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玄宗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選出了伴食宰相?

本文已影響1.54W人 

唐王朝皇帝李隆基,在任期間的宰相多半是兩個一起,美其名曰減輕負擔,實質上是互相牽制,以達到平衡,防止出現一相獨大的情況。但其中著名的伴食宰相,也是出自玄宗朝。

盧懷慎出身於范陽望族盧氏,祖父曾任職靈昌,所以,也有人稱他爲靈昌人。他原是檢校黃門監,大致相當於最高監督長。

公元713年,開元元年玄宗升他攝理檢校吏部尚書兼黃門監,通俗意義上的宰相。盧懷慎爲官是十分清廉的,爲人也很謹慎,節儉樸素,從不經營家產,雖然已經當上了宰相級別的高官,但是他所有的俸祿,他只要手上哪怕有一一丁點,也會發放給自己的親朋友故舊,結果自己家的妻兒老小就常常挨餓受凍,住的房子也是破破爛爛,連最小的風雨都擋不住。按說這樣的清官應該是後世最起碼是當世人的楷模。唐玄宗的提拔也的確體現了人性化的考慮。一來提高盧大人的生活,二來也可以爲百官做個表率,當官得爲民作主,不可中飽私囊,你看人家盧大人,多好的表率?

當然,他在任期間,也推薦了一些有才能的人。

解密:唐玄宗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選出了伴食宰相?

只是,就是這樣一個清官,他的政務真的不堪恭維。紫微令姚崇的兒子死了,得回家操辦喪事,請了十天假。按理來講,有兩個處理事務的高層,應該不至於出現政務堆積如山的事情。可是,盧大人面對如山案牘,無法下手,根本沒辦法裁決,盧大人是深感擔憂,於是整理衣冠,進宮面聖。唐玄宗很是奇怪,很不高興地說:“我把天下事交給姚崇,而把你安置在可有可無的位置上!”很無奈,也很氣憤,這話裏話外地透出不滿。

姚崇回來後,三下五除二,速度飛快地處理完了。

盧大人和姚崇同時當宰相,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才幹是比不上姚崇的,所以他每次遇到事情,都不敢表示意見,推給姚大人決定,所以就連當時的人們都稱他爲伴食宰相。

伴食宰相,說的客氣點,還是個宰相,說得難聽點,就是個飯桶,除了陪人吃飯外,沒有別的功用。只是後世的司馬光卻爲他打抱不平,說他是完美無缺的君子。事實上不止司馬光,他在後世的禮遇也非常之高。

依照史冊所記,盧懷慎大人有兩大優點。一,所有俸祿都給了親友,全家捱餓;二是繁重的政務文件,他不知道如何處理,向皇帝請示。不知後世看官如何評論,反正在我個人看來,連全家的溫飽都沒辦法解決的人,事實上他不是沒辦法解決,他是無視,這樣的人有責任感嗎?再說了,身爲宰相,要有處理事務的能力,不敢說個個高明,但最起碼不會害怕到請皇帝裁決,連自己的能力都沒法相信的人,當什麼百官統率?

這樣也許是種苛責,正如司馬光所說,賢能的人當權,做部屬的人,如果幹擾,牽制,摧毀,以這樣的方式來博取美名,那麼就是罪人。他的不作爲,正是對姚崇的無限肯定。但既食君祿,就該與君分憂,如果既能舉賢薦能,正直能言,又有所作爲的話,豈不兩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