敏寺的屋頂上,在上面一待就是25年。後來一場風暴把它颳了下來,這時它已經完全乾燥,鬍子仍然長在下頜上。

奧利弗·克倫威爾頭顱 奧利弗·克倫威爾功績 第2張

戴爾金森買下了克倫威爾的頭顱

後來克倫威爾的頭顱不知怎麼流落民間,竟成了私人收藏品,並且一度被頗懂生意經的英國人拿去作了古董輾轉販賣。18世紀後期,羅塞爾家族開辦了一個小小的博物館,克倫威爾的頭顱成了這個小小博物館的中心展品。14年後,一個名叫約西亞·亨利·威爾金森的人花230英鎊買下了這顆頭顱,並開始抱着它到處炫耀。當時看過這個人頭的瑪利亞·艾吉沃斯寫道:“威爾金森先生是這個人頭現在的持有人,他一直以此爲榮。那是個極可怕的人頭,頭上面蓋着乾透的黃皮,就跟別的木乃伊一樣,上面還有栗色的頭髮,眉毛和鬍鬚都保存得很好,那顆頭顱依然插在一個鐵桿上。”艾吉沃斯還描述說,客人們可以排着隊輪流到窗邊抱一抱那個東西。人們可以在它的腦後部看到笨手笨腳的劊子手留下的“斧砍的痕跡”,“有一隻耳朵已經按要求砍掉了,他頭顱左眼上面還有克倫威爾的獨特標誌“一個碩大肉疣的痕跡”。”直到多年後的1960年,克倫威爾的頭顱才離開了巡迴展覽,由克倫威爾的母校劍橋大學的錫德尼·蘇薩克斯學院收回,埋葬在牛津地區的一座小教堂旁。一個流浪的靈魂總算有了一片棲身之地。

評價

克倫威爾是一個具有兩重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國成立前的克倫威爾應基本肯定,後期應基本否定。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第一階段,克倫威爾可以算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他貢獻突出,用武力擊潰了王軍主力,鎮壓王黨叛亂,處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國成立後,克倫威爾逐漸走向反動,遠征愛爾蘭,並對愛爾蘭進行大肆掠奪,在遠征愛爾蘭的問題上不存有兩重性的問題。克倫威爾的護國政治是走向復辟的過渡形式,因此談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鎮壓民主派運動,發動一系列的商業戰爭,激化了社會矛盾。他在當時新舊交替的政治激盪中,對過去是激進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權論者;對未來則是保守的,主張王權,不是激進的共和主義者,是一個矛盾的歷史人物

1640年克倫威爾掌握政權以後,國會始終處於一種規模小、不具有代表性的非主流地位,史稱“殘闕國會”。起初,克倫威爾試圖與之達成協議,舉行新的選舉。協議未成,克倫威爾於1658年4月20日宣佈解散國會。在克倫威爾去世前,國會曾幾度組成,又幾度被解散。曾有兩種不同的憲法被採用,但執行得都秒成功。在任期間,克倫威爾依靠軍隊進行統治。實際上,他是一個軍事獨裁者。但是,他曾幾次進行民主實踐,甚至拒絕加冕。這表明,實行軍事獨裁併不是他的初衷,其實他是想建立一個有效率的政府。

從1653年到1658年,克倫威爾作爲“護國公”統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在這5年間,總體說來,克倫威爾的政府是賢能的。他修改嚴厲的刑法,支持教育。他主張宗教寬容,允許猶太人教重返英國,並進行傳播(大約3個世紀以前,猶太教被愛德華一世逐出英國)。克倫威爾的外交政策也很成功。

在克倫威爾死後的300年間,他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一些人認爲他是個僞君子。他總是宣稱承認國會的權利,但他是一個真正的獨裁者,他所建立的是一個軍事獨裁政權。但更多的人認爲,克倫威爾對民主的追求是真誠的,他不得已實行獨裁統治,這主要是由於局面無法控制所致。他很坦誠,他拒絕加冕,並且從未試圖建立永久的獨裁統治。他的統治是溫和而又寬容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