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有哪些?評價怎麼樣?

本文已影響2.6W人 

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其次,這次禁菸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衆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經過這次事件,禁菸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爲民族英雄。其清廉、剛正不阿的品質也甚爲後人傳頌。但是,“虎門銷煙”並沒有有效地解救中國於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國對中國的侵略。原因在於,禁菸運動直接損害了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英國政府很快決定對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虎門銷煙”也成爲了外國列強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從這個角度看,“虎門銷煙”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腳步,從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

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有哪些?評價怎麼樣?

英國走私鴉片掠走中國大量白銀,並嚴重摧殘着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虎門銷煙一方面喚醒了當時中國很多愛國的有識之士,他們開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國”自居。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國在中國的鴉片交易,沉重打擊了英國資產階級在中國的貿易掠奪,展示了中國人民禁菸的堅定決心和覺醒意識,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志。

此外,這次事件還成爲世界的禁菸運動的一個範例,歷史上很多國家、地區結合自身的情況對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氾濫。

林則徐領導禁菸運動的勝利,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虎門銷煙”是中國近代史上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史例,也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史學家認爲,它展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對中國人民抗擊外來侵略有着標誌性的意義。

虎門銷煙成爲英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藉口。

虎門銷煙簡介

虎門銷煙(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燬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爲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簽訂的。虎門銷煙間接導致了不平等條約給華夏人民帶來的傷害(割地賠款)。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衆銷燬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燬鴉片19187箱和2119袋,總重量2376254斤。

虎門銷煙成爲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爲不放假的禁菸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有哪些?評價怎麼樣? 第2張

林則徐簡介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峯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燬。虎門銷煙使中英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爲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藉口。

儘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着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啓發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