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在與宦官集團的較量中,爲什麼會失敗?

本文已影響8.4K人 

唐文宗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他是被以王守澄爲首的宦官集團謀害了他的皇兄唐敬宗後擁立的,那麼唐文宗在與宦官集團的較量中,爲什麼會失敗?

唐文宗登基後,爲了回報王守澄的定策之功,讓他在原來的樞密使職務上再兼任神策中尉,不久又拜爲驃騎大將軍。如此一來,王守澄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軍隊“一把手”。

唐文宗在與宦官集團的較量中,爲什麼會失敗?

王守澄自恃功高,且手握兵權,因此愈發肆無忌憚。他不僅公然貪贓枉法,還肆意干預朝政,儼然沒將年輕的唐文宗放在眼裏。唐文宗心裏對這種局面極度不滿,也不止一次地考慮過剷除王守澄。可當時以王守澄爲首的宦官集團幾乎到了一手遮天的程度,連他強勢的祖父唐憲宗和他的瘋狂的皇兄唐敬宗都先後死在宦官手裏,他這個弱勢的當朝天子又哪來與宦官集團對抗的實力呢?所以唐文宗只能選擇忍氣吞聲等待時機。

要剷除宦官勢力的第一步就是得物色幾個得力幫手。可當時滿朝文武都與宦官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要找出一個背景清白,對皇帝忠心不二的人還真不怎麼容易。

唐文宗在與宦官集團的較量中,爲什麼會失敗? 第2張

在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後,唐文宗終於發現翰林學士宋申錫是個值得託付的人。君臣之間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後,唐文宗確信自己的判斷無誤。於是他便任命宋申錫爲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

宋申錫的這次擢升有點出人意料。不過,當時的宰相牛僧孺、李宗閔正在忙着打壓政敵李德裕;權宦王守澄又認爲皇帝只是在刷存在感。因此誰也沒往深處去考慮這件突如其來的人事安排。

萬事俱備,只差具體的執行人。唐文宗和宋申錫一致認爲只要在京兆尹(相當於今天的首都市長)崗位上安排自己人,鋤奸行動就能大功告成。那麼誰來擔任京兆尹最合適呢?宋申錫推薦了時任吏部侍郎的王璠。

唐文宗在與宦官集團的較量中,爲什麼會失敗? 第3張

爲了慎重起見,宋申錫親自前去遊說王璠。他將天子的計劃和盤托出,並向王璠表示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機會近在眼前。王璠當即拍着胸脯承諾要砍下王守澄的狗頭,以報君父所託。

宋申錫得到滿意的答覆後起身離開,然而他卻萬萬沒想到,他前腳剛走,王璠後腳就跟着出來。只是兩人出門後的方向略有不同,宋申錫是去宮裏向皇帝報喜,王璠則是去王守澄府中報信。

我們無從得知宋申錫和王璠之前的關係如何,也不知道宋申錫舉薦王璠的理由是什麼,可宋申錫在此事上明顯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沒站在王璠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唐文宗在與宦官集團的較量中,爲什麼會失敗? 第4張

唐文宗是個弱勢天子,宋申錫又是當時四位宰相中最沒權勢的一個,這樣的組合要去對抗大權在握的王守澄集團,風險顯然極高。而且即便行動成功,那也是宋申錫成爲定策元勳,王璠充其量只能是個跑腿的執行人。所以通過風險收益比來衡量,王璠幫天子誅殺王守澄的風險很高,收益卻很低。反之,王璠給王守澄通風報信的風險很低,而回報卻可能很高。所以拋開家國情懷等因素的話,應該幫天子還是應該幫權宦,答案不言自明。

得到消息的王守澄立即展開反擊,唐文宗一看形勢不對就選擇棄車保帥,果斷拋棄了宋申錫。王守澄本打算將宋申錫置於死地,但在宰相牛僧孺等人的力保下,最終宋申錫被貶爲開州司馬,後死於貶所。

唐文宗與宦官集團的第一輪較量以完敗告終。不過正如一句名言所描述的那樣,“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這只是開始的結束”。唐朝後期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甘露之變”,就在這次失敗的行動後悄悄拉開了帷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