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對屈原的評價是怎樣的 屈原投江的地方是在哪

本文已影響1.69W人 

屈原其實是個沒有什麼黑點的人,對於他的評價似乎也沒有特別走向極端或者是兩極分化的情況存在。當然除了對他的性取向有一些爭議。  

後人對屈原的評價是怎樣的 屈原投江的地方是在哪

有一種說法是《離騷》表面上是表達了屈原對於朝政的不滿與自己的鬱悶,但實則是他在吃楚王的醋。因爲他是一個同性戀。至於這一點的真假已無從可辨,怎麼推斷出來的也不想深究,作爲我個人來講,只是當個趣聞來聽聽也不錯。

那麼說正經的,不可否認,屈原的確是個憂國憂民,有着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並且單純的一心想實現它的“五星好少年”。但是他也的確是個情商不高,得罪人卻不自知的貴族少爺,也是一個心氣極高的極富有才華的文人。

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喜歡這樣固執的人,所以從我的角度來評價他或許就沒有那麼好了。世人都愛稱頌這等有才華又願意犧牲自己的人,而我卻覺得他們是一羣被國家大義綁架的可憐人。在我看來,屈原的性子中的“固執”就是笨,被人流放也怪不得別人,因爲既然身在朝野,就要明白其中的規則。若你真的心懷天下,那麼首先就要讓自己留在一個能爲天下人辦事兒的地兒。

再來看,屈原是個文人,文采斐然。一般文人都心高氣傲,這份氣節讓人佩服,但是也是最終讓他被流放,投江自殺的一大原因。當然,如果沒了這份氣節,或許也就沒有這些佳作,也成就不了歷史上的那位屈原。

屈原投江的地方是在哪

一代文學巨匠一代忠臣良士屈原隨着楚國的大門被攻破,憤恨之下抱着還未被秦國士兵沾染過的石頭跳入了汨羅江中。那麼,汨羅江到底在何處,屈原投江的地方又在哪裏?  

後人對屈原的評價是怎樣的 屈原投江的地方是在哪 第2張

汨羅江發源於現在的江西省境內,途徑丘陵地帶,以汨水和羅水兩支水系併入洞庭湖。它的流經區域非常寬廣,全長二百多公里,水量非常充沛,河道情況滿足通航要求。汨羅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屈原選擇投身在此,更是爲汨羅江增添了人文氣息。如今,各個省市都在依靠地區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汨羅江成爲洞庭湖整體旅遊開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納入到湖北省綜合旅遊項目當中。每逢端午節,以紀念屈原的各種主題活動陸續展開,包糉子、賽龍舟成爲吸引人們的傳統項目。在傳統休閒項目之上,當地圍繞楚文化建立紀念館、公園,增添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歷史氛圍。這一點在價值觀取向混亂的當代,意義尤其重要。人們可以從屈原身上領悟到個人發展離不開國家強盛,個人命運始終是與國家的前途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終身追求的愛國主義情懷值得每一個學習。

歷史再怎麼演變,文化再怎麼推移,大方向始終是不會發生改變的。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像屈原這種心繫國家的大愛精神仍是值得大力推崇和讚揚的。

屈原人物形象的圖片

屈原作爲一個成功的文學家,失敗的政治家存在於歷史洪流之中。一提到屈原,人們眼前浮現的多是一個眉頭緊鎖,滿臉憂容的沒落知識分子形象。如下面這幅圖,他站在山巔,若有所思。那鬱郁不得志的眼睛所望之處,處處是楚國的錦繡河山,可這河山還能錦繡多久?風掠起他的衣裳,吹動他的髮絲,卻吹不散他的愁思。  

後人對屈原的評價是怎樣的 屈原投江的地方是在哪 第3張

屈原的文學造詣確實很深,他的愛國情懷也的確很高,可這滿腹才華卻不能讓他在官場遊刃有餘,這世間之事總是這般遺憾。

衆所周知,屈原投江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爲了不讓魚兒蠶食屈原的身體而將糉子剝去外皮投入江中。其實,這與屈原的一件事有關。屈原好食糯米,有一次廚房爲他做了糉子,他不知是何物,便連帶葦葉皮一起吃進了肚子,吃完他意猶未盡,對僕人說到,此物甚是美味,下次可替換成稍微柔軟的外皮。後來人們知道了屈原這件事情,所以在他投江自盡後,爲了緬懷他,人們將煮熟剝去外皮的糉子扔到江裏,希望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在另一個空間裏也可以享受到美食

從中不難看出,屈原雖然在廟堂之上不能得志,在民間還是威望極高,世人對他有着毫不掩飾的推崇與欽佩。一枚小小的糉子包含了人們無盡的哀思。可以這樣說,屈原用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大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