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本文已影響2.7W人 

齊國(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爲侯爵,分爲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本站小編知道讀者都對此很感興趣,接下來就和各位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公元前609年,齊國發生了一場很奇葩的弒君事件。

這一年,齊國在位的齊懿公,給自己放了個假,出去泡溫泉。然而在泡溫泉期間,齊懿公的兩個車伕,卻因爲相互開玩笑吵了起來。

其中一個車伕,稱呼另外一人爲‘斷足子’。因爲這個人的父親,曾經被齊懿公從墳墓裏挖出來,砍掉了雙足。而另外一個人也不甘示弱,直接回敬對方爲‘奪妻者’。因爲對方的妻子貌美,所以他的妻子之前被齊懿公硬生生奪走,搶進宮裏去了。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原本這其實就是兩個車伕閒暇時開玩笑,但誰都沒想到的是,兩個車伕開過玩笑之後,竟然真的都當真了。此後,兩人當即決定,乾脆直接聯手幹掉齊懿公算了!反正齊懿公對他們也不好,對於這樣的國君,他們也沒必要去講什麼忠義了。

所以,在返回的途中,兩人直接利用車伕的身份,在馬車上幹掉了齊懿公。而齊懿公死後,齊國人因爲覺得他在位的時候,實在是很不怎麼樣,所以也不支持他,甚至不支持他的兒子接班。最後,大家還是找來了他在國外避難的兄弟,回國繼承國家,這就是齊惠公。

一位國君,做到這個份上,確實也是夠窩囊的了。不過,考慮到他生前做的那些腌臢事情,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他這純粹是罪有應得。

這事發生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只是當做一件奇聞趣事來對待。畢竟,齊懿公在位的時候,齊國已經衰落了,早就不是當年齊桓公在位時候那麼強。所以,雖然齊國國君被刺殺了,但是也遠達不到影響整個天下局勢的地步。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這位齊懿公的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標誌着齊國的一個時代結束了。自從齊懿公被刺殺之後,齊國持續了幾十年的亂局,終於算是告一段落了。當時的齊國人,大概怎麼都不會想到,這場自齊桓公去世而開始的亂局,最後會是以這樣一種方式結束的。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第2張

如果從齊桓公去世開始算起,到齊懿公被刺殺,這期間其實過了整整三十五年的時間!在這三十五年的時間裏,齊國不斷內亂,不斷重現兄弟相殘的事情。直到齊懿公被殺,齊惠公登基之後,這場亂局纔算是真正結束。

那麼,齊桓公去世之後,齊國爲什麼會陷入幾十年的亂局呢?這場亂局,最後爲什麼又會以這樣一種詭異的方式而結束呢?

有關齊國亂局的故事,我們其實還得從齊桓公在世的時候開始說起。

話說當年齊桓公還在世的時候,齊桓公在管仲等人的輔佐下,成了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而且,圍繞着尊王攘夷這個思想,齊桓公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諸侯國聯盟。這個聯盟以齊國爲核心,其他十多個小國依附齊國,形成了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

正是靠着這個聯盟的強大,齊桓公才壓制了楚國和晉國之類的大國,擊退了山戎、淮夷之類的外敵,實現了稱霸的目標。

在事業上,齊桓公確實是做的可圈可點。齊桓公活着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個人,能夠撼動他的霸主地位。只要齊桓公還活着,霸主的位置就只能是他的。

但是在私生活方面,齊桓公的表現,卻有點配不上他的霸主地位。除了在晚年信任奸佞之外,在繼承人的問題上,齊桓公也犯了很大的錯誤。齊桓公的兒子數量,本來就很多,光是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就有六個。而對這些兒子,齊桓公又普遍要地給地,要權給權。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第3張

所以,到了齊桓公晚年的時候,齊桓公前腳剛剛病重,失去控制朝政的能力,後腳齊國就開始內亂了。

因爲在齊桓公死後的亂局當中,一共有六個齊桓公的兒子,參與了這場亂戰。而據後世史學家分析,齊桓公實際的兒子數量,其實遠不止六個。但參與奪權的,確實是只有這六個。所以,爲了方便敘述,我們暫且先把沒參與奪權的那些齊桓公之子,排除在外,只說這六位公子。

第一回合,在齊桓公生前的時候,齊桓公首先立了老三呂昭,作爲自己的合法繼承人。之所以選擇老三,主要是因爲老三是嫡長子。按照當時的嫡長子繼承製,老三被立爲太子,合理合法。

而接下來,在齊桓公病重之後,因爲齊桓公生前寵信了三個奸臣,易牙、開方和豎刁。而這三個人和老三這位太子的關係,並不算好。

所以,在齊桓公病重之後,三人第一時間發動了政變,囚禁了齊桓公,把齊桓公關在了宮裏。然後,三人又以齊桓公的名義,廢了老三的太子之位,改爲擁立老大呂無虧做新太子。

之所以選擇老大,主要是因爲這三個奸臣,事先已經和老大談妥了條件。他們擁立老大,而老大上位之後,同樣也會給他們各種榮華富貴,允許他們掌權。另外,三位奸臣選擇老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因爲老大的身份。

老大呂無虧雖然不是嫡長子,但是卻是庶長子。在老三這位嫡長子被廢之後,如果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話,其實本來就該老大這位庶長子接班了。

三位奸臣的計劃,其實已經非常縝密。在發動政變的同時,三人又以齊桓公的名義,控制了不少軍隊。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擁立老大登基。而老大登基之後,又以最快的速度,驅逐了那些反對自己的兄弟,幹掉反對自己的大臣。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第4張

如果放到後世的話,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其實已經算是大局已定了。但是放在春秋時代,這事卻可能有後續。

因爲春秋時代,不是隻有一個國家。

在老大瘋狂排斥異己的時候,那位被廢掉的老三,也就是正牌太子呂昭,早就已經逃離了齊國,遠赴宋國求救去了。之所以要去宋國,是因爲當年齊桓公在世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預料到自己死後,有可能會出現這類事情,所以提前給宋國的宋襄公打好了招呼。一旦齊國內亂,宋國可以第一時間派兵進入齊國,幫助齊國平亂。

除了宋國這邊的佈置之外,齊桓公其他的幾個兒子,也不是好惹的。誰都看得出來,老大被擁立絕對是非法的。所以,在三位奸臣和老大發動政變之後,齊桓公的其他幾個兒子,也都紛紛起兵,開始討伐自己的大哥。一時之間,整個齊國打成了一鍋粥。

這也是老大上位之後,無法第一時間整合齊國內部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此,等到老三這位正牌太子,送宋國那邊求來了救兵之後,齊國內部的局面開始變了。原本老大和那三個奸臣,仗着先下手爲強,算是佔了一點先機。但是如今,宋國派軍隊插手了,齊國內部的大多數人,也不支持老大。

所以接下來,勝利的天平,就開始向那位被廢的老三傾斜了。不久之後,老大呂無虧全面戰敗,自己也被活捉,最終被處以絞刑處死。老三呂昭則是在宋國的幫助下,回國搶回了繼承權,再次登基,這就是齊孝公。

雖然老大之前在位的時間,僅僅只有幾個月,但他畢竟也算是登基了。所以在後世的史書上,老大呂無虧,其實也算是齊國的正統國君。在齊國的歷史上,齊桓公是第十六位國君,而這位老大呂無虧,則是第十七位國君,後世史稱齊中廢公。

而老大被幹掉之後,老三呂昭,也就是齊孝公,再次搶回了繼承權,這就是齊國的第十八位國君了。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第5張

至此,第一回合結束。而齊桓公去世後齊國的第一回合,便是以太子呂昭的勝利而結束的。

隨着齊孝公登基,齊國國內的亂象,暫時算是止住了。如果換做一位有能力的國君,這個時候,齊孝公就該迅速整頓內部,收拾掉自己那幾個掌握實權的兄弟。但問題是,齊孝公偏偏不是那種雄才大略的國君。

所以,接下來的十年裏,齊孝公雖然一直在位,但是卻並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在國內,齊孝公既沒有讓齊國徹底恢復,也沒有解決他那幾個手握實權的兄弟,這就爲接下來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筆。

同時,在國外,齊孝公也沒有重新繼承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在這十年當中,齊國既沒有拉攏其他諸侯國,再次強化齊國聯盟陣營的力量,也沒有壓制其他大國的發展。所以,十多年之後,晉國的那位晉文公橫空出世,最終取代了齊國,讓晉國成了下一個霸主。

總之,齊孝公作爲齊國亂局的第一個勝利者,接下來雖然平穩在位十年,但是他卻錯過了這十年的機會。而且,在這十年當中,齊孝公的幾個弟弟,也曾經想要挑戰過齊孝公的位置。這期間最有名的一次,就是在齊孝公在位後期的時候,老六呂擁曾經聯合魯國和楚國,進攻齊國,但是最後卻被齊孝公給擊退了。

這事也從側面證明,齊孝公在位這十年當中,並沒有很好的解決齊國內部的矛盾。

所以,十年之後,等到齊孝公本人身體不行了之後,齊國亂局的第二個回合就開始了。

公元前633年,老三齊孝公病逝。齊孝公去世後,照理來說,這時候就該由他的兒子接班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之前齊桓公寵幸的那三位奸臣之一的開方,再次出手了。開方直接殺了齊孝公的兒子,然後擁立了老四呂潘做國君,這就是齊昭公。

齊孝公死後的這場內亂,在史書上記載的非常少,所以我們也不知道,當時的詳細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不過顯然,這事當中透着很多詭異之處。

首先,作爲當年有過前科的三個奸臣之一,齊孝公登基之後,爲什麼沒有直接除掉開方呢?按照正常的思路,一個前朝的奸臣,在前朝國君死後,擁立老大廢了老三。那老三即位之後,自然要對這個奸臣趕盡殺絕纔對,怎麼可能再給他一次禍亂國家的機會呢?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第6張

可是按照史書記載,齊孝公偏偏沒有這樣做,而且確實給了他第二次機會。

所以,齊孝公死後,齊國就又亂了一次。最終,老三的兒子被殺,然後老四被推上了國君寶座。

而接下來的二十年時間裏,齊國這邊,就一直都是老四齊昭公在位了。照理來說,整整二十年的時間,應該足夠齊昭公整頓內政,然後再次帶領齊國復興了。可實際情況是,這二十年當中,齊昭公治下的齊國,依然沒能恢復當年齊桓公時代的威勢,反倒是在不斷衰落。

這二十年當中,中原歷史的大背景,先是晉文公稱霸天下,緊接着晉文公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晉襄公又接手了晉文公留下來的霸主寶座。至於南方的楚國,以及西方的秦國,這期間雖然多次挑釁,但卻始終沒能動搖晉國的霸主地位。

如果齊昭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下,帶領齊國殺出一條血路,其實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然而從史料來看,這二十年當中,齊昭公似乎依然成就有限。既沒能帶着齊國復興,同時也沒能解決齊國的內部問題。

於是,二十年之後,當齊昭公病重之後,齊國就又亂了。

公元前613年,老四齊昭公病重去世。老四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正常接班,後世史稱齊後廢公。而隨着老四去世,齊國亂局的第三個回合就開始了。

第三個回合當中,老四首先去世,然後老四的兒子齊後廢公正常接班。但是齊後廢公僅僅登基五個月之後,老五呂商人就再次發動,幹掉了自己這個大侄子,然後自立爲國君,這就是開頭提到的那位齊懿公。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第7張

作爲齊桓公的兒子,齊懿公爲了爭奪繼承權,到這時其實已經等待了近三十年的時間,也算是用心良苦了。但是齊懿公登基之後,他的表現卻讓人大失所望。

對於這位齊懿公的所作所爲,史書上記載的相對有限。因爲當時大家記載歷史確實不太容易,而且後來很多史料都遺失了。

但他做的很多荒唐事裏面,有兩件事,卻流傳了下來。

第一件事,是一件強搶民女的事件。據說齊懿公登基之後,某天看到自己下面一個大臣的媳婦,非常漂亮,所以就直接強搶了人家的媳婦進宮,滿足自己的變態慾望。

第二件事,則是之前齊懿公做公子的時候,曾經和一個大臣同時看上了一塊土地。兩人同時競爭那塊土地,結果齊懿公還失敗了。等到齊懿公登基之後,齊懿公便利用自己的國君的權力,直接把這個人從墳裏挖了出來,砍掉了他的雙足,以此來泄憤。

在春秋時期,這種挖人墳墓的事情,可以說是侮辱至極。但是既然齊懿公此時已經是國君,他用自己的權力強行這樣做,大家也沒辦法反對。不過,大家在心裏會怎麼看齊懿公,那就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果齊懿公真的有點智慧,在他這樣做了之後,他應該同時斬草除根,絕對不應該給自己留下隱患纔對。可是事實卻截然相反,齊懿公後來非但沒有斬草除根,反倒是把那位被他挖墳的大臣的兒子,以及那個被他搶奪妻子的大臣,都給安排到自己的身邊,做了自己的車伕。

對此,後世史學家普遍不太能理解。我們只能說,這是齊懿公內心有某些惡趣味,所以纔會這樣做的。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就是在自己身邊埋了一個大雷。

所以後來,這倆人商量了一下,直接找個機會幹掉了齊懿公,這就有了開頭提到的那一幕。

而齊懿公被刺殺之後,因爲他生前做的那些事情,實在是很不得人心,導致齊國人也不願意爲他復仇,甚至不想讓他的兒子再接班做國君。所以後來,齊懿公被殺之後,他的兒子並沒有順利接班。大家商量了一下之後,反倒是讓他的哥哥,也就是齊桓公幾個兒子中的老二呂元,回來繼承了國家。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第8張

這就是齊惠公。

之前齊國內亂的時候,身爲老二的呂元,一直都在衛國避難。之所以在衛國避難,主要是因爲他母親出身衛國,所以衛國算是他姥爺國家。而到了齊懿公被刺殺之後,因爲齊國內部已經挑不出像樣的繼承人了,所以才把他請回來繼承了國家。

等到老二呂元登基之後,這個時候的齊國,終於開始消停了。

之所以會消停下來,原因倒是也很簡單。不是因爲老二呂元能力多強,而是因爲他的幾個兄弟,都已經死絕了。

在之前的三十多年裏,齊桓公的六個兒子當中,老大、老三、老四、老五以及老二,先後都登上了國君的寶座。唯一沒有上位的老六,也曾經聯合楚國和魯國,嘗試過回國奪權,只不過最後被老三擊退了而已。

而到了老二登基之後,這時候他的幾個兄弟,則是全都去世了。因爲這些人全都去世了,所以齊國內部這纔算是終於消停了下來。

不過,齊惠公在位期間,齊國內部雖然暫時消停了下來,但是他依然沒能帶領齊國走向復興。因爲當時在齊國內部,隨着常年的混亂,齊國內部的一些士大夫家族已經開始逐漸擡頭,侵佔國君一脈的權力。而在國外,當時正好趕上楚國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楚莊王。有楚莊王在,齊國自然也難以恢復當年的霸主地位了。

齊恆公去世後,齊國爲何內亂了三十多年? 第9張

但不管怎麼說,自此之後,齊桓公留下的諸子互殺的亂局,終於是徹底結束了。

回顧齊國這場長達三十多年的亂局,我們不難發現:齊國之所以會在齊桓公去世之後,常年內亂,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齊桓公沒有處理好接班人的問題。

在事業方面,齊桓公確實做的很不錯,開創了尊王攘夷的執政方法。但是在選擇和培養繼承人這個問題上,齊桓公卻錯了不止一次。他不但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同時掌握權力,而且也沒有重點培養太子,所以導致老三這個太子,優柔寡斷,能力略顯不足,這是齊國在後齊桓公時代內亂的根本原因。

如果齊桓公當時培養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哪怕齊國暫時內亂一段時間,事後也可以迅速撥亂反正,恢復齊國的霸業。

但可惜的是,正是因爲齊桓公在培養繼承人的時候,犯了錯,所以纔會釀成這場長達三十多年的亂局。

不得不說,在古代的體制下,挑選繼承人這件事,真的是挺重要的。一個好的繼承人,往往直接決定了一個政權的興衰起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