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以後“函谷關”的戰略位置爲什麼沒有“潼關”重要了?

本文已影響9.41K人 

所謂函谷關,就是秦國的東大門,拿下函谷關,是秦國統一大業中的一個關鍵點。那麼秦漢以後“函谷關”的戰略位置爲什麼沒有“潼關”重要了?

函谷關的三次變遷

在歷史上,一共有三個函谷關,分別是秦函谷關,漢函谷關和魏函谷關。

秦函谷關,就是最早的函谷關,位於現在河南省靈寶市以北十五公里處的王垛村,爲什麼把關隘建到這裏,我們打開地圖看一下就會明白。

在關中平原和河洛平原之間,有大量的黃土高原,秦嶺山脈在這裏蜿蜒盤旋,形成了崤山,沒有任何的路可走。

但是,在一個名叫“稠桑原”的地方,“原體”斷裂,形成了一個非常狹小的裂縫,成爲連接東西的唯一通道,這個裂縫長約15公里,最寬的地方不過10米,最窄的地方,只有2-3米。

水經注》裏記載,這裏“車不併轅,馬不併列”,也就是說,通過這裏的時候,路上只能行駛一輛車,一匹馬,可見其險要。

所謂“原”,是黃土高原上特有的地理地貌,頂部平坦,四周陡峭,往往高達500-700米。而“稠桑原”的意思,就是上面長滿了桑樹的一個原體。

這條裂縫,就是我們所說的“崤函古道”,函谷關,就建在崤函古道的東出口。因爲“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名“函谷關”。

在函谷關的北面,黃河緊貼着稠桑原的原體流過,沒有任何的路可走。

秦漢以後“函谷關”的戰略位置爲什麼沒有“潼關”重要了?

在函谷關的東面,是奔流的“弘農澗”,全長88公里,河面寬60米,從南向北,流入黃河,是函谷關的一個天然“護關河”,而且,函谷關關口與弘農澗之間,緊緊有數米的距離,根本容不下太多的人。

在函谷關的南面,是高高的秦嶺山脈和稠桑原,先秦時代,那裏是一片原始森林,而且原璧陡峭,人根本上不去,古人稱那裏是“桃林之塞”。

這樣一個絕佳的地理位置,真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國就是憑藉這個東大門,想出就出,想回就回,誰也打不進來。

秦朝末年,劉邦楚懷王之命攻打秦國,在函谷關外久攻不下,才選擇了南下,從武關進攻。

漢朝建立後,天下統一,關內關外都是大漢的領土,沒有了戰爭,函谷關的軍事地位就有所下降,但是,“關內”和“關外”的地位卻截然不同。

關內,是大漢都城,長安城所在地,是天子腳下,是京畿之地,和今天的北京是一個地概念,因此,關內人總會有一種優越感,高人一等。

漢武帝時期,有個大臣叫楊僕,是個酷吏,也很能打仗,漢武帝派他去平定百越,答應事成之後封他爲“關內侯”。楊僕果然打了勝仗,回來向漢武帝要“關內侯”,但是,關內的地盤早就分完了,哪兒還有地方給他。

漢武帝就說:“關內沒地方了,給你封個關外侯吧,反正都是侯,在哪兒不一樣”。

楊僕不幹了,那關內和關外可不一樣,一個是“京官”,一個是“地方官”,說出去沒面子,他不同意,非要關內侯。漢武帝沒辦法,就決定把函谷關向東推進,這一下,關內的範圍就擴大了。

於是,在漢武帝時期,在今天三門峽新安縣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函谷關,被稱爲“漢函谷關”。

這個函谷關,純粹就是個擺設,沒有任何的軍事意義。

因爲,從秦函谷關到洛陽,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北崤函路”,從陝州向東,經過澠池,義馬,新安到洛陽,一條是“南崤函路”,從陝州向東,經過青龍澗,雁翎關,洛寧到洛陽。

秦漢以後“函谷關”的戰略位置爲什麼沒有“潼關”重要了? 第2張

漢函谷關,僅僅是控制了“北崤函路”。

因此,王莽新朝末年的赤眉軍,很輕鬆的就從南崤函路,打到了秦函谷關,這裏早就撤銷了關口,改爲弘農縣城,沒有任何的防守,赤眉軍很快通過函谷關,打到了長安城內。

東漢建立後,新安的“漢函谷關”被廢除,重新用“秦函谷關”。

東漢末年,自然環境發生了變化,黃河由於長年累月的泥沙沖刷,河牀下沉,在稠桑原的北側,出現了一大片的灘地,這下函谷關的天然關卡被“破防”,敵人可以不走函谷關,直接從灘地上饒過去。

爲了彌補這個漏洞,曹操命人在灘地上又重新修建了一個關口,這個就是“魏函谷關”。

灘地這邊的漏洞堵住了,稠桑原這邊又發生變化了。

經過人類多年的砍伐,原上的原始森林消失了,在泥水的沖刷下,稠桑原也不再陡峭,人們可以輕易地爬到原上,然後順着高原越過關口。

這個漏洞太大,根本防不住,因此,曹操就決定重新修建一個關口,來代替函谷關的位置。

新的關口,就選在了“潼關”。

曾經風光無二的函谷關,就這樣進入了歷史博物館,失去了他的作用。進入現代後,由於修建三門峽水庫,黃河岸邊的縣城整體往南搬遷,就形成了現在的靈寶縣。

潼關取代函谷關

潼關,在今天陝西渭南市的潼關縣,從地圖上看,它位於黃河幾字形拐彎的地方,在風陵渡口的南邊,是晉陝豫三省的交界處。

潼關的地形和函谷關類似,以黃土高原爲屏障,北邊有黃河,南邊有秦嶺,西邊有潼河和禁溝,東邊有遠望溝。

和函谷關不同,經過潼關,是要走“原上”的,而且只有一條路“黃巷阪”,這也是一條比較窄的小路,通過黃巷阪才能達到原上,經過潼關。

隋朝時期,在雨水的沖刷下,潼關以南形成了一條道路,北可以到禁溝,南連接原體,經過這條路,可以直接繞過潼關,因此,隋朝在這裏新設一座關口,叫“潼關南城”,原來的潼關叫“潼關北城”。歷史上稱爲“隋潼關”。

秦漢以後“函谷關”的戰略位置爲什麼沒有“潼關”重要了? 第3張

唐朝武則天時期,潼關北側的黃河再次下沉,又出現了一片灘地,武則天就下令在這片灘地上新修了一座關城,歷史上稱爲“唐潼關”。

唐朝在古潼關的基礎上,又修建了十二座關口,被稱爲“十二連城”,這是雖然也有人把守,但是相當的鬆散。

唐末黃巢起義,就是從這個“十二連城”突破,繞到了潼關的西邊,東西夾擊,攻佔了潼關,然後打到了長安城。明末李自成起義,也是繞到了潼關的後面,不過他走的道和黃巢不一樣,他是翻過了秦嶺,繞過的潼關。

直到現在,潼關依然是陝西的東大門,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

從函谷關到潼關,戰略地位的改變,也改變了陝西和河南這兩省的範圍。西周時期,周天子把“陝原”以西的地方,分給召公管理,把“陝原”以東的地方分給周公管理,從此以後,就有了“陝西”這個概念。

而“陝原”,就是今天三門峽的陝州區。

在唐朝以前,“陝西”僅僅是一個方位名詞,還不是一個地名,唐玄宗時期,設置了“陝西節度使”,陝西正式成爲一個地理名詞,因爲潼關的重要戰略地位,就把潼關以西劃分爲“陝西”。

和西周時期“陝西”的概念,略微縮小了一點,就是因爲函谷關被廢,從潼關到函谷關這片區域就劃分到了關外,成了河南的地盤。

因此,從東漢以後,“關中”的概念就發生了變化,進入潼關,纔算是進入了關中。

如今,漢函谷關早已不存在,潼關舊址和秦函谷關舊址依然存在,都發展成了景區,雖然很多都是後來又仿建的,但是,依然能看到一些當年的影子。

如果有機會,可以去那裏走走看看,穿越歷史的時空,與當年東出函谷關的秦國大軍對話。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